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9748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出现了很多自动焊接装置,但这些自动焊接装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极片长度的调节装置都过于复杂,实现步骤繁琐;2、现有技术中极耳上料还需要人工辅助作业,不能实现自动上料。

实用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其能够实现自动极耳焊接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焊接效率高、焊缝质量好、用途广、焊接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包括支架、极片焊接装置、极耳传送装置、极片放料装置、焊接极片收料辊,所述极片放料装置、所述极片焊接装置、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依次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极耳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极片放料装置与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之间,所述极片焊接装置悬置在所述极耳传送装置上方;所述极片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支架、气缸、焊头固定支架、超声波焊头;所述焊接支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下方,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焊头固定支架相连,所述焊头固定在所述超声波焊头支架的下方;所述极片放料装置包括传送滑轨、可移动辊、极片放料辊、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所述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传送滑轨设置在所述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下方,在所述传送滑轨上设有所述可移动辊,所述极片放料辊与所述可移动辊相连;所述极耳传送装置包括从动轮、主动轮、传送带、极耳定位平台;所述极耳定位平台设置在所述极片放料装置与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8之间,并位于所述超声波焊头的下方,在所述极耳定位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所述传送带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极片焊接装置、所述极耳传送装置、所述极片放料装置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极耳定位平台设有极耳感应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可移动辊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设有至少2个第一矫正棍;在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与所述主动轮之间设有至少2个第二矫正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左侧顶端设有极片长度控制传感器,右侧中部靠上位置设有马达;所述极片长度控制传感器、所述马达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缸的数量为2个,并分别设在所述焊接支板下方的左右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极耳传送装置旁设有齿轮减速电机,所述齿轮减速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转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焊接装置、所述极耳传送装置、所述极片放料装置、所述齿轮减速电机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极耳传送装置与所述极片放料装置之间设有极耳放料辊,所述极耳放料辊与所述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设置的所述极片张力传感器,能够按照所需极片长度进行定量控制;将极片放料装置和收料装置采用最简化设置,降低了调机及上料的方便性,间接提高了效率;设置的极耳传送装置可实现自动上料,无需人工辅助,节省人工成本;在极耳传送装置上增设极耳感应传感器,能够使极耳焊接位置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焊接效率高、焊缝质量好,特别适用于大量生产,设备安装成本低,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2、极片焊接装置;21、焊接支架;22、气缸;23、焊头固定支架;24、超声波焊头;3极片本体;4、极耳传送装置;41、从动轮;42、主动轮;43、传送带;44、极耳定位平台;45、极耳感应传感器;46、极耳传送支撑板;5、极耳上料台;6、极耳本体;7、极片放料装置;71、极片长度控制传感器;72、马达;73、传送滑轨;74、可移动辊;75、极片放料辊;76、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8、焊接极片收料辊;9、第一矫正棍;10、第二矫正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聚合物电芯自动极耳焊接装置,包括支架1、极片焊接装置2、极耳传送装置4、极片放料装置7、焊接极片收料辊8,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所述极片焊接装置2、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8依次与所述支架1相连,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设置在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与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8之间,所述极片焊接装置2悬置在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上方;所述极片焊接装置2包括焊接支架21、气缸22、焊头固定支架23、焊头24;所述焊接支架21与所述支架1相连,所述气缸22设置在所述焊接支架21下方,所述气缸22的另一端与所述焊头固定支架23相连,所述超声波焊头24固定在所述焊头固定支架23的下方;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包括传送滑轨73、可移动辊74、极片放料辊75、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76;所述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76与所述支架1相连,所述传送滑轨73设置在所述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76下方,在所述传送滑轨73上设有所述可移动辊74,所述极片放料辊75与所述可移动辊74相连;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包括从动轮41、主动轮42、传送带43、极耳定位平台44;所述极耳定位平台44设置在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与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8之间,并位于所述超声波焊头24的下方,在所述极耳定位平台44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从动轮41和所述主动轮42,所述传送带43设在所述主动轮42和从动轮41上,所述主动轮42与电机相连;所述极片焊接装置2、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所述极片长度控制传感器71、所述马达72、所述电机、所述齿轮减速电机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为了实现极耳的自动焊接,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所述极耳定位平台44设有极耳感应传感器。

为了提高极片在张力调节时的容错率,辅助极片的良性传输,为了保障极片传输上的准直性,保证极片不跑偏,在所述可移动辊74与所述从动轮41之间设有2个第一矫正棍9;在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8与所述主动轮42之间设有2个第二矫正辊10,2个所述第一矫正辊9与2个所述第二矫正辊10分别斜对角设置,可有效提高极片平整度。

为了实现极片的自动张力调节及极片的长度控制,所述极片张力调节支撑架76左侧顶端设有极片长度控制传感器71;右侧中部靠上位置设有马达72,所述传送滑轨73与所述马达72通过转轴连接。

为了整体设备的机动性,避免所述超声波焊头24与所述极片本体3产生干涉,所述极片焊接装置采用气缸控制升降,气缸的数量为2个,并分别设在所述焊接支架21下方的左右两端。

为了实现极耳自动上料,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旁设有齿轮减速电机,所述齿轮减速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与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之间设有极耳放料辊,所述极耳放料辊与所述支架相连。

为了便于极片自动传递以及自动收卷,所述极片放料辊与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均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矫正辊9和所述第二矫正辊10均固定在支架上并可在固定位置转动,以降低极片传输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极片磨损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的聚合物电芯极耳自动焊接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极片本体3自所述极片放料辊75上出发,依次穿过所述极片放料装置7上的所述可移动辊74,两根所述第一矫正辊9,随后从所述极片焊接装置2上的所述超声波焊头24正下方穿过,同时经过所述极耳传送装置4的正上方,到达整体装置的另一侧,进过两根所述第二矫正辊10,最终到达所述焊接极片收料辊8。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