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9987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尤其涉及管道的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关于空间弯管冷弯成型装置,目前国内外弯管机型很多,通常结构复杂而体积庞大,大多只能单向弯管,如意大利BLM SPA公司即拥有自动进管的弯管机专利。我国丹阳荣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等所研制的弯管机都能够适应各种空间弯管的冷弯成形,均未能考虑弯管中回弹问题,不具有回弹补偿控制系统。西北工业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对考虑回弹变形的空间弯管弯曲技术进行过研究,他们利用携管、弯管两套驱动系统的协作来完成空间弯管,机构复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实现钢管空间双向冷弯成型,调节灵活,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它包括用型钢搭接而成的加载空间框架,加载系统和辅助调节系统三部分;
[0005]所述加载空间框架纵向共七榀框架,成型加载系统包括支承反力架和加载反力架,第一、三榀框架作为支承反力架,其余各榀作为加载反力架;
[0006]所述加载系统位于每榀加载反力架的中部,包括端部连接的用于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加载的千斤顶;
[0007]所述辅助调节系统位于每榀支撑反力架的四边一侧,包括端部连接的用于调节加载千斤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的千斤顶。
[0008]所述的一种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所述加载系统的每个千斤顶顶部设有四分之一圆弧的成型弧形板;四个成型弧形板合拢后呈圆形并与圆管杆件表面紧密贴合。
[0009]本实用新型的加载过程以位移控制为主。将空间加载分解为沿X方向的水平位移加载和Y方向的竖直位移加载,这样整个加、卸载过程分解为水平加载和竖直加载。
[0010]四个千斤顶均为加载系统的主千斤顶,每个千斤顶的油缸均可独立加载或卸载。该装置可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加载。例如:水平向右方向加载时,右边的水平千斤顶缩回油缸,与圆管表面分离,左侧的水平千斤顶向右移动,给圆管施加水平方向荷载,同时,竖直方向的两个主千斤顶贴紧圆管表面以抱紧圆管,在辅助千斤顶的推动下同步移动;竖直向下方向加载时,下面的竖向千斤顶缩回油缸,与圆管表面分离,上面的竖向千斤顶向下移动,给圆管施加竖直向下的荷载,同时,水平方向的两个主千斤顶贴紧圆管表面以抱紧圆管,在辅助千斤顶的推动下同步移动。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和所示,包括一套加载用的空间框架1、加载系统和辅助调节系统三部分。
[0014]空间框架1的横截面尺寸为3mx3m,纵向共7榀框架(图中未能明示),每两榀框架的间隔为1.5m,两端的两榀框架间距为9m。成型加载系统包括支承反力架和加载反力架,通常情况下,第一、三榀框架作为支承反力架,第二、四及后续框架作为加载反力架。
[0015]加载系统端部连接的千斤顶3用于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加载。辅助调节系统端部连接的千斤顶2用于调节加载千斤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
[0016]空间四瓣抱紧式成型弧形板4。成型弧形板与圆管杆件表面紧密贴合,在加载时可以将压力均匀地传给圆管杆件,避免圆管局部屈曲。
【主权项】
1.一种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型钢搭接而成的加载空间框架,加载系统和辅助调节系统三部分; 所述加载空间框架纵向共七榀框架,成型加载系统包括支承反力架和加载反力架,第一、三榀框架作为支承反力架,其余各榀作为加载反力架; 所述加载系统位于每榀加载反力架的中部,包括端部连接的用于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加载的千斤顶; 所述辅助调节系统位于每榀支撑反力架的四边一侧,包括端部连接的用于调节加载千斤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的千斤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系统的每个千斤顶顶部设有四分之一圆弧的成型弧形板;四个成型弧形板合拢后呈圆形并与圆管杆件表面紧密贴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尤其涉及管道的弯管装置。一种管道空间冷弯成型装置,它包括用型钢搭接而成的加载空间框架,加载系统和辅助调节系统三部分;所述加载空间框架纵向共七榀框架,成型加载系统包括支承反力架和加载反力架,第一、三榀框架作为支承反力架,其余各榀作为加载反力架;所述加载系统位于每榀加载反力架的中部,包括端部连接的用于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加载的千斤顶;所述辅助调节系统位于每榀支撑反力架的四边一侧,包括端部连接的用于调节加载千斤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的千斤顶。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实现钢管空间双向冷弯成型,调节灵活,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IPC分类】B21D7/00
【公开号】CN205110461
【申请号】CN201520918960
【发明人】程俊彪, 李建芳, 罗兴隆, 隋炳强
【申请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