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759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铆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蓄能器封盖的压铆工装。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因此装配蓄能器的流程非常严格,压封蓄能器的封盖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而现有的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压装精度不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该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在压装时,压装精度高,而且操作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包括压装头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板、侧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通过螺钉将两者固定在侧板上下两端;所述上板上设置有配合压装头上下滑动的通孔,压装头安装在通孔内;所述压装头内设置有腔室,腔室内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端设置有与压装头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预压弹簧;所述导向杆与压装头内壁滑动配合,导向杆与压装头内壁之间设有防止导向杆滑出压装头的限位结构;所述压装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腔室与外界的安装孔,所述导向杆内设置有连通导向杆底部与导向杆侧壁的通道,所述安装孔与通道相对连通;所述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真空管道接头,真空管道接头通过真空管道与抽真空机连接;所述压装头与上板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压装头内壁下端的凸出台阶和导向杆下端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和凸出台阶配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压装头外侧,所述压装头上端设有凸缘,复位弹簧上端与凸缘相顶,下端与上板的上端面相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装前开启真空机,使封盖被吸附在导向杆的底部,压装时,导向杆与压装头向下运动,当压装头与待压装物体接触时挤压待压装物体本体,使封盖与待压装物体密封压装。压装后能通过复位弹簧,回复原状,操作简单,而且通过导向杆与压装头内壁滑动配合,压装精度高,不会偏移。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底部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凸台形状与封盖形状相配合;所述通道贯穿凸台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在开启真空机之前,通过与封盖形状相配合的凸台进行限定封盖的位置,再开启真空机后使封盖紧密吸附在凸台定位的位置上,提高压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上设置有定位待压物体的销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销钉固定待压装物体,使待压装物体能在压装前设定好位置,提高压装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母的下端设有定位槽,预压弹簧的上端安装在定位槽内侧,下端与导向杆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预压弹簧在压装过程中径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板上设置有两个并列安装的压装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压装头,能够提高压装效率,节省时间,而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装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压装头;2-导向杆;3-调节螺母;4-预压弹簧;5-封盖;6-真空管道接头;7-定位槽;8-凸台;9-通道;10-安装孔;11-复位弹簧;12-凸缘;13-下板;14-上板;15-螺钉;16-销钉;17-侧板;18-腔室;19-凸出台阶;20-限位台阶;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蓄能器封盖压铆工装,包括压装头1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板14、侧板17和下板13,上板14与下板13通过螺钉15将两者固定在侧板17上下两端;所述上板14上设置有配合压装头1上下滑动的通孔21,压装头1安装在通孔21内;所述压装头1内设置有腔室18,腔室18贯穿压装头1上下两端,腔室18内设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上端设置有与压装头1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3与导向杆2之间设置有预压弹簧4,所述调节螺母3的下端设有定位槽7,预压弹簧4的上端安装在定位槽7内侧,下端与导向杆2相抵,防止在压装过程中预压弹簧4发生径向移动;所述导向杆2与压装头1内壁滑动配合,导向杆2与压装头1内壁之间设有防止导向杆2滑出压装头1的限位结构;导向杆2下端能向下伸出压装头1的下端面,通过限位结构防止导向杆2完全滑出压装头1。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压装头1内壁下端的凸出台阶19和导向杆2下端的限位台阶20,所述限位台阶20和凸出台阶19配合限位。通过调节螺母3来调节预压弹簧4的压紧力,使预压弹簧4对导向杆2施加向下的力,避免封盖5接触待压装物体时,导向杆2会迅速向上滑动,导致压装不良,密封性不好等情况。

所述压装头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腔室18与外界的安装孔10,所述导向杆2内设置有连通导向杆2底部与导向杆2侧壁的通道9,所述安装孔10与通道9相对连通;所述安装孔10上固定安装有真空管道接头6,真空管道接头6通过真空管道与抽真空机连接,通过真空机抽去通道9内气体,使封盖5紧密吸附在导向杆2底部。所述导向杆2底部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8,凸台8形状与封盖5形状相配合;所述通道9贯穿凸台8的下端面。能在开启真空机之前,通过与封盖5形状相配合的凸台8进行限定封盖5的位置,再开启真空机后使封盖5紧密吸附在凸台8定位的位置上,在下板13上设置销钉16,待压装物体的下端面设置有配合销钉16固定的槽孔,以便在压装前固定好待压装物体,提高压装精度。

所述压装头1与上板14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套设在压装头1外侧,所述压装头1上端设有凸缘12,复位弹簧11上端与凸缘12相顶,下端与上板14的上端面相顶。压装后能通过复位弹簧11,回复原状,操作简单。

所述上板14上设置有两个并列安装的压装头1,两个压装头1结构装置一样,能同时对待压装物体进行压装,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而且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