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3060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工字梁前轴加工板托孔系时需要大型设备,多在加工中心、仿形铣机床上加工,并且在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变化、板托孔距变化以及主销孔距变化时,加工中心和仿形铣机床调整繁琐、费时费力,导致效率低下,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从而解决了现有工字梁前轴加工板托孔系时,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变化、板托孔距变化以及主销孔距变化导致加工加工设备调整繁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钻模装置和两个V型块,所述两个钻模装置和两个V型块均以底板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两个钻模装置设置在两个V型块之间;还包括设置有正反螺纹的长丝杆,长丝杆两端分别穿过钻模装置与两个V型块连接,转动长丝杆可以带动两个V型块同步在水平方向上反向移动;所述长丝杆中部还设置有卡座,卡座与底板连接,将长丝杆与底板固定;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钻模装置可沿滑槽水平移动;所述钻模装置包括钻模座和钻模板,所述钻模板和钻模座活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钻模座对应滑槽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孔,并配套设置有将钻模座和底板固定的T型螺钉组件。

具体的,所述钻模板上设置有多个钩形压板,钩形压板竖直部分穿过钻模板,并通过螺母与钻模板螺纹连接,钩形压板水平部分设置在钻模板下方。

具体的,所述钻模座一侧设置有手柄。

具体的,所述任一V型块外侧设置有带动长丝杆转动的手把。

具体的,所述两V型块之间还设置有多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每组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支撑杆,每组支撑装置的两根支撑杆分别竖直设置在长丝杆两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工工字梁前轴板托孔系中,当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变化时,只需要移动钻模座的位置就可以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的变化;当工字梁前轴板托孔距变化时,只需更换与钻模座活动连接的钻模板,即可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孔距的变化;当工字梁前轴板托主销孔距变化时,只需要通过转动长丝杆使两个V型块同步反向移动,即可以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主销孔距的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工不同类型的工字梁前轴,并且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长丝杆采用正反螺纹,可以使两个V型块同步反向移动,使两个V型块距离底板中心相等,使调整位移更加准确;钻模板和钻模座活动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钻模板;本实用新型钻模板上设置的钩形压板可以在加工时将工字梁前轴固定,防止工字梁前轴在加工过程中偏移,造成钻孔位置不准确。

在移动钻模座位置时,通过手柄来移动钻模座,使移动更加方便;调整V型块的位置时,通过旋转手把来带动长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V型块同步反向移动,而转动手把比起转动长丝杆更加方便、省力;两个V型块之间设置的支撑杆可以在加工时支撑工字梁前轴,增加工字梁前轴在加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中标记:1-底板;2-钻模装置;3-V型块;4-长丝杆;5-卡座;6-滑槽;7-钻模座;8-钻模板;9-T型螺钉组件;10-钩形压板;11-手把;12-支撑装置;13-支撑杆; 1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的两个钻模装置2和两个V型块3,所述两个钻模装置2和两个V型块3均以底板1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两个钻模装置2设置在两个V型块3之间;还包括设置有正反螺纹的长丝杆4,长丝杆4两端分别穿过钻模装置2与两个V型块3螺纹连接,正螺纹和反螺纹分别对应一个V型块3,转动长丝杆4可以带动两个V型块3同步在水平方向上反向移动;所述长丝杆4中部还设置有卡座5,卡座5与底板1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将长丝杆4 与底板1固定;

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滑槽6如图3所示,钻模装置2可沿滑槽6水平移动;所述钻模装置2如图2所示包括钻模座7和钻模板8,所述钻模座7一端设置有连接孔,钻模板8对应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将转销、销套以及带肩螺母穿过通孔和连接孔,将钻模板8和钻模座7活动连接,钻模板8可以以转销为中心轴转动,钻模板8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的连接孔,钻模座7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连接孔并且连接杆和螺母螺合,可以将钻模板8另一端与钻模座7固定。

所述滑槽6为T型滑槽,所述钻模座7对应滑槽6位置上设置有四个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开口,连接孔与滑槽6之间设置有T型螺钉组件9,T型螺钉上部卡在滑槽6 内下部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螺合,将钻模座7和滑槽6固定;所述钻模板8上设置有多个钩形压板10,钩形压板10竖直部分穿过钻模板8,并通过螺母与钻模板8螺纹连接,钩形压板10水平部分设置在钻模板8下方;

所述任一V型块3外侧设置有手把11,手把11穿过V型块3与长丝杆4连接,旋转手把11带动长丝杆4转动;所述两V型块3之间还设置有多组支撑装置12,支撑装置12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每组支撑装置12包括两根支撑杆13,每组支撑装置12 的两根支撑杆13分别竖直设置在长丝杆4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加工工字梁前轴时,将两个钻模装置2移动到工字梁前轴需要钻孔的位置,旋转钻模板8,将钻模装置2打开,将工字梁前轴两端头插入插销,通过检验芯棒将插销放入V型块3中心,将钻模板8盖在工字梁前轴板托上,使钩形压板10的水平部分位于工字梁前轴下方,通过拧紧螺母将工字梁前轴固定在钻模板8和钩形压板10的水平部分之间,将钻模板8上的连接孔穿过钻模座7上连接孔,通过连接杆和螺母螺合,将钻模板8与钻模座7固定,最后就可以用摇臂钻加工;

当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变化时,将T型螺钉组件9从钻模座7上拆下,将钻模座7和滑槽6分开,将两个钻模座7分别移动到对应的板托位置时,将T型螺钉上部卡在滑槽6内下部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螺合,将钻模座7和滑槽6固定,可以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的变化;

当工字梁前轴板托孔距变化时,将钻模板8和钻模座7之间连接的转销、销套以及带肩螺母拆下,将钻模座7另一端设置的连接杆上的螺母拆下,便可以将钻模板8从钻模座7上拆下,然后更换对应的钻模板8,将更换后的钻模板8与钻模座7连接,即可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孔距的变化;

当工字梁前轴板托主销孔距变化时,由于长丝杆4上设置有正反螺纹,长丝杆4两端分别穿过钻模装置2与两个V型块3螺纹连接,正螺纹和反螺纹分别对应一个V型块3,所以长丝杆4转动时,会带动两个V型块3同步反向移动,通过旋转手把11转动长丝杆4,调整V型块3到需要的位置,便可以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主销孔距的变化。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工字梁钻板托孔夹具,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的两个钻模装置2和两个 V型块3,所述两个钻模装置2和两个V型块3均以底板1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两个钻模装置2设置在两个V型块3之间;还包括设置有正反螺纹的长丝杆4,长丝杆4两端分别穿过钻模装置2与两个V型块3连接,转动长丝杆4可以带动两个V型块 3同步在水平方向上反向移动;所述长丝杆4中部还设置有卡座5,卡座5与底板1连接,将长丝杆4与底板1固定;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滑槽6,钻模装置2可沿滑槽6水平移动;所述钻模装置2包括钻模座7和钻模板8,所述钻模板8和钻模座7活动连接。

在加工工字梁前轴板托孔系中,当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变化时,只需要移动钻模座7的位置就可以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中心孔距的变化;当工字梁前轴板托孔距变化时,只需更换与钻模座7活动连接的钻模板8,即可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孔距的变化;当工字梁前轴板托主销孔距变化时,只需要通过转动长丝杆4使两个V型块3同步反向移动,即可以满足工字梁前轴板托主销孔距的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工不同类型的工字梁前轴,并且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滑槽6为T型滑槽,所述钻模座7对应滑槽6位置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开口,连接孔与滑槽6之间设置有T型螺钉组件9,T型螺钉上部卡在滑槽6内下部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螺合,将钻模座7和滑槽6 固定,需要移动钻模座7时,将T型螺钉和螺母拆下,使钻模座7和滑槽6分开,然后可以将钻模座7移动到需要的位置,然后将T型螺钉上部卡在滑槽6内下部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螺合,将钻模座7和滑槽6固定,使移动钻模座7方便、快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钻模板8上设置有多个钩形压板10,钩形压板10竖直部分穿过钻模板8,并通过螺母与钻模板8螺纹连接,钩形压板10水平部分设置在钻模板8下方,在加工工字梁前轴时,使钩形压板10的水平部分位于工字梁前轴下方,通过拧紧螺母将工字梁前轴固定在钻模板8和钩形压板10的水平部分之间,防止工字梁前轴在加工过程中偏移,造成钻孔位置不准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3做进一步优化,所述钻模座7一侧设置有手柄14,在移动钻模座7位置时,通过手柄14来移动钻模座7,使移动更加方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4中任一项做进一步优化,所述任一V型块3外侧设置有带动长丝杆4转动的手把11,通过旋转手把11来带动长丝杆4转动,从而使两个V型块 3同步反向移动,而转动手把11比起转动长丝杆4更加方便、省力。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4中任一项做进一步优化,所述两V型块3之间还设置有多组支撑装置12,支撑装置12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每组支撑装置12包括两根支撑杆 13,每组支撑装置12的两根支撑杆13分别竖直设置在长丝杆4两侧,加工工字梁前轴时,每组支撑装置12的两根支撑杆顶端支撑在工字梁前轴底部,增加工字梁前轴在加工时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