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锡粉回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335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锡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粉回温装置。



背景技术:

焊锡膏是由焊锡粉、助焊剂以及其它的表面活性剂、触变剂等加以混合,形成的膏状混合物。焊锡膏在常温下有一定的勃度,可将电子元器件初粘在既定位置,在焊接温度下,随着溶剂和部分添加剂的挥发,将被焊元器件与印制电路焊盘焊接在一起形成永久连接,主要用于SMT行业PCB表面电阻、电容、IC等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其中,锡粉通常要用冰箱冷藏,冷藏温度为5~10℃。故从冷箱中取出锡粉时,其温度较室温低很多,若未经“回温”,而开启瓶盖,则容易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并沾附于锡粉上,在过回焊炉时(温度超过 200℃),水份因受强热而迅速汽化,造成“爆锡”现象,产生锡珠, 甚至损坏元器件。

传统的回温方式为人工在不开启瓶盖的前提下,将锡粉放置于室温中自然解冻,此种方式回温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不仅回温效率不高,且由于人工操作误差等原因不能准确掌握回温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锡粉回温装置,以解决锡粉回温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锡粉回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取物板,取物板上方的箱体壁上设置有取物口,箱体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放物口,放物口上铰接有挡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传送带和鼓风机,箱体外设置有若干抽风机,抽风机与箱体之间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朝远离取物板的方向上直径依次变小;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锡粉罐的放置槽,放置槽的数量与抽风机的数量一致,且其中一个放置槽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

放置槽用于放置锡粉罐,放物口用于从其中将锡粉罐放入放置槽上,鼓风机用于向箱体内鼓入风,排气管用于排出箱体内的风,抽风机用于将箱体内的风从排气管内抽出,利用风力带走锡粉罐上的温度,加快锡粉罐回温;由于排气管朝远离主动轮的方向上直径依次变小,直径大的排气管中排出的气体较直径小的排气管中排出的气体多,故对应的放置槽内的锡粉罐回温速度较快。

将带有温度传感器的放置槽与直径最大的排气管对应,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该放置槽内的锡粉罐的温度是否达到要求;传送带用于该锡粉罐达到要求后将其传送到取物板上,取物口用于取走取物板上完成回温的锡粉罐,同时,传送带用于将其余锡粉罐移动至与前一排气管对应,进行补位,继续回温;当前一锡粉罐取出后,后一锡粉罐正好完成回温,传送带继续将其传送到取物板上,依次类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利用风流动带走锡粉罐的温度,加快锡粉罐的回温,节约了回温时间,提高了回温效率;

2.本实用新型将放物口和取物口设置在箱体的两侧,便于实现锡粉罐的“先进先出”,避免了锡粉罐回温过度;

3.本实用新型利用不同直径的排气管对锡粉罐进行回温,避免了在取走回温完成的锡粉罐时,其余锡粉罐产生回温过度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放置槽与传送带转动连接。将放置槽旋转,使得锡粉罐旋转,加快锡粉罐与风的接触,提高了回温速率。

进一步,相邻两个放置槽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用于给风提供流动的空间,使得锡粉罐回温均匀,同时提高回温效率。

进一步,所述取物口设置有上盖。上盖用于封闭取物口,避免杂物掉落到箱体内。

进一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拉环。拉环用于拉起上盖,便于打开取物口。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为带有通孔的传送带。如此减少了传送带对风流动的阻力。

进一步,所述取物板与传送带之间平滑连接。如此减少了取物板与传送带的连接处对锡粉罐运动产生的阻力,便于将锡粉罐传送到取物板上。

进一步,所述鼓风机鼓内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用于对鼓风机鼓出的风加热,热风用于和锡粉罐产生热量交换,加快了锡粉罐的回温速率。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半径大于从动轮的半径,主动轮设置在取物板一侧。主动轮和从动轮用于驱动传送带的皮带转动,由于主动轮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故锡粉罐被传送到放置板上时能够从取物口中露出,便于拿取锡粉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锡粉回温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取物口11、上盖12、拉环13、放物口14、挡板15、传送带2、放置槽21、锡粉罐22、主动轮23、从动轮24、鼓风机3、排气管31、抽风机32、温度传感器33、取物板4。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

一种锡粉回温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左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取物板4,取物板4上方的箱体1壁上开设有取物口11,取物口11上铰接有上盖12,上盖12上焊接有拉环13,箱体1右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物口14,放物口14上铰接有挡板15。

箱体1内设置有传送带2,该传送带2为带有通孔的传送带2,传送带2包括左侧的主动轮23和右侧的从动轮24,且主动轮23的半径大于从动轮24的半径,主动轮23安装在取物板4右侧,取物板4与传送带2之间平滑连接;箱体1内顶壁上安装有鼓风机3,鼓风机3内安装有加热丝。

如图1所示,箱体1下方安装有四个抽风机32,四个抽风机32均与箱体1之间连通有排气管31,排气管31从左至右直径依次变小;传送带2上转动安装四个有用于放置锡粉罐22的放置槽21,相邻两个放置槽21之间留有间隙,最左侧的放置槽2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3。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向下摆动挡板15,从而打开放物口14,依次将锡粉罐22放在放置槽21上,向上摆动挡板15将放物口14关闭,同时关好取物口11,使得箱体1内密封,避免风溢出。启动传送带2,将锡粉罐22传送至与下方的排气管31连通,然后启动鼓风机3和抽风机32,由于鼓风机3内设置有加热丝,故鼓风机3鼓出的风为热风,能够加快锡粉罐22的回温。抽风机32将箱体1内的热风从排气管31中抽出,热风受抽风机32的动力在箱体1内流动并与锡粉罐22产生热交换,从而实现对锡粉罐22的回温;又由于传送带2为带有通孔的传送带2,故减少了传送带2对热风流动的阻力,同时放置槽21转动安装在传送带2上,放置槽21带动锡粉罐22转动,使得锡粉罐22与热风接触更加均匀。

由于排气管31从左至右的直径逐渐变大,故从排气管31内排出的热风逐渐变小,即从左至右的锡粉罐22与热风的热交换逐渐变少,因此,最左边的锡粉罐22最先完成回温。当温度传感器33检测到最左边的锡粉罐22温度达到标准后,启动传送带2将最左边的锡粉罐22传送到取物板4上,此时,拉住拉环13将上盖12拉起,从而打开取物口11,将锡粉罐22取出。由于传送带2与取物板4平滑连接,故减少了锡粉罐22传送的阻力,便于将锡粉罐22传送到取物板4上。又由于主动轮23的直径大于从动轮24的直径,故锡粉罐22在传送到取物板4上时能够穿过取物口11从箱体1中露出,便于拿取。

与此同时,右边三个锡粉罐22被传送带2向左传送,且正好与下方的排气管31连通实现补位,进行二次回温。当第一个锡粉罐22被取出后,第二个锡粉罐22正好完成回温,此时,再次启动传送带2将第二个锡粉罐22传送到取物板4上,依次类推,最终完成全部锡粉罐22的回温。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