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UNDWIG二十辊轧机用擦拭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878发布日期:2018-07-07 10:15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擦拭辊,具体涉及一种SUNDWIG 二十辊轧机用擦拭辊。



背景技术:

由德国SUNDWIG设计的二十辊轧机采用铜辊、毛毡辊两组擦拭辊对带钢表面冷却油液进行挤干擦拭。其中铜辊擦拭辊位于靠近轧机本体辊系位置,由上下两根配对组成,铜辊两端分别装配在轴承座上,并固定于底板上。工作时,由位于上辊底板两端的液压缸作用于上铜辊,带动上辊压下,而下辊则设置为固定式,在轧制过程保持固定不动。

原铜辊擦拭辊(如图1、2所示),包括铜辊擦拭辊10,主要有以下问题:

1)铜辊擦拭辊10采用铝铁青铜合金,硬度为HB240-300,生产过程中极易因穿带不当或表面异物等损伤铜辊表面,造成带钢表面压入、油斑等质量缺陷;

2)为保证中部除油效果,考虑到压下时的辊子挠曲,铜辊擦拭辊10采用了带凸度设计,凸度为600mm,但采用凸度设计对铜辊擦拭辊10的磨削质量带来较高要求,辊面上易出现刀花、振痕等缺陷,工作时反映到带钢表面造成相应质量缺陷;

3)因下铜辊擦拭辊采用固定从动模式,若在打开状态下高速轧制时,易出现下铜辊擦拭辊与带钢表面线速度不一致情况,铜辊擦拭辊与带钢接触位置的局部凸点易造成带钢表面划伤。

以上缺陷不但影响轧制质量,也导致铜辊擦拭辊更换磨削频次增加从而增加企业成本,同时也增大生产点检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工安装方便的SUNDWIG二十辊轧机用擦拭辊,能有效避免带钢表面压入、油斑及划伤等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SUNDWIG二十辊轧机用擦拭辊,包括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是由铜辊和包覆在铜辊外PU橡胶层组成,辊体的尺寸与原有铜辊擦拭辊的尺寸一致;

所述PU橡胶层在两端呈现直径逐渐收缩的锥孔,和铜辊的两端锥台配合相接。

优选,所述PU橡胶层的厚度为4~6mm,硬度为90-95HS,粗糙度为1.6-3.2μm。

再优选,所述PU橡胶层的厚度为5mm。

优选,所述辊体的凸度为0.7~0.9mm。

再优选,所述辊体的凸度为0.8mm。

进一步,所述铜辊是采用报废的铜辊擦拭辊,经磨削至直径为114~116mm,凸度为 0mm。

最后,所述辊体的轴心硬度为240~260HB。所述铜辊表面采用粗糙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擦拭辊尺寸不变,不改变原先的安装条件;通过在铜辊外包覆PU橡胶层,使得轧制过程中带钢异物等只能损伤PU橡胶层,无法造成带钢表面压入、油斑及划伤等缺陷;同时,由于PU层的缓冲作用,擦拭辊磨削缺陷(刀花、振痕等)也无法反映到带钢上,采用锥孔和锥台配合定位,防止PU橡胶层滑动移位,运行起来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加工安装方便,有效避免了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压入、油斑及划伤等缺陷,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采用报废的铜辊擦拭辊进行改造,增加了报废铜辊的再利用途径,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还可推广到类似结构的轧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铜辊擦拭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4所示,一种SUNDWIG二十辊轧机用擦拭辊,包括辊体1,辊体1是由铜辊11和包覆在铜辊11外PU橡胶层12组成,为了更好地定位固定住PU橡胶层12,防止它滑移,PU橡胶层12在两端呈现直径逐渐收缩的锥孔13,和铜辊11的两端锥台 14配合相接,必要时候,在铜辊11表面还可以制造成粗糙表面,使PU橡胶层12更加容易复合在铜辊11表面,以增加牢固度,本实施例的辊体1直径为120mm,辊体1的尺寸与原有铜辊擦拭辊的尺寸一致;其中PU橡胶层12的厚度为5mm,硬度为90-95HS,粗糙度为1.6-3.2μm;辊体1的凸度为0.8mm,辊体1的轴心硬度为240~260HB;铜辊 11是采用报废的小直径铜辊擦拭辊,经磨削至直径为115mm,凸度为0mm。

具体加工过程为:

1、将原报废小直径铜辊擦拭辊(116mm左右)磨削到直径为115mm,凸度为0mm 的铜辊11;

2、在铜辊11外层包覆PU橡胶层12,PU层厚度5mm,硬度为90-95HS,粗糙度为1.6-3.2μm;

3、将包覆后的擦拭辊的辊体1凸度磨削为0.8mm,然后与轴承座等进行组装。

实施效果:

1、经一段时间实施后,累计生产高要求表面硬态钢共计351卷,约4000t,未出现压入、油斑及划伤等质量缺陷;

2、增加了报废铜辊的再利用途径。

结论: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了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压入、油斑及划伤等缺陷,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不局限于SUNDWIG二十辊轧机,还可推广到类似结构的轧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