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该“日”字形金属工件具有四边框和横梁2,所述横梁2与四边框的一对边1连接。由于加工工艺和结构的限制,所述横梁2与所述对边1交接处常常形成倒R角。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需要所述横梁2与所述对边1交接处呈直角。现有的模具生产不能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通过设计特定结构的模具,使得“日”字形金属工件的横梁与四边框的一对边交接处形成直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具有呈台阶状设置的座部和成型部,所述座部和所述成型部一体成型,所述外模的内腔中空;所述内模具有呈凸字形设置的基座部和杆部,所述杆部为立方体形,所述内模容置于所述外模的内腔。
所述“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外模的座部上。
所述垫片与所述外模的座部和所述内模的基座部都固定连接。
所述垫片上设有台阶槽,所述外模的座部在相应所述台阶槽的位置处设有第一螺钉孔,一螺钉插入所述台阶槽和所述第一螺钉孔将所述垫片和所述外模连接。
所述内模的基座部在相应所述台阶槽的位置处也设有第二螺钉孔,另一螺钉插入所述台阶槽和所述第二螺钉孔将所述垫片和所述内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具有呈阶梯状设置的座部和成型部,所述座部和所述成型部一体成型,所述外模的内腔中空;所述内模具有呈凸字形设置的基座部和杆部,所述内模容置于所述外模的内腔;所述杆部为立方体形,从而在成型“日”字形金属工件时,能够使得“日”字形金属工件的横梁与四边框的一对边交接处形成直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包括外模10和内模20;所述外模10具有呈台阶状设置的座部11和成型部12,所述座部11和所述成型部12一体成型,所述外模的内腔13中空。所述内模20容置于所述外模10的内腔13。所述内模20具有呈凸字形设置的基座部21和杆部22,所述杆部22为立方体形,从而在加工所述“日”字形金属工件时,能够让“日”字形金属工件的横梁与四边框的一对边交接处形成直角。
本申请人也考虑过将所述内模20和所述外模10一体成型,然而,由于这样的模具结构生产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不具有现实意义。
较佳地,所述“日”字形金属工件加工模具还包括垫片30,所述垫片30设置在所述外模的座部11。所述垫片30与所述外模的座部11和所述内模的基座部21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垫片30,所述外模10和所述内模20固定连接起来。
所述垫片30上设有台阶槽31,所述外模10的座部在对应所述台阶槽31的位置设有第一螺钉孔14,所述螺钉插入所述台阶槽31所述螺钉孔14将所述垫片30和所述外模10连接。
较佳地,所述内模20的基座部21在对应所述台阶槽31的也设有第二螺钉孔24,所述螺钉插入所述台阶槽31和所述第二螺钉孔24将所述垫片30和所述内模20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