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350发布日期:2019-02-12 21:0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 焊接主要是由人工操作来完成, 由于受时间、 空间、 环境和操作者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往往焊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和保障, 工作效率也得不到有效发挥。于是人们研发了焊接机器人或机械手, 目前机器人上下纵横移动方式, 大都是通过直线移动机构来完成的,但是普遍的,焊接轨迹基本上都是直线的,鱼鳞焊作为焊接的一种方式,但很少有这样的设备,鱼鳞焊对焊接师傅的要求就是手要稳,超级稳才能对接电焊出那种表面光滑并且契合周边的鱼鳞焊,并且没有任何的气孔、裂纹等等等才是最完美的鱼鳞,显然光靠人力是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机器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鱼鳞焊主要靠人力进行,劳动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状的矩形块,矩形块上有贯穿固定块上下端面且沿前后方向开设的第一通槽,固定块上有贯穿固定块左右端面的丝杠,丝杠与固定块之间为间隙配合,丝杠贯穿第一通槽的左右侧壁,丝杠不可转动,第一通槽内有套装在丝杠上的蜗轮,蜗轮与丝杠之间经螺纹连接,蜗轮一侧啮合有竖直状且可转动的蜗杆,蜗杆转动使蜗轮转动使蜗轮带着矩形块左右移动,蜗杆下端置于矩形块下方,蜗杆下端固定有与蜗杆同轴的圆盘,圆盘下方有水平状的摆动杆,摆动杆右端与矩形块铰接,摆动杆下端固定有竖直的焊枪;

所述的摆动杆上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摆动杆上下端面的第二通槽,圆盘上有开口向下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有螺钉,螺钉下端贯穿第二通槽且置于摆动杆下方。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有效的降低了鱼鳞焊接时人力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面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状的矩形块1,矩形块1上有贯穿固定块上下端面且沿前后方向开设的第一通槽2,固定块上有贯穿固定块左右端面的丝杠3,丝杠3与固定块之间为间隙配合,丝杠3贯穿第一通槽2的左右侧壁,丝杠3不可转动,第一通槽2内有套装在丝杠3上的蜗轮4,蜗轮4与丝杠3之间经螺纹连接,蜗轮4一侧啮合有竖直状且可转动的蜗杆5,蜗杆5转动使蜗轮4转动使蜗轮4带着矩形块1左右移动,蜗杆5下端置于矩形块1下方,蜗杆5下端固定有与蜗杆5同轴的圆盘6,圆盘6下方有水平状的摆动杆7,摆动杆7右端与矩形块1铰接,摆动杆7下端固定有竖直的焊枪;

所述的摆动杆7上有沿左右方向布置且贯穿摆动杆7上下端面的第二通槽8,圆盘6上有开口向下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有螺钉,螺钉下端贯穿第二通槽8且置于摆动杆7下方。

为了安装矩形块1和丝杠3,所述的丝杠3左右侧均有一个竖直的立板,丝杆与立板固定,矩形块1的前后两端均贯穿有一个与丝杠3平行的导杆,矩形块1能够沿着导杆左右滑动,导杆两端均与立板固定。

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焊缝,所述的圆盘6上的螺纹孔有多个,每个螺纹孔距离圆盘6中心的距离不相等。

为了实现自动化,所述的蜗杆5上端连接有电机9,电机9固定在矩形块1上端面上;所述的矩形块1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控制电机9转向的压力传感器。

使用时,将两个焊接件预置在焊枪下方,接通电机9电源,电机9转动带动蜗杆5转动,蜗杆5转动使得蜗轮4转动,因为蜗轮4与丝杠3之间经螺纹连接,所以使得蜗轮4左右移动,蜗轮4处于第一通槽2内,蜗轮4左右移动使得矩形块1左右移动,在上述过程中,电机9经蜗杆5带动下方的圆盘6转动,圆盘6、摆杆、第二通槽8和销钉组成了摇杆机构,使得焊枪摆动,又由于矩形块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使得焊接的结构呈鱼鳞状,当矩形块1触碰到立板时,压力传感器会使得电机9反转,最终实现焊枪左右往复焊接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