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管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9910阅读:来源:国知局
双层管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管组装机,适用于将一内管与一外管组装成一双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管组装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沿一传输方向顺次分布有输入工位、外管承接工位、内管承接工位、真空压合工位及输出工位,

移送治具,所述移送治具供所述内管及所述外管放置;

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输装置传输所述移送治具顺次移送于经过所述输入工位、外管承接工位、内管承接工位、真空压合工位及输出工位;

外管排料装置,所述外管排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外管承接工位上,所述外管排料装置输送所述外管一一对应的插置于移送至所述外管承接工位上的所述移送治具内对应的承载部位上;

内管排料装置,所述内管排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管承接工位上,所述内管排料装置输送所述内管一一对应的插置于移送至所述内管承接工位上的所述移送治具内对应的所述外管内;及

真空压合装置,所述真空压合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真空压合工位上,所述真空压合装置将移送至所述真空压合工位插置在一起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的空间抽真空,并压合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排料装置包含第一安装架、第一分料机构、第一摆动传输机构及第一导入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外管承接工位上,所述第一分料机构、第一摆动传输机构及第一导入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分料机构将所述外管一排一排的送入所述第一摆动传输机构,所述第一摆动传输机构将所述外管一排一排的送入所述第一导入机构,所述第一导入机构将所述外管一排一排的导入插置于移送至所述外管承接工位上的所述移送治具内对应的承载部位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料机构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第三直线驱动器、第一储料仓、第一搓料板、第一移动架及第一推杆,所述第一储料仓沿一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搓料板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储料仓滑动的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搓料板位于所述第一储料仓下方,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均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储料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搓料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储料仓的下端形成有若干第一分料通道,所述第一分料通道供所述外管逐一通过;所述第一搓料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分料通道一一对应的第一承载通槽,所述第一承载通槽垂直于所述第一搓料板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承载通槽可错位或对位的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一分料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承载通槽错位于所述第一分料通道时,所述第一搓料板阻挡所述外管从所述第一分料通道落下;所述第一承载通槽对位于所述第一分料通道的下方时,所述第一承载通槽承接由所述第一分料通道落下的所述外管;所述第一移动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搓料板滑动的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一移动架的滑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推杆沿所述第一移动架的移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一推杆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承载通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推杆往复移动插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通槽内,以顶推所述外管移出所述第一承载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传输机构包含第四直线驱动器、第一转动轴、第一摆动臂及第一传输板,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转动轴沿所述第一搓料板滑动的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传输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传输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一传输通槽;所述第一摆动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摆动臂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传输板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一传输通槽的输入端对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通槽的输出端,以承接由所述第一承载通槽送出的所述外管;所述第一传输板位于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一传输通槽的输出端对接于所述第一导入机构,以将所述外管送入所述第一导入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机构包含第一导入座、第一摆动杆、第二转动轴、第二摆动臂及第五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导入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导入座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传输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入通道,所述第一导入通道的承载面呈由水平方向朝竖直方向过渡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导入通道的输入端正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传输通槽的输出端,以承接由所述第一传输通槽送出的所述外管,所述第一导入通道的输出端对位于移送至所述外管承接工位上的所述移送治具内对应的承载部位上;所述第二转动轴沿平行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五直线驱动器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二摆动臂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五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摆动杆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摆动杆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导入通道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摆动杆可摆动进入或脱离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入通道,以顶推所述第一导入通道内的所述外管向下传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排料装置包含第二安装架、第二分料机构、第二摆动传输机构及第二导入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内管承接工位上,所述第二分料机构、第二摆动传输机构及第二导入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分料机构将所述内管一排一排的送入所述第二摆动传输机构,所述第二摆动传输机构将所述内管一排一排的送入所述第二导入机构,所述第二导入机构将所述内管一排一排的导入插置于移送至所述内管承接工位上的所述移送治具内对应的所述外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料机构包含第六直线驱动器、第七直线驱动器、第八直线驱动器、第二储料仓、第二搓料板、第二移动架及第二推杆,所述第二储料仓沿一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搓料板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储料仓滑动的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二搓料板位于所述第二储料仓下方,所述第六直线驱动器及所述第七直线驱动器均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储料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搓料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七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储料仓的下端形成有若干第二分料通道,所述第二分料通道供所述内管逐一通过;所述第二搓料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料通道一一对应的第二承载通槽,所述第二承载通槽垂直于所述第二搓料板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二承载通槽可错位或对位的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二分料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二承载通槽错位于所述第二分料通道时,所述第二搓料板阻挡所述外管从所述第二分料通道落下;所述第二承载通槽对位于所述第二分料通道的下方时,所述第二承载通槽承接由所述第二分料通道落下的所述外管;所述第二移动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搓料板滑动的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八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二移动架的滑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移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八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推杆沿所述第二移动架的移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推杆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二承载通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推杆往复移动插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通槽内,以顶推所述内管移出所述第二承载通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传输机构包含第九直线驱动器、第三转动轴、第三摆动臂及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九直线驱动器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三转动轴沿所述第二搓料板滑动的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传输板固定于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二传输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承载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二传输通槽;所述第三摆动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三摆动臂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九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传输板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二传输通槽的输入端对接于所述第二承载通槽的输出端,以承接由所述第二承载通槽送出的所述内管;所述第二传输板位于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传输通槽的输出端对接于所述第二导入机构,以将所述内管送入所述第二导入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入机构包含第二导入座、第二摆动杆、第四转动轴、第四摆动臂及第十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导入座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导入座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传输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导入通道,所述第二导入通道的承载面呈由水平方向朝竖直方向过渡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二导入通道的输入端正对于对应的所述第二传输通槽的输出端,以承接由所述第二传输通槽送出的所述内管,所述第二导入通道的输出端对位于移送至所述内管承接工位上的所述移送治具内对应的所述外管上;所述第四转动轴沿平行所述第三转动轴的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四摆动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转动轴上,所述第十直线驱动器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四摆动臂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十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摆动杆固定于所述第四转动轴上,所述第二摆动杆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二导入通道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摆动杆可摆动进入或脱离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入通道,以顶推所述第二导入通道内的所述内管向下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压合装置包含第三安装架、密封承载座、纵向移动板、密封盖、第十一直线驱动器、第十二直线驱动器、导向柱、抵压板及弹性件,所述第三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所述真空压合工位上,所述密封承载座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架的底部,所述纵向移动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所述第十一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纵向移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密封盖固定于所述纵向移动板的底部,所述密封盖可开闭于所述密封承载座上,所述密封承载座上开设有真空抽气通道,所述真空抽气通道连通于外部的真空装置上;所述导向柱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密封盖内,所述抵压板滑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导向柱于所述抵压板之间,且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抵压板向上移动;所述第十二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架的顶部,抵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抵压板在所述密封承载座与所述密封盖闭合形成的密闭真空腔内抵压插置在一起的所述内管与外管组装固定在一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