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板负压机滚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124发布日期:2018-12-11 21:5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板负压机滚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板负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板负压机滚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大板负压机在进行压制任务时,大板负压机是有预装区和抽真空压制保温区,两个工位区域,一块压制平台;预装工位区域有一块压制平台,压制平台完成预装厢板、施胶后进入抽真空压制保温区时,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将预装区的压制平台移动到抽真空压制保温区,通过气缸带动真空罩框架下行,将真空罩压在压制平台开始抽真空施压保温,压制完成后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将抽真空压制保温区的压制平台移动到预装工位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只能带动一块压制平台在固定区域的导轨上往返运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经常会出现一会脱离一会齿合的现象,齿轮齿条在每一次换位脱离时齿合面难以对好,造成齿轮和齿条受损,无法实现两块压制平台在大板负压机内三工位相互换,无法形成连续循环工序,工作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大板负压机滚轮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板负压机滚轮传动装置,实现两块压制平台在大板负压机内三工位相互换,形成连续循环工序,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低,节约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板负压机滚轮传动装置,是由:纵向梁、底架、滚轮固定架、滚轮、连接轴、过渡轮、电机、传动轮构成;两根相互平行的纵向梁的下表面之间均匀分布底架,底架与纵向梁相互垂直,底架的上表面与纵向梁的下表面之间设置螺栓,底架通过螺栓与纵向梁连为一体构成托辊架,所述的托辊架由左至右分别为预装工位、压制工位和成品清理工位,所述的托辊架的底架上表面均匀分布滚轮固定架,每根底架上均匀分布至少三对滚轮固定架,每对滚轮固定架内的上端之间设置滚轮,所述的至少三个滚轮之间同轴设置连接轴,所述的至少三个滚轮通过连接轴连为一体,连接轴一端外周设置过渡轮,托辊架内均匀分布至少三台电机,电机的传动轴末端设置传动轮,电机的传动轮与连接轴上的过渡轮之间传动设置,相邻的两根连接轴之间传动设置,电机带动所述的连接轴同步转动,所述的连接轴带动所述的滚轮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套机构分别安装在预装工位、抽真空压制保温工位和成品清理工位区域内,使用时,控制台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滚轮转动,滚轮将预装工位的压制平台移动至抽真空压制保温工位指定位置后,进行提升压制,同时将清理工位的另一块压制平台移动到预装工位,压制工位压制完成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滚轮转动,滚轮带动压制工位内的压制平台移动至成品清理工位进行产品的清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两块压制平台在大板负压机内三工位相互换,形成连续循环工序,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低,节约人力资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纵向梁1、底架2、滚轮固定架3、滚轮4、连接轴5、过渡轮5.1、电机6、传动轮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两根相互平行的纵向梁1的下表面之间均匀分布底架2,底架2与纵向梁1相互垂直,底架2的上表面与纵向梁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螺栓,底架2通过螺栓与纵向梁1连为一体构成托辊架,所述的托辊架由左至右分别为预装工位、压制工位和成品清理工位,所述的托辊架的底架2上表面均匀分布滚轮固定架3,每根底架2上均匀分布至少三对滚轮固定架3,每对滚轮固定架3内的上端之间设置滚轮4,所述的至少三个滚轮4之间同轴设置连接轴5,所述的至少三个滚轮4通过连接轴5连为一体,连接轴5一端外周设置过渡轮5.1,托辊架内均匀分布至少三台电机6,电机6的传动轴末端设置传动轮6.1,电机6的传动轮6.1与连接轴5上的过渡轮5.1之间传动设置,相邻的两根连接轴5之间传动设置,电机6带动所述的连接轴5同步转动,所述的连接轴5带动所述的滚轮4同步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