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651发布日期:2018-12-18 22:12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



背景技术:

一条自动化流水线上通常会设置多个操作工位,其中,每个操作工位通常都设置有阻挡气缸、检测传感器及使用气缸驱动可竖直方向伸缩的定位举升机构。工装板在流水线上流动,当工装板到达某一操作工位时,工装板首先被阻挡气缸阻挡住及被检测传感器感应到,然后,气缸驱动定位举升机构上升将工装板定位并举升以脱离流水线的驱动链条或者皮带等,从而使工装板被稳定支撑,以便在工装板上执行各种自动化的或者人工操作的作业。

但是,当工装板碰撞阻挡气缸时,强烈的冲击力通常会导致工装板反弹,工装板的反弹会导致工装板偏离定位举升机构的定位位置,从而导致工装板定位失败。

为了减轻工装板的反弹力,现有的做法通常是在阻挡气缸上设置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工装板与阻挡气缸碰撞时的冲击力,但是,工装板还是会反弹,而为了确保定位举升机构能够对定位板准确定位,工程师们进一步在控制上设置延时,即: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工装板到位后,延时一段时间,等待工装板的反弹力消失后,才执行定位举升机构的动作。

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的阻挡气缸及控制上延时的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由于工装板反弹导致定位举升机构定位不准的问题,但是,同样会无端地降低生产节拍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装板反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

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部设置有沿其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侧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槽的第一销孔;逆止件,所述逆止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逆止件包括设置在其上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引导部、设置在其前端部的阻挡部及贯通设置在其侧部第二销孔;销轴,所述销轴内嵌至所述第一销孔及所述第二销孔,并与所述安装座和/或所述逆止件铰接;反转限位部,所述反转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设置为可限制所述逆止件绕所述销轴的轴心反转的角度;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为在无外力状态下,可使所述逆止件抵接至所述反转限位部。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处第一调整螺柱,所述第一调整螺柱上设置有贯通其轴向的安装沉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柱相同的第一调整螺纹孔,所述第一调整螺柱安装在所述第一调整螺纹孔内。

优选地,所述逆止件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平面、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及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设置所述逆止件的后下部,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所述逆止件的中下部,所述第二平面设置在所述逆止件的前下部,所述第一平面、第一斜面、第二平面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包括限制底面,所述反转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限制底面上,在无外力状态下,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限制底面贴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销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后侧部,并位于所述限制底面的前面;所述第二销孔设置在所述逆止件的后侧部,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前端部,包括一根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至所述逆止件的下部,一端抵接至所述限制底面。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槽的前端部,由所述限制底面开始至所述安装座的下部,依次设置有弹簧安装孔、第二调整螺纹孔、螺钉避让孔;所述弹簧安装孔内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一端抵接至所述弹簧垫片,一端抵接至所述逆止件的前下部;所述第二调整螺纹孔内安装有第二调整螺柱。

优选地,所述逆止件的后端部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第二销孔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安装有将所述销轴顶紧在所述逆止件的紧定螺钉。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所述逆止件及所述销轴,其中:所述第一销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部,所述第二销孔设置在所述逆止件的前侧部,所述逆止件的重心位于所述逆止件的所述第二销孔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上部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第一销孔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内安装有将所述销轴顶紧至所述安装座的紧定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中,逆止件可以绕销轴的轴心旋转,由于具有引导部,工装板可通过将逆止件往下压而顺利通过逆止机构,在通过逆止机构后,逆止件受复位机构的作用复位,此时,阻挡部及反转限位部共同作用阻挡工装板回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逆止机构可安装在自动化流水线上,防止工装板反弹。

附图说明

图1是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实施例的逆止机构的俯视图;

图2(b)是图2(a)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逆止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调整螺柱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对说明性的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旨在要结合附图来进行阅读,其将被视作整个书面说明书的一部分。在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任何方向或方位的引用仅仅旨在便于说明,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关术语如“上部”、“下部”、“侧部”、“前端部”、“后端部”、“前侧部”、“后侧部”、“中部”、“内部”、“外部”、“下部的”、“上部的”、“水平的”、“垂直的”、“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正转”、“反转”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再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旋转方向。这些相关术语仅为方便说明之用,而不能要求设备按照特定方位进行构造或操作,除非有明确说明。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否则术语,如“附着”、“粘贴”、“连接”、“安装”、“互连”和类似术语是指多个结构通过介入结构直接地或间接地相互固定或附着的关系,以及可移动或刚性的附着或关系。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确切地限制于对可单独存在或在其它特征组合中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进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

正如当前设想,本次公开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优模式或实践模式。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从限制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是通过结合附图提供仅供说明使用的发明示例,以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构造。在附图的各种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参照图1、图2(a)、图2(b),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包括:安装座10,安装座10的上部设置有沿其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槽11,安装座10的侧部设置有贯通安装槽11的第一销孔12。逆止件20安装在安装槽11内,其包括设置在逆止件20上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引导部21,引导部21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弧面,逆止件20的前端部设置有阻挡部22,阻挡部22优选为竖直方向设置的平面,逆止件20的侧部贯通设置有第二销孔23,第二销孔23与第一销孔12等径。销轴30设置为内嵌至第一销孔12及第二销孔23,并与销轴30与安装座10和/或逆止件20铰接。

其中:参照图4,销轴30可以通过紧定螺丝紧固在安装座10的第一销孔12内,与逆止件20通过第二销孔23铰接,具体地,在安装座10的上部设置有贯通至第一销孔12的第四螺纹孔14,紧定螺钉锁紧在第四螺纹孔14内并将销轴30顶紧至安装座10。

参照图1、图2(b),销轴30还可以通过紧定螺丝固定在逆止件20的第二销孔23内,与安装座10通过第一销孔12铰接,具体地,在逆止件20的后端部设置贯通至第二销孔23的第三螺纹孔27,紧定螺钉安装在第三螺纹孔27内并将销轴30顶紧至逆止件20;

当然,销轴30还可以同时与安装座10及逆止件20铰接,并在销轴30的两端安装卡簧槽或者开口销,以防止销轴30脱落。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逆止件2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平面24、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25及第二平面26,其中:第一平面24设置逆止件20的后下部,第一斜面25设置在逆止件20的中下部,第二平面26设置在逆止件20的前下部,第一平面24、第一斜面25、第二平面26依次连接。

参照图2(b)、图3,为阻挡回弹的工装板,逆止机构上设置有反转限位部40,反转限位部40设置在安装座10上,并设置为可限制逆止件20绕销轴30的轴心反转的角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包括限制底面111,反转限位部40设置在限制底面111上,在无外力状态下,第一平面24与限制底面111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24与限制底面111通过复位机构50的作用实现贴合,具体地,复位机构50设置为在无外力状态下,可使逆止件20抵接至反转限位部40,即:可使第一平面24与限制底面111贴合。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销孔12设置在安装座10的后侧部,并位于限制底面111的前面;第二销孔23设置在逆止件20的后侧部,复位机构50设置在安装槽11的前端部,包括一根弹簧51,弹簧51一端抵接至逆止件20的下部,一端抵接至限制底面111。当工装板流动时,先接触逆止件20的引导部21,逆止件20逐渐把弹簧51压缩,当工装板通过逆止机构后,弹簧51立刻把逆止件20复位,使第一平面24与限制底面111贴合,此时,当工装板有回弹时,工装板撞到阻挡部22,阻挡部22将工装板限位住,从而限制了工装板的回弹。

在该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实施例中,在安装槽11的前端部,由限制底面111开始至安装座10的下部,依次设置有弹簧安装孔112、第二调整螺纹孔113、螺钉避让孔114;弹簧安装孔112内放置有弹簧垫片115,弹簧51一端抵接至弹簧垫片115,一端抵接至逆止件20的前下部;第二调整螺纹孔113内安装有第二调整螺柱116。通过第二调整螺柱116,可以调节弹簧51的压缩量,从而调节复位机构50的复位力,可使逆止机构能够适应不同重量的工装板。

参照图4,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复位机构50只需包括逆止件20及销轴30,其中:第一销孔12设置在安装座10的前侧部,第二销孔23设置在逆止件20的前侧部,逆止件20的重心位于逆止件20的第二销孔23的后侧。通过设置逆止件20的重心的位置,可以实现在无外力的时候,逆止件20的第一平面24始终与安装槽11的限制底面111贴合,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逆止件20的复位。

参照图1、图4、图5,另外,为了微调逆止机构的高度,逆止机构还可以包括若干处第一调整螺柱60,第一调整螺柱60上设置有贯通其轴向的安装沉孔61,安装座10上设置有数量与第一调整螺柱60相同的第一调整螺纹孔13,第一调整螺柱60安装在第一调整螺纹孔13内。当逆止机构的高度需要微调时,先调整第一调整螺柱60,然后再通过第一调整螺柱60上的安装沉孔61,锁住逆止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座10及逆止件20的材料可以根据需求选取,安装座10优选钢材,如45号钢,不锈钢,Q235A钢等,如碰撞较为激烈的场合,逆止件20可以选择上述的钢材,碰撞较为轻微时,逆止件20同样可以选择尼龙或者塞钢材质。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的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组合,为了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另行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当涵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