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145发布日期:2018-10-12 23: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厂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在柱面物体上进行钻孔工作,现有技术方案中对柱面物体进行钻孔作业主要包括手持电钻作业和在机床上钻孔作业两种,但都存在一些问题:①使用手持电钻在柱面上打孔,难以保证钻头垂直于柱面的切面;②打孔过程中晃动剧烈;③柱状物体所处位置狭小且位置较高时,人员使用电钻不便;④柱状物体不可移动时不能在机床上作业,实用性差。上述问题最终会导致钻孔存在歪斜、偏大、位置不准等缺陷。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效果良好的具备自夹持性和自稳定性的能够对柱面物体进行钻孔的钻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效果良好的具备自夹持性和自稳定性的能够对柱面物体进行钻孔的钻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孔装置,包括:

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基础件和夹紧臂;

分度盘机构,通过夹紧臂与夹紧机构可拆卸固定连接,包括分度盘基座和分度盘,分度盘上设置有钻套;以及

电钻机构,与分度盘机构可拆卸固定连接,包括电钻和电钻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夹紧基础件和所述分度盘基座通过夹紧臂夹紧后夹持需钻孔的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具有螺纹孔的支撑结构,所述夹紧基础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插入设置有夹紧螺杆,所述夹紧螺杆的一端插入第一螺纹孔后同时与支撑结构螺纹连接,所述夹紧臂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导向杆和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的导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块上的手把座,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夹紧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夹紧基础件上,所述夹紧臂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手把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杆与夹紧基础件螺纹连接,导向杆与夹紧基础件之间设置有固定基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夹紧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手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夹紧螺杆为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所述夹紧螺杆较大的一端与夹紧基础件之间设置有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盘基座上设置有分度盘固定孔,所述分度盘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孔径的钻套,所述分度盘容纳在固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盘基座为V形结构,分度盘基座的两边设置有与夹紧臂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夹紧臂的另一端与分度盘基座的固定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盘基座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分度盘通过固定在凹槽内的挡板固定在分度盘基座的固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盘机构还包括止转装置,所述止转装置包括止转盘和设置于止转盘上的止转钉,所述止转盘的底部设置有卡合挡板的开槽,所述止转盘卡合在挡板上后分别与挡板和分度盘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钻固定结构包括与分度盘机构固定连接的卡板和与卡板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卡板位于套筒的一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电钻固定筒,所述电钻通过螺栓固定在电钻固定筒内,所述电钻固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导轨和第二滑动导轨,所述第一滑动导轨设置有定位电钻轴肩的定位孔,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供电钻钻头穿过的钻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钻固定结构还包括推进杆,所述第二滑动导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推进杆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动导轨的螺纹孔中,推进杆的端部顶靠在电钻尾部,用于防止电钻在施工时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盘基座对应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板的两端设置有J形卡接部,所述卡板通过J形卡接部卡接在分度盘基座的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盘上设置有定位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用性强,并具备自夹持性和自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克服人员无法保证钻头垂直于柱面或因柱体晃动而造成钻孔歪斜、不规则、钻头断裂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夹紧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夹紧机构的A-A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夹紧机构的B-B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分度盘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分度盘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分度盘机构的C-C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电钻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电钻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夹紧机构;100-夹紧基础件;1004-夹持部;102-夹紧臂;104-支撑结构; 1040-导向杆;10400-螺母;1042-导向块;106-夹紧螺杆;手把-107;108-手把座;109-螺钉;110-螺栓;114-固定基件;120-垫圈;

20-分度盘机构;200-分度盘基座;2000-固定孔;2002a-第一固定部;2002b- 第二固定部;2004-凹槽;202-分度盘;2020-钻套;204-挡板;206-止转装置; 2060-止转盘;2062-止转钉;208-固定钉;2028-定位槽;

30-电钻机构;300-电钻;3000-把手;3002-轴肩;3004-钻头;302-电钻固定结构;3020-卡板;30202-卡接部;3021-套筒;3022-电钻固定筒;3023-螺栓; 3024-第一滑动导轨;3025-第二滑动导轨;3026-推进杆;4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包括:

夹紧机构10,包括夹紧基础件100和夹紧臂102;

分度盘机构20,通过夹紧臂102与夹紧机构10可拆卸固定连接,包括分度盘基座200和分度盘202,分度盘202上设置有钻套2020;以及

电钻机构30,与分度盘机构20可拆卸固定连接,包括电钻300和电钻固定结构302;

其中,夹紧基础件100和分度盘基座200通过夹紧臂102夹紧后夹持需钻孔的工件40。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夹紧基础件100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自由端设置有V形夹持部1004,通过两个夹持部1004将需钻孔的工件40进行夹持。进一步的,为了防止V形夹持部100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可在夹持部1004 上设置一层耐磨损保护层(图未示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夹紧机构10还设置有支撑结构104,支撑结构104包括导向杆1040和可滑动设置于导向杆1040上的导向块1042,以及设置于导向块1042上的手把座108,手把座108通过螺钉109固定在导向块1042上,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导向块1042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两个手把座108,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进行设置,每个手把座108通过两个螺钉109固定在导向块1042上。导向块1042的中部还设置有螺纹孔(图未示出),螺纹孔(图未示出) 的两边对应设置有固定孔(图未示出)。夹紧基础件10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图未示出),第一螺纹孔的两边对应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图未示出),第一螺纹孔内插入设置有夹紧螺杆106,夹紧螺杆106为一端大一端小结构,较小的一端插入第一螺纹孔后同时与支撑结构104中导向块1042中部的螺纹孔(图未示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导向杆1040一端为螺纹结构,另一端为光滑结构,螺纹结构和光滑结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螺母10400,光滑结构的一端插入导向块1042的固定孔(图未示出)中,导向块1042可在导向杆1040上自由滑动。具有螺纹结构的一端与夹紧基础件100的第二螺纹孔(图未示出)螺纹连接,为保证连接强度,在螺母10400与夹紧基础件100之间设置有固定基件 114。

请参阅图4所示,夹紧臂102为U形结构,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夹紧机构 10的两边各设置有一个夹紧臂102,每一个夹紧臂102的两端都设置有固定孔(图未标号),手把座108中部设置有螺纹孔(图未示出),夹紧臂102的一端通过螺栓110和配套的螺母(图未示出)固定在两个手把座108的之间,螺栓110插入夹紧臂102端部的固定孔后,夹紧臂102可根据需夹紧工件的尺寸自由活动。

进一步的,夹紧螺杆106为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夹紧螺杆106较大的一端设置有手把107,并在较大的一端与夹紧基础件10之间设置有垫圈120。

请参阅图1、图2、图7至图9所示,分度盘基座200上设置有圆形分度盘固定孔2000,分度盘202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孔径的钻套2020,以适应不同钻孔的需要,并保证钻头始终垂直于工件的切面,工件主要为柱体。分度盘202的外径与固定孔2000的直径基本相同,分度盘202容纳在固定孔2000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分度盘基座200为V形结构,分度盘基座200的两边设置有与夹紧臂102连接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2002a和第二固定部2002b,第一固定部2002a设置有固定孔(图未示出),夹紧臂102的一端通过配套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002a的固定孔中。第二固定部2002b为开口的U形孔结构,夹紧臂102的一端通过配套的销(图未标号)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002b的 U形孔中。

进一步地,分度盘202上还设置有U形定位槽2028,通过U形定位槽2028 的刻线准确定位分度盘202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分度盘基座200上还设置有凹槽 2004,凹槽2004位于分度盘基座200的中间位置,凹槽2004的宽度小于固定孔2000的直径,待分度盘202设置在分度盘基座200的固定孔2000后,通过在凹槽2004内设置一块与凹槽2004宽度尺寸相当的挡板204将分度盘202固定在分度盘基座200的固定孔2000内,并通过螺钉(图未标号)将挡板204固定在凹槽2004内,为便于减轻重量,挡板204的长度可小于凹槽2004的长度。

进一步地,分度盘机构20还包括止转装置206,止转装置206包括止转盘 2060和设置于止转盘2060上的止转钉2062,止转盘2060的底部设置有卡合挡板204的开槽(图未示出),止转盘2060卡合在挡板204上后分别与挡板204和分度盘202固定连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止转盘2060上均匀设置有3个第一止转孔(图未示出),每个第一止转孔(图未示出)中设置有一个止转钉2062,对应于第一止转孔(图未示出)的位置,在分度盘202和挡板204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止转孔(图未示出),优选地,至少保证有两个第二止转孔(图未示出)同时设置在挡板204与凹槽2004槽边相结合的位置,使止转钉2062的一半固定挡板204,另一半固定分度盘202,防止分度盘202在钻孔时转动。进一步优选地,在分度盘202、挡板204和止转盘2060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图未示出),并通过T形固定钉208将分度盘202、挡板204和止转盘2060固定连接,分度盘202和挡板204中部的固定孔为圆孔结构,止转盘2060上的固定孔为长圆形或倒角为圆角的矩形结构。

请参阅图1、图2、图10和图11所示,电钻300为常用的电钻,设置有轴肩3002和钻头3004。

电钻固定结构302包括与分度盘机构20固定连接的卡板3020和与卡板3020 固定连接的套筒3021,卡板3020位于套筒3021的一端,并与套筒30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套筒3021内设置有电钻固定筒3022,电钻300通过多个螺栓3023 固定在电钻固定筒3022内,并沿圆周方向将电钻300固定卡死在电钻固定筒 3022内,使电钻300和电钻固定筒3022一起仅能沿轴向移动。电钻固定筒3022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导轨3024和第二滑动导轨3025,第一滑动导轨3024 与电钻固定筒30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导轨3024设置有定位电钻轴肩3002的定位孔(图未示出),卡板3020上开设有供电钻钻头3004穿过的钻孔(图未示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钻固定结构302也可与电钻300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电钻机构30还包括推进杆3026,第二滑动导轨3025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图未示出),推进杆3026从套筒3021尾部插入后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动导轨3025的螺纹孔(图未示出)中,推进杆3026的端部顶靠在电钻300尾部,用于防止电钻300在施工时因受到轴向力而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分度盘基座200对应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卡槽(图未示出),卡板 3020的两端设置有J形卡接部30202,卡板3020通过J形卡接部30202卡接在分度盘基座200的卡槽(图未示出)内。优选地,卡槽(图未示出)从分度盘基座200 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至少与分度盘基座200的端部保持一定距离,使卡槽(图未示出)只有一端贯穿分度盘基座200,另一端不贯穿分度盘基座200。卡接时, J形卡接部30202从卡槽(图未示出)贯穿的一端推入卡槽(图未示出),待J形卡接部30202推入到卡槽(图未示出)的另一端时,在J形卡接部30202旁边的卡槽(图未示出)内设置固定销(图未示出),将J形卡接部30202卡接在卡槽(图未示出)内,防止卡接部30202在卡槽内移动,最终使电钻机构30与分度盘机构20可拆卸固定连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各部件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将夹紧臂102的一端与导向块1042固定后,将夹紧臂10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分度盘机构20的第一固定部2002a和第二固定部2002b,将夹紧机构10和分度盘机构20套在工件40(主要为柱体)的外部;旋转手把107,通过夹紧臂102 使分度盘机构20左移,夹紧工件40;

旋转固定钉208到与止转盘2060的开孔位置重合时,取下止转装置206,转动分度盘202,使所需直径钻套2020转到正上方,然后装回止转装置206,使止转钉2062插入止转盘2060,限制分度盘202的转动,使止转盘2060背面的开槽插入挡板204中,然后转回固定钉208,使整个部件固定;

电钻300的固定:

电钻300的固定主要采用六点定位原理和定位方法,将电钻300卡死在电钻固定筒3022内,使电钻300和电钻固定筒3022一起仅能沿轴向移动。对电钻300的固定有:第一滑动导轨3024的定位孔对电钻轴肩3002的定位;在电钻上方和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钉3023与电钻固定筒3022固定,在电钻300周向上固定电钻300;推进杆3026的螺杆部分旋入第二滑动导轨3025的螺纹孔(图未示出)中,从电钻300的尾部夹紧,防止钻孔时电钻300因受到轴向力而向后移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钻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用性强,并具备自夹持性和自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克服人员无法保证钻头垂直于柱面或因柱体晃动而造成钻孔歪斜、不规则、钻头断裂等问题。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