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357发布日期:2018-12-14 23:0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刀。



背景技术:

目前的滚刀都是以高速钢滚刀为主,切削转速慢,刀具加工时高速钢切刃易产生粘屑,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因而不但效率不高,刀具的使用寿命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滚刀切刃易产生粘屑影响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刀,包括工作段和刀片;工作段上设置有多个刀体,刀体间设置排屑槽,刀体包含多个刀体段,刀体段间设置沟槽,刀体段一侧设置凹槽,刀片焊接在刀体凹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刀体在工作段上为螺旋设置,螺旋角为29°59′~30°1′。

进一步的,所述刀体分为A型刀体和B型刀体,A型刀体的沟槽对应在B型刀体的位置为B型刀体沟槽之间,A型刀体与B型刀体交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外径大于刀体的外径,刀片采用圆刃,圆刃宽度为0.01-0.03mm。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设置有刀片前角和刀片后角,所述刀片后角为12度,所述刀片前角为20度。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段两端对称设置装卡段,装卡段上设置有吊装孔,装卡段外侧设置锥度部分,装卡段外断面设置孔。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与刀体结构设置为右刃右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排列为千鸟刃型。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段两端设置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较高速钢刀具切削速度提高三倍,排屑顺畅,刃口不易粘屑,工件表面粗糙度提升,现刀具寿命是原来高速钢刀具十倍以上;刀片焊接在刀体上的结构使刀片便于更换,螺旋角为29°59′~30°1′使滚刀切削效果更好;刀体段间设置沟槽使排屑效果更好,此外也便于刀片的安装,降低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型刀体与B型刀体的排布示意图。

图中1.工作段,2.装卡段,3.沟槽,4.吊装孔,5.孔A,6.排屑槽,7.刀体,8.刀片,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滚刀,包括工作段1和刀片8;工作段1上设置有多个刀体7,刀体7间设置排屑槽6,刀体7包含多个刀体段,刀体段间设置沟槽3,刀体段一侧设置凹槽,刀片8焊接在刀体凹槽上。

所述刀体7在工作段1上为螺旋设置,螺旋角为29°59′~30°1′。

所述刀体7分为A型刀体和B型刀体,A型刀体的沟槽3对应在B型刀体的位置为B型刀体沟槽3之间,A型刀体与B型刀体交叉设置。

所述刀片8的外径大于刀体7的外径,刀片8采用圆刃,圆刃宽度为0.01-0.03mm。

所述刀片8设置有刀片前角和刀片后角,所述刀片后角为12度,所述刀片前角为20度。

所述工作段1两端对称设置装卡段2,装卡段2上设置有吊装孔4,装卡段2外侧设置锥度部分,装卡段2外端面设置孔A5。

所述刀片8与刀体7设置为右刃右旋结构。

所述刀片8排列为千鸟刃型,(每排切刃有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合金刀片8构成,刀片8间距2mm。相邻切刃错齿分布)。

所述工作段1两端设置有螺纹孔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