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065发布日期:2019-01-04 22:5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件折弯加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某些产品的需求,有大量的金属板件被加工成弯曲形状。目前,大多通过折弯模具对金属板件进行折弯冲压,在冲压过程中,借助凸模与凹模的相互挤压,迫使金属板件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达到将金属板件折弯成预定形状的目的。然而,现有折弯冲压模具的结构通常都非常简单,一般仅有一个凸模和一个凹槽组成,加之金属板件在折弯时具有一定的抗弯折应力,因此,在凸模与凹模挤压金属板件时,凹槽的端部很容易将板件的表面刮花;此外,在板件的拉伸变形过程中,还经常会发生弯瘪变形,不良品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金属板件进行折弯时,能够有效避免刮花其表面,同时解决板件容易发生弯瘪变形的技术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良品率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的顶部安装有用于与压机上模板连接的上模座,其中,还包括支承座、导向轮以及用于与压机下模板连接的下模座,所述支承座有两个,且均由横梁和立板组成,横梁装在立板顶部,呈T形结构,所述凹模装在两个支承座之间,凹模的顶面与立板的顶面相平齐,所述立板的底部装在下模座的顶面上,所述导向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凹模顶部凹槽的前后两端,各导向轮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承座上,两个导向轮的外周壁均向内凹,呈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其中,每个立板上均开设有供销轴上下滑动的竖向长孔,竖向长孔的顶部外侧壁敞口,各立板的左右侧壁上均贴合有支撑板,各支撑板的顶部均设有供销轴卡入的弧形凹孔,各竖向长孔左右两侧相对应的支撑板上均穿设有一根螺栓,螺栓的尾部装有手拧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其中,所述凸模内竖向开设有上导向孔,上导向孔内装有上顶柱和上螺旋弹簧,所述上顶柱的下部穿出上导向孔后露在外部,上顶柱的顶端与上螺旋弹簧的底端紧贴,上螺旋弹簧的顶端与上导向孔的末端紧贴;所述凹模顶部的凹槽内竖向开设有下导向孔,下导向孔内装有下顶柱和下螺旋弹簧,所述下顶柱的上部穿出下导向孔后露在外部,下顶柱的底端与下螺旋弹簧的顶端紧贴,下螺旋弹簧的底端与下导向孔的末端紧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其中,所述上顶柱和下顶柱均为橡胶柱。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凹模安装在两个支承座之间,且各支撑座均由横梁和立板组成,横梁装在立板顶部,呈T形结构,凹模的顶面与立板的顶面相平齐,此外还将两个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凹槽的前后两端,因此,在凸模将金属板件向下压入凹模内时,材件的两端和中部首先与两个导向滚和凸模底部接触,形成三点支撑,随着凸模的缓慢压入,板件的中部开始产生下凹变形,而板件的两端将由原有与凹模端部的静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避免了板件表面的刮花现象;随着凸模的继续下压,板件的底部将最先与凹模接触,紧接着是板件的前后两侧,如此缓慢产生变形,从而有效避免了板件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弯瘪变形,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中凸模与凹模分离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凸模与凹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金属板件折弯冲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模11和凹模26,还包括支承座21、导向轮25以及用于与压机下模板连接的下模座20,凸模1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与压机上模板连接的上模座10。

支承座21有两个,且均由横梁211和立板212组成。横梁211装在立板212顶部,呈T形结构;凹模26装在两个支承座21之间,凹模26的顶面与立板212的顶面相平齐,立板212的底部装在下模座20的顶面上。导向轮25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凹模26顶部凹槽的前后两端,各导向轮2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销轴251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承座21上,两个导向轮25的外周壁均向内凹,呈弧形结构,便于对板材进行导向。

每个立板212上均开设有供销轴251上下滑动的竖向长孔213,竖向长孔213的顶部外侧壁敞口214,方便销轴251从该敞口214脱出,从而实现对导向轮25的更换。

各立板212的左右侧壁上均贴合有支撑板23,各支撑板23的顶部均设有供销轴251卡入的弧形凹孔。各竖向长孔213左右两侧相对应的支撑板23上均穿设有一根螺栓24,螺栓24的尾部装有手拧螺母22,通过转动手拧螺母22可对导向轮25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实际加工需要。

凸模11内竖向开设有上导向孔110,上导向孔110内装有上顶柱12和上螺旋弹簧13,上顶柱12的下部穿出上导向孔110后露在外部,上顶柱12的顶端与上螺旋弹簧13的底端紧贴,上螺旋弹簧13的顶端与上导向孔110的末端紧贴。凹模26顶部的凹槽内竖向开设有下导向孔261,下导向孔261内装有下顶柱27和下螺旋弹簧28,下顶柱27的上部穿出下导向孔261后露在外部,下顶柱27的底端与下螺旋弹簧28的顶端紧贴,下螺旋弹簧28的底端与下导向孔261的末端紧贴。通过上述结构可在模具开模时,自动将折弯后的金属板件顶出,避免板件卡死在凸模11或凹模26内。

上顶柱12和下顶柱27均为橡胶柱,可有效保护金属板件的表面,避免划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凹模26安装在两个支承座21之间,且各支撑座21均由横梁211和立板212组成,横梁211装在立板212顶部,呈T形结构,凹模26的顶面与立板212的顶面相平齐,此外还将两个导向轮25分别设置在凹槽26的前后两端,因此,在凸模11将金属板件向下压入凹模26内时,材件的两端和中部首先与两个导向滚25和凸模11底部接触,形成三点支撑,随着凸模11的缓慢压入,板件的中部开始产生下凹变形,而板件的两端将由原有与凹模端部的静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避免了板件表面的刮花现象;随着凸模11的继续下压,板件的底部将最先与凹模26接触,紧接着是板件的前后两侧,如此缓慢产生变形,从而有效避免了板件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弯瘪变形,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