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步齿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63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步齿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微电机组装的起步齿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微电机组装方式为,微电机本体不移动,起步齿移动至微电机本体的预定位置,再将起步齿压入微电机本体的预定位置。此种组装方式,微电机组装装置的结构复杂,工作人员操作不易,组装完成后,取出微电机需要较多的工序,操作麻烦,造成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起步齿压入装置,包括安装框架、驱动机构、固定机构及控制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框架,固定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控制机构设置于安装框架,并电连接驱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安装框架包括安装底板、安装顶板及承接台,安装顶板通过两个安装侧板连接安装底板,承接台设置于安装底板,并位于安装底板与安装顶板之间,承接台对应固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及起步齿固定板,驱动气缸设置于安装顶板,并位于固定机构的一侧,其输出端贯穿安装顶板,起步齿固定板设置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并通过移动滑杆连接固定机构,起步齿固定板具有一起步齿固定槽,起步齿固定槽对应固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根滑杆、移动件、电机固定座及磁铁板,两根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底板与安装顶板,并分别位于驱动气缸的两侧,移动件通过第一滑套套设于两根滑杆,电机固定座设置于移动件,并通过移动滑杆连接起步齿固定板,电机固定座具有一电机固定槽,电机固定槽对应起步齿固定槽,磁铁板设置于电机固定座,并对应电机固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固定机构还包括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分别套设于两根滑杆,并位于移动件与安装底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源箱、控制气阀、启动按钮及停止按钮,电源箱设置于安装顶板,并位于驱动气缸的一侧,其通过电缆电连接驱动气缸,控制气阀设置于两个安装侧板,并通过气管连接驱动气缸,控制气阀电连接电源箱,启动按钮与停止按钮设置于安装底板,并分别位于承接台的两侧,启动按钮与停止按钮均通过电缆电连接电源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起步齿压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工作人员不用较多的培训即可操作,组装起步齿与微电机本体快速,组装位置准确,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起步齿压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框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起步齿固定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机固定座与磁铁板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起步齿压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起步齿压入装置,其应用于微电机组装技术领域,起步齿压入装置利用微电机本体移动,将微电机的起步齿压入至微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起步齿压入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驱动机构2、固定机构3及控制机构4。驱动机构2设置于安装框架1,固定机构3设置于驱动机构2,控制机构4设置于安装框架1,固定机构3电连接驱动机构2。首先,人工将微电机本体5与起步齿6分别置于固定机构3与驱动机构2;然后,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机构2工作,驱动机构2驱动固定机构3与微电机本体5移动,起步齿6铆合至微电机本体5的预定位置;最后,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机构2停止工作,人工取出组装完成的微电机。

再一并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框架1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安装框架1包括安装底板11、安装顶板12及承接台13。安装顶板12通过两个安装侧板14连接安装底板11,承接台13设置于安装底板11,承接台13位于安装底板11与安装顶板12之间,承接台13对应固定机构3。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底板11、安装顶板12、承接台13与两个安装侧板14构成安装框架1,使得起步齿压入装置不必占用较大的空间即可组装使用,并且,承接台13起到承载固定机构3的作用,使得微电机本体5与起步齿6压铆到位。

再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2与固定机构3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气缸21及起步齿固定板22。驱动气缸21设置于安装顶板12,驱动气缸21位于固定机构3的一侧,驱动气缸21的输出端贯穿安装顶板12,起步齿固定板22设置于驱动气缸21的输出端,起步齿固定板22通过移动滑杆23连接固定机构3。再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起步齿固定板2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起步齿固定板22具有一起步齿固定槽221,起步齿固定槽221对应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两根滑杆31、移动件32、电机固定座33及磁铁板34。两根滑杆31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底板11与安装顶板12,两根滑杆31分别位于驱动气缸21的两侧,移动件32通过第一滑套35套设于两根滑杆31,电机固定座33设置于移动件32,电机固定座33通过移动滑杆35连接起步齿固定板22。再一并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机固定座33与磁铁板34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电机固定座33具有一电机固定槽331,电机固定槽331对应起步齿固定槽221,磁铁板34设置于电机固定座33,磁铁板34对应电机固定槽331。首先,人工将微电机本体5置于电机固定槽331,此时,磁铁板34在磁力的作用下吸紧微电机本体5,固定微电机本体5,人工将起步齿6置于起步齿固定槽221;其次,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气缸21工作,驱动气缸21驱动起步齿固定板22与起步齿6移动,起步齿固定板22通过移动滑杆35带动电机固定座33沿两根滑杆31移动至承接台13,承接台13承载电机固定座33,阻止电机固定座33继续下移;再次,驱动气缸21继续驱动起步齿固定板22与起步齿6移动,起步齿固定板22与电机固定座33合拢,起步齿6压铆至微电机本体5的预定位置;最后,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气缸21驱动起步齿固定板22恢复初始位置,组装完成的微电机留在电机固定座33,人工取出组装完成的微电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3采用磁铁板34与电机固定槽331固定微电机本体5,固定微电机本体快速,位置准确,工作人员不用较多的工序即可取出微电机。

复参阅图3,固定机构3还包括两个弹簧36,两个弹簧36分别套设于两根滑杆31,两个弹簧36位于移动件32与安装底板11之间。两个弹簧36起到减缓电机固定座33对承接台13冲击力的作用,防止电机固定座33过快的速度撞击承接台13,造成起步齿6压铆至微电机本体5的预定位置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复参阅图1,控制机构4包括电源箱41、控制气阀42、启动按钮43及停止按钮44。电源箱41设置于安装顶板12,电源箱41位于驱动气缸21的一侧,控制气阀42设置于两个安装侧板14,控制气阀42通过气管连接驱动气缸21,控制气阀42电连接电源箱41,启动按钮43与停止按钮44设置于安装底板11,启动按钮43与停止按钮44分别位于承接台13的两侧,启动按钮43与停止按钮44均通过电缆电连接电源箱41。人工将微电机本体5与起步齿6分别置于电机固定槽331与起步齿固定槽221;人工按下启动按钮43,电源箱41控制控制气阀42工作,控制气阀42控制驱动气缸21工作;起步齿6与微电机本体5组装完成后,按下停止按钮44,电源箱41控制控制气阀42工作,控制气阀42控制驱动气缸21驱动起步齿固定板22恢复初始位置,然后,控制气阀42停止控制驱动气缸21工作,人工取出组装完成的微电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改进了起步齿压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工作人员不用较多的培训即可操作,组装起步齿与微电机本体快速,组装位置准确,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