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573发布日期:2018-09-21 22:5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料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带有孔、孔周凸缘以及具有翻边边和加强肋的板状工件进行加工成型通常是先按照长宽尺寸的要求在剪板机上剪切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板料;然后将长方形板料人工运送到冲孔机上在需要冲孔的位置加工出需要的孔;之后在长度方向翻边机上将 冲出孔后的板料成型出长度方向翻边;再在宽度方向翻边机上成型出宽度方向翻边;接着对冲出的孔中需要设置孔周凸缘的孔通过向下施加外力的方式进行拉伸得到孔周凸缘;最后在宽度方向的翻边上压出加强肋得到板状工件。

显然在上述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方法中,由于相邻的步骤之间基本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各个设备之间也是分散和独立的, 而且各台设备功能单一,彼此之间没有必然功能关系,造成整体设备占地多,占用工人多,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 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生产线,包括顺次设置的钢板放料机、校平机、送料装置、冲压机、拉伸装置、滚压成型机和翻边切断机,其中所述的拉伸装置具有一个能够对钢板施加自下向上拉伸外力的拉伸刀,拉伸刀能够对需要孔周凸缘的孔拉伸出朝上的孔周凸缘;所述的翻边切断机包括框架式的机架,在机架的内部空间设有用于向上施力对钢板进行宽度方向翻边的翻边刀,翻边刀设有用于压出加强肋的凸起;在机架上方设有一个压块,所述压块能够在向下压紧钢板的同时与上翻的宽度方向翻边相配合起到限定宽度方向翻边位置的作用,在压块与宽度方向翻边相配合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翻边刀压出的加强肋相配合的凹槽;在机架的上方还设有用于与压块同时动作向下施力的切断刀;翻边刀位于压块与切断刀之间。

所述的翻边刀由翻边刀驱动装置驱动,在机架上设有供翻边刀向上伸出的通过空间;所述的切断刀与一个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块通过弹簧与同一个顶板相连接,所述的压块朝向来料的方向具有一个自下向上朝向送料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在顶板上还设有一个与该 第一斜面相配合用于驱动压块朝向钢板靠近的驱动块;还设有一块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四根导柱,所述的顶板通过对应的四个导孔与四根导柱配合安装,在导柱外周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直接支撑钢板的垫板Ⅰ,底板和垫板Ⅰ上贯通设有供翻边刀向上伸出的通过孔Ⅰ,在垫板Ⅰ上设有供切断刀下切通过的通过孔Ⅱ,顶板在顶板压力装置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原。

在机架上通过立柱设有一个顶梁,所述的顶板压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的顶梁上。

所述的顶板压力装置为液压缸。

所述的拉伸装置还包括一个工作架,在工作架上设有底座板,在底座板上呈矩形设有四根导向柱,四根导向柱上套装有一个上顶板,上顶板在上顶板压力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在四根导向柱的导向下向下运动,在每根导向柱外周位于上顶板与底座板之间的部位设有回位弹簧,与上顶板连接设有用于向下压紧钢板的压紧件,上顶板压力装置设在上顶板上方;底座板上设有垫板Ⅱ,所述的拉伸刀设置在垫板Ⅱ上端面的下方,在底座板和垫板Ⅱ上均设有供拉伸刀通过的通孔,拉伸刀能够在拉伸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穿过需要孔周凸缘的孔从而拉伸出需要的孔周凸缘。

与所述的翻边切断机相衔接还设有一个用于对板状工件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所述的下料机包括一个下料机机架,在下料机机架上与板状工件来料方向相垂直水平设有多个用于承接板状工件的输送辊,其中靠近翻边切断机的一个输送辊为电动滚筒;与板状工件来料方向相垂直还设有多根滚轮条,多根滚轮条相互平行且均与同一根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在下料机机架上,多根滚轮条的同一端与多个输送辊交错设置,多根滚轮条连接在同一根连接轴上,在下料机机架的下方还设有顶推装置,顶推装置通过向上推动连接轴,从而驱使滚轮条靠近输送辊的一端向上抬起将板状工件卸下。

在所述的下料机机架上还设有能够悬置于机架上方用于承接板状工件并将板状工件输送到输送辊的输送带。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可连续对多个板状工件进行冲压、拉伸以及长度方向翻边的成型,并能够在将上个板状工件从钢板卷料上切断的同时,对下一个工件进行宽度方向翻边和加强肋的成型,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可用于大批量板状工件的生产,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边切断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局部为剖视)。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为冲压机与拉伸装置示意图(两者共用一个工作架)。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图。

图8为卸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的一种板状工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板状工件在经过冲压机冲压步骤后的状态图。

图12为实施例板状工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切断步骤前的状态图。

图中,1、放料机,2、校平机,3、送料装置,4、冲压机,5、拉伸装置,501、拉伸刀驱动装置,502、工作架,503、回位弹簧,504、导向柱,505、上顶板,506、上顶板压力装置,507、压紧件,508、垫板Ⅱ,509、拉伸刀,510、底座板,6、滚压成型机,7、翻边切断机,701、机架,702、翻边刀驱动装置,703、底板,704、复位弹簧,705、导柱,706、顶板,706a、承压部,706b、连接部,707、顶板压力装置,708、顶梁,709、立柱,710、切断刀,711、弹簧,712、驱动块,713、压块,713a、 第一斜面,713b、第二斜面,714、翻边刀,714a、凸起,715、垫板Ⅰ, 716、水平导向滚轮,717、防偏导向滚轮,8、下料机,801、滚轮条,801a、滚轮,801b、槽型钢架,802、输送辊,803、连接轴,804、转动轴,805、下料机机架,806、顶推装置,807、输送带,9、板状工件,901、长度方向翻边,902、孔,903、孔周凸缘,904、宽度方向翻边,905、加强肋,906、平板,10、切断缺口,11、翻边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一种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生产线,包括顺次设置的钢板放料机1、校平机2、送料装置3、冲压机4、拉伸装置5、滚压成型机6和翻边切断机7。

其中的钢板放料机1、校平机2、送料装置3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处不做详述。本实施方式中,钢板放料机1和校平机2共用同一个支架101。校平机2和送料装置之间可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校平后的钢板能够在自身重力下自然下垂时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而不会被后边的送料装置牵拉变形。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钢板可采用直接购买或定制的带钢。

其中所述的拉伸装置5具有一个能够对钢板施加自下向上拉伸外力的拉伸刀,拉伸刀能够对需要孔周凸缘的孔拉伸出朝上的孔周凸缘。

具体地,所述的冲压机4和拉伸装置5可共用一个工作架502,冲压机4可采用现有技术,只是根据需要更换相应模具即可。所述的拉伸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设在工作架502上的底座板510,在底座板510上呈矩形设有四根导向柱504,四根导向柱上套装有一个上顶板505,上顶板在上顶板压力装置506的驱动下能够在四根导向柱的导向下向下运动。

在每根导向柱外周位于上顶板505与底座板510之间的部位设有回位弹簧503,与上顶板505连接设有用于向下压紧钢板的压紧件507,上顶板压力装置506设在上顶板505的上方;底座板上设有垫板Ⅱ508,所述的拉伸刀509设置在垫板Ⅱ508上端面的下方,在底座板510和垫板Ⅱ508上均设有供拉伸刀通过的通孔,拉伸刀能够在拉伸刀驱动装置501的驱动下向上穿过需要孔周凸缘的孔从而拉伸出需要的孔周凸缘。

所述的滚压成型机6可采用现有技术,用于对板状工件长度方向翻边的成型,本处不再赘述。

所述的翻边切断机7如图2-图5所示,包括框架式的机架701,在机架的内部空间设有用于向上施力对钢板进行宽度方向翻边的翻边刀714,翻边刀设有用于在板状工件的平板与宽度方向翻边的交界处顶压出加强肋905的凸起714a;在机架701上方设有一个压块713,所述压块713在向下运动的同时能够水平运动从而能够压紧钢板的同时与上翻的宽度翻边904相配合起到限定宽度翻边904位置的作用,在压块713与宽度翻边904相配合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翻边刀714压出的加强肋905相配合的凹槽(图中为标出);在机架70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与压块713同时动作向下施力的切断刀710;翻边刀714位于压块713与切断刀710之间。

所述的翻边刀714由连接在机架上的翻边刀驱动装置702驱动,在机架上设有供翻边刀向上伸出的通过空间。

所述的切断刀710与顶板706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块713通过弹簧711与同一个顶板相连接,所述的压块713朝向来料的方向具有一个自下向上朝向送料方向倾斜的 第一斜面713a,在顶板上还设有一个与该 第一斜面713a相配合用于驱动压块713朝向钢板宽度方向翻边靠近的驱动块712。在压块713与钢板宽度方向翻边相配合的一侧设有一个自下向上朝向钢板来料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713b,第二斜面的设置可以使宽度方向翻边上翻90°后朝向压块713侧倾斜,压块713在弹簧711作用下退让回位后,宽度方向翻边可反弹到正好与水平呈90度的位置完成成型,该第二斜面713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优选1-8°,具体可根据板料性能进行选择。

还设有一块底板703,所述的底板703上设有四根导柱705,所述的顶板706通过四个导孔与四根导柱对应的配合安装,在导柱外周位于顶板706与底板703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704,所述底板703上设有用于直接支撑钢板的垫板Ⅰ715,底板703和垫板Ⅰ715上贯通设有供翻边刀714向上伸出的通过孔Ⅰ(图上未标出),在垫板Ⅰ715上设有供切断刀710下切通过的通过孔Ⅱ(图上未标出),顶板706在顶板压力装置707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在复位弹簧704的作用下复原。

其中所述的顶板706包括承压部706a和连接部706b,承压部706a与四根导柱705配合安装,连接部706b与承压部706a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块713、驱动块712和切断刀710都与连接部706b相连接,承压部706a和连接部706b可以一体制成,也可以分体制作连接而成。

在机架701上通过立柱709设有一个顶梁708,所述的顶板压力装置707设置在所述的顶梁708上。顶板压力装置707优选液压缸。

为了方便板状工件从与所述的翻边切断机7卸下而不会伤害到板状工件,与翻边切断机7相衔接还设有一个用于对板状工件进行下料的下料机8。

所述的下料机8包括一个下料机机架805,在下料机机架805上与板状工件来料方向相垂直水平设有多个用于承接板状工件的输送辊802, 其中靠近翻边切断机7的一个输送辊为电动滚筒(电动滚筒是一种将电机和减速器共同置于滚筒体内部的新型驱动装置,其为现有技术,本处不做详述)。

具体地,多个输送辊的一端设置在机架一端的高台上,另一端悬空,以承接板状工件。与板状工件来料方向相垂直还设有多根滚轮条801,多根滚轮条相互平行且均与同一根转动轴804固定连接,转动轴804可转动设置在下料机机架805上,多根滚轮条801的同一端与多个输送辊802交错设置,多根滚轮条连接在同一根连接轴803上,在下料机机架的下方还设有顶推装置806,顶推装置通过向上推动连接轴803,从而驱使滚轮条801靠近输送辊802的一端向上抬起将输送辊802承接的板状工件沿着滚轮条801长度方向向下卸下,在下料机8旁边可设置料斗,以暂时储存板料工件。

其中的滚轮条801,由多个滚轮801a平行间隔设置在一个开口朝上的槽型钢架801b上构成。

为了便于与翻边切断机7更好地衔接,所述的下料机机架805上还设有能够悬置于机架701下料端的上方用于承接板状工件并将板状工件输送到输送辊802的输送带807。

为了便于钢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顺利运输,在送料装置3的前端,拉伸装置5的后端以及翻边切断机7上均设置有水平导向滚轮716和防偏导向滚轮717,水平导向滚轮和防偏导向滚轮717的设置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下面以图9所示的板状工件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图9所示的板状工件具有长度方向翻边901和宽度方向翻边904,在宽度方向翻边904与板状工件的平板906的交界处具有加强肋905,所述的板状工件还具有带孔周凸缘的孔,孔周凸缘903与长度方向翻边901以及宽度方向翻边904均在平板906的同侧,图9所示为所述板状工件的一种)

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板状工件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需要宽度的钢板卷安装在放料机1上,然后采用放料机1对钢板卷进行放料,钢板的一端进入校平机2进行校平后进入送料装置,由送料装置3将钢板拉送到冲压机4上;

2)、冲压机4对钢板上预定的位置进行冲压加工,该步骤对需要拉伸出孔周凸缘的孔预留出拉伸后成为孔周凸缘的部分,并同时在钢板宽度方向两端预定位置冲压出便于后续宽度方向翻边的翻边缺口11以及便于板状工件与钢板卷之间切断的切断缺口10;该步骤后,板状工件的状态如10所示(图10仅为一个实施例板状工件在该步骤后的状态,实际生产中,该步骤后,板状工件还与钢板卷为一体)。

3)、步骤2)加工后的钢板进入拉伸装置5,拉伸装置5对需要孔周凸缘的孔进行拉伸;为了便于向下一个工位输送,该步骤中,拉伸刀自下朝上运动,拉出的孔周凸缘位于平板的上侧。

4)、拉伸后的钢板进入滚压成型机6进行长度方向的翻边成型。

5)、长度方向翻边成型后,钢板进入翻边切断机7,所述的翻边切断机将钢板的端部从宽度方向向上翻边的同时,从宽度方向翻边的下方向上顶压出加强肋905,然后钢板继续向前运输,在钢板的后部预定位置,钢板被翻边切断机7切断得到板状工件;上一个板状工件被从钢板卷上切断的同时,翻边切断机对下一个板状工件进行宽度方向的翻边和加强肋的压制。

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可连续对多个板状工件进行冲压、拉伸以及长度方向翻边的成型,并能够在最后将上个板状工件从钢板卷料上切断的同时,对下一个工件进行宽度方向翻边和加强肋的成型(生产线刚开机对第一个板状工件进行宽度方向翻边及加强肋成型时,切断刀动作是空行程;当第一个板状工件被从钢卷上切断时,第二个板状工件的宽度方向翻边和加强肋同时成型),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

本文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