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齿圈端面倒角的止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561发布日期:2018-06-28 02:0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齿圈端面倒角的止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夹具,具体为一种用于齿圈端面倒角的止转装置。



背景技术:

齿圈是常用的传动零件,常用于与起动机齿轮啮合,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为了发动机启动时便于启动马达齿能顺利进入飞轮齿圈,完成发动机启动动作,会对发动机飞轮齿圈的齿圈端面进行倒角(如图1所示)。因此飞轮齿圈的齿形倒角角度与马达齿的齿形倒角角度有对应关系,如果倒角角度不一致可能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甚至齿圈磨损,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飞刀倒角、镗削、铣削等方式,较为高效的是采用倒角滚刀进行倒角,如专利号为201120144617.2提供的倒角滚刀。在对齿端倒角时,对齿圈的锁紧非常关键,现有夹具夹紧效果差,易发生转动,从而易导致倒角角度不一致,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齿圈端面倒角的止转装置,锁紧效果好,在圆周上限位,避免转动,且装卸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齿圈端面倒角的止转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侧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内设置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纵向伸缩杆,纵向伸缩杆上放设置有与齿圈齿型配合的卡柱;纵向伸缩杆下端为斜面;所述凸块侧面设置有可以沿横向移动的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前端延伸至与纵向伸缩杆下端的斜面相交,且所述横向伸缩杆前端设置为与纵向伸缩杆下端的斜面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横向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以及与挂钩配合的凸柱。

进一步的,横向伸缩杆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横向伸缩杆中段设置有向下延伸至空腔内的挡片,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与挡片相连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卡柱成组设置,每个凸块上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为沿工作台面圆周方向设置的两个,且二者相隔1/8圆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锁紧效果好,在圆周上限位,避免转动,且装卸方便;采用弹簧和挡片配合,使横向伸缩杆自动复位,进一步提高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齿圈端面倒角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4、工作台面;6、凸块;7、挂钩;71、凸柱;8、压紧板;9、齿圈;61、卡柱;62、纵向伸缩杆;63、横向伸缩杆;64、挡片;65、弹簧;6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齿圈端面倒角的止转装置,包括工作台面4,工作台面4的侧表面设置有凸块6,所述凸块6内设置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纵向伸缩杆62,纵向伸缩杆62上放设置有与齿圈9齿型配合的卡柱61;纵向伸缩杆62下端为斜面;所述凸块6侧面设置有可以沿横向移动的横向伸缩杆63,所述横向伸缩杆63前端延伸至与纵向伸缩杆62下端的斜面相交,且所述横向伸缩杆63前端设置为与纵向伸缩杆62下端的斜面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横向伸缩杆6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7以及与挂钩7配合的凸柱71。

优选的,横向伸缩杆63下方设置有空腔66,所述横向伸缩杆63中段设置有向下延伸至空腔66内的挡片64,所述空腔66内设置有与挡片64相连的弹簧65。

优选的,所述纵向伸缩杆62、横向伸缩杆63、卡柱61成组设置,每个凸块6上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凸块6为沿工作台面4圆周方向设置的两个,且二者相隔1/8圆周。

具体使用时,将齿圈9放置在工作台面4后,推动横向伸缩杆63向内运动,在斜面的作用下,使得纵向伸缩杆62向上运动,嵌入到待倒角的齿圈9的下端,然后将挂钩7挂在凸柱71实现锁紧;然后采用压紧板8从端面对其压紧,即可进行加工。

锁紧时,空腔66内的弹簧65被压缩,在挂钩7松开后,弹簧65使推动挡片64使横向伸缩杆63向外运动,纵向伸缩杆62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运动,卡柱61脱出齿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