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器冲孔带成型自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47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大容器冲孔带成型自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主要是一种大容器冲孔带成型自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咖啡店、奶茶店等店铺不断发展的时代,对可存储大量溶液且底部有小型水龙头放出溶液的容器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为了大批量的制作这种容器,各个加工工序所加工出来的零件,在对应加工尺寸上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一旦加工出现偏差,会影响到整体的装配,偏差较大的零件因无法进行装配,只能选择返修或报废。在此类罐体的加工中,冲孔成型的加工尺寸(自身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尺寸)尤为重要,如图1中A向视图所示,精准的冲孔成型尺寸直接决定小型水龙头在整体中相对位置。由于,铆钉冲床自身结构的固有特性,零件在冲孔成型加工时无法获到有效的夹紧力,导致冲孔成型时候罐体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容易发生窜动,使得加工出的尺寸不稳定,尺寸不良率高达30%。单工序高达30%的不良率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急需设计出一种专用的罐体冲孔成型夹紧装置来提供夹紧力,降低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容器冲孔带成型自动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大容器冲孔带成型自动夹紧装置,主要包括铆钉压机简化机身,铆钉压机简化机身上固定连接有凸导轨、定位板和支撑组件,前左气缸与左拉板相连接,前右气缸与右拉板相连接,且前左气缸和前右气缸固定在各自的连接板B上;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设有导轨,左拉板和右拉板上的滑块与导轨呈滑动配合;工作状态时,前左气缸和前右气缸分别推动左拉板和右拉板向罐体中心轴方向移动,实现对罐体的抱紧;后左气缸和后右气缸分别与各自的连接板A相连接,连接板A与凹滑块连接,凹滑块与凸导轨呈滑动配合连接,高度调节板与连接板B、左固定板及右固定板相连接;工作状态时,当罐体的口部平面与定位板相接触后,后左气缸和后右气缸拉动连接板A,同时连接板A又带动凹滑块,凹滑块5通过支撑块带动高度调节板,高度调节板带动连接板B和左固定板及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及右固定板带动各自的导轨,导轨带动滑块,滑块带动相对应的左拉板和右拉板,一起向靠近罐体口部的方向运动,直至左拉板、右拉板与罐体口部外翻结构的唯一受力面相接触,以此给罐体施加一个轴向的拉力,实现对罐体的拉紧。

更进一步的,在支撑组件上装有限位螺丝,用于限制左拉板和右拉板向罐体口部方向运动的距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导轨和凹滑块为凸凹燕尾槽滑动配合结构,在两个燕尾槽之间设有夹紧垫片,并用锁紧螺丝A锁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左气缸上设有前左气缸限位块,前右气缸上设有前右气缸限位块,用于限制行程。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后左气缸上设有后左气缸限位块,后右气缸上设有后右气缸限位块,用于限制行程。

更进一步的,工作状态时,实现对罐体的抱紧后,罐体与左拉板、右拉板之间留有间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板通过定位调节螺丝调节定位面,同时也通过定位调节螺丝与铆钉压机简化机身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度调节板上设有高度调丝杠,通过调整高度调节板和高度调丝杠的高度,使得左拉板和右拉板的工作部位上下对称中心轴能与罐体中心轴重合,并通过压板和锁紧螺丝B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为罐体产品提供了铆钉冲床原先所不能提供的夹紧力,提高了尺寸稳定性。经过20多万次实际加工,冲孔不良率已由30%降为0.3%,是原来的百分之一。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2、高度调节块和高度调节丝杠与锁紧零件相分离,将锁紧螺丝B和压板进行拆卸取下拉板等零件,再将其安装回去时,拉板工作部位中心轴高度与未拆卸前的高度是一致的。这种优势设计,使得铆钉压机在加工其他产品需要取下拉板,后需继续加工罐体零件时,只需将取下的零件按装配位置组装回去即可,无需再次进行校准工作,减少了调模时间。

3、抱紧、拉紧均有相对应的限制装置,使得抱紧运动、拉紧运动均有可调的行程限位,保护产品。

4、降低员工技能要求、劳动强度。

5、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C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罐体1,定位板2,定位调节螺丝3,滑块4,导轨5,高度调节板6,高度调丝杠7,支撑块8,铆钉压机简化机身9,连接板A10,限位螺丝11,连接板B12,压板13,左固定板14,左拉板15,右拉板16,右固定板17,前左气缸18,前左气缸限位块18-1,加强筋19,支撑组件20,后左气缸21,后左气缸限位块21-1,前右气缸22,前右气缸限位块22-1,后右气缸23,后右气缸限位块23-1,凸燕尾槽导轨24,凹燕尾槽滑块25,夹紧垫片26,锁紧螺丝A27,锁紧螺丝B28,唯一受力面29,间隙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如图所示,这种大容器冲孔带成型自动夹紧装置,主要包括铆钉压机简化机身9,铆钉压机简化机身9上固定连接有凸导轨24、定位板2和支撑组件20,其中凸导轨24和支撑组件20安装在铆钉压机简化机身9上,用于固定整个装置,也可以设置加强筋19,加强固定。前左气缸18与左拉板15相连接,前右气缸22与右拉板16相连接,前左气缸18和前右气缸22固定在各自的连接板B12上,并分别与左拉板15、右拉板16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固定板14和右固定板17上设有导轨5,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上的滑块4与导轨5呈滑动配合。后左气缸21和后右气缸23分别与各自的连接板A10相连接,连接板A10与凹滑块25连接,凹滑块25与凸导轨24呈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的凸导轨24和凹滑块25优选为凸凹燕尾槽滑动配合结构,燕尾槽之间时刻保持无间隙滑配状态无松动。为了保准在长期运行状态下,凸凹燕尾槽不因相互摩擦损耗而导致整体装置失效,在两个燕尾槽之间设有夹紧垫片26(带埋头孔),并用锁紧螺丝A27锁紧。高度调节板6与连接板B12、左固定板14及右固定板17相连接,高度调节板6上设有高度调丝杠7。所述的前左气缸18上设有前左气缸限位块18-1,前右气缸22上设有前右气缸限位块22-1,用于限制行程。所述的后左气缸21上设有后左气缸限位块21-1,后右气缸23上设有后右气缸限位块23-1,用于限制行程。本装置通过四个气缸的运动带动其他零件进行运动,从而提供了零件加工急缺的夹紧力,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为独立运动,不关联。

解释说明:

1、将使前左气缸18带前左气缸限位块18-1的一端缩短的充气过程定义为正充气,简称充气,使前左气缸18带前左气缸限位块18-1的一端伸长的充气过程定义为反充气。

2、在图6主视图中,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向左右中心线方向靠拢的运动为向罐体1中心轴方向移动,如图中箭头所示,反之为远离罐体1中心轴方向。

3、在图4右视图中,连接板A10向右移动为靠近罐体1口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反之为远离罐体1口部方向。

工作过程:

1、当罐体1放入到模具中口部平面与定位板2相接触后,如图5右视图中局部放大图D所示,摁下启动开关,前左气缸18与前右气缸22同时充气,分别推动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及各自所带的滑块4向罐体1中心轴方向移动,如图6主视图上箭头方向所示,并依靠气缸自身携带的前左气缸限位块18-1、前右气缸限位块22-1,进行行程限制,实现对罐体1的抱紧,如图10所示。抱紧时,罐体1与左拉板15、右拉板16之间留有间隙30,并非为紧贴,为后续拉紧运动提供活动空间,同时也能起到防止罐体左右窜动的作用,如图5右视图中D放大图所示。

2、待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停止运动后,后左气缸21和后右气缸23开始反充气,拉动连接板A10向靠近罐体1口部的方向运动,如图4右视图上箭头方向所示,同时连接板A10又带动凹滑块25,凹滑块25通过支撑块8带动高度调节板6,高度调节板6带动连接板B12和左固定板14及右固定板17,左固定板14及右固定板17带动各自的导轨5,导轨5带动滑块4,滑块4带动相对应的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一起向靠近罐体1口部的方向运动,直至左拉板15、右拉板16与罐体1口部外翻结构的唯一受力面29相接触(罐体1口部有一段外翻结构,如图3局部放大图B所示。受铆钉冲床固有特性的影响,此处是夹紧装置对罐体1施加夹紧力的唯一位置选择),以此给罐体1施加一个轴向的拉力,实现对罐体1的拉紧,防止其在冲床巨大的冲力下发生窜动,保证加工出的孔各个尺寸符合图纸要求。为了使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不会过度拉紧罐体1,对其造成损伤,在支撑组件20上装有限位螺丝11,限制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向罐体1口部方向运动的距离。

3、加工结束后,后左气缸21和后右气缸23进行充气,推动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向远离罐体1口部的方向运动,依靠自身携带的左气缸限位块21-1和后右气缸限位块23-1,进行行程限制。待后左气缸21和后右气缸23停止运动后,前左气缸18和前右气缸22进行反充气,带动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向远离罐体1中心轴方向运动,回到初始状态,拿出罐体1,继续加工下一个产品。

4、在调试时,给前左气缸18和前右气缸22进行充气,使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合拢。高度调节装置与锁紧装置分离,调整高度调节板6和高度调丝杠7的高度,使得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的工作部位上下对称中心轴能与罐体1中心轴重合,并通过压板13和锁紧螺丝B28紧固。

5、定位板2为罐体1提供平面定位,同时也为后续左拉板15和右拉板16拉紧罐体1提供一个反向的支撑力,如图5右视图中放大图D所示。D图为工作状态下的关系图,在未工作前,左拉板15、右拉板16与罐体1口部直边(唯一受力面29)并未接触,只有罐体1口部与定位板2平面相接触。定位板2既是模具的一部分也是夹紧装置的一部分。定位板2依靠定位调节螺丝3调节定位面,同时也依靠定位调节螺丝3与冲床简化机身9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