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削装置的送料机构,尤其涉及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属于转轴车削成型配套机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轴是一种轴类产品,广泛用于各种领域,本案的转轴是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枢轴翻转使用,转轴与翻转页片配接的活动轴杆上设有扁平端,此扁平端需要通过在活动轴杆上加工成型,一般是通过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磨盘进行成型。
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进行转轴上料,然后通过步进机构朝向磨盘运动实现对转轴的扁平端成型,手动上下料的方式导致车削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手动上下料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设置于径向车削装置的进料端,
所述转轴包括固定轴、活动配接轴和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活动配接轴之间的环凸,
所述径向车削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活动配接轴进行径向车削的车削盘机构、及用于夹持所述转轴朝向所述车削盘机构位移的车削驱动机构,
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用于转轴整列的整列下料机构、位于所述整列下料机构出料端底部的进料导向轨机构、及位于所述进料导向轨机构出料端底部的水平推料轨机构,
所述整列下料机构包括两条并轨,所述并轨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活动配接轴的轴径相匹配,并且所述整列下料机构的出料端设有用于释放或止停所述转轴出料的放料锁止件,
所述进料导向轨机构包括进料加速轨道和进料缓速轨道,所述进料加速轨道的进料端位于所述整列下料机构的出料端底部,所述进料缓速轨道的出料端位于所述水平推料轨机构的顶部,
所述水平推料轨机构包括水平轨道及设置在水平轨道上的具备沿水平轨道方向往复位移的推料驱动部。
优选地,所述整列下料机构还包括用于转轴下料方向导引的枢轴导引件,所述枢轴导引件与所述整列下料机构下料转轴的固定轴相干涉。
优选地,所述整列下料机构的进料端设有振动上料盘。
优选地,所述车削驱动机构上设有用于所述转轴进料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内设有夹紧件。
优选地,所述车削驱动机构具备垂直向的往复位移,并且在所述车削驱动机构的垂直向往复位移的下限位设有用于夹持所述转轴出料的出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车削盘机构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车削盘,两个车削盘之间的间距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通过自动送料机构能实现转轴的自动整列上料,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了转轴的车削生产效率。
2.转轴上料的运行轨迹平稳可靠,能确保活动配接轴的朝向可控,连续生产稳定。
3.设计巧妙,各组成工位连续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车削盘机构车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设置于径向车削装置的进料端,转轴1包括固定轴11、活动配接轴12和设置于固定轴11与活动配接轴12之间的环凸13。
径向车削装置包括用于对活动配接轴12进行径向车削的车削盘机构2、及用于夹持转轴1朝向车削盘机构2位移的车削驱动机构3,对活动配接轴12的车削原理如图3所示,即通过车削驱动机构3的位移,活动配接轴12穿过车削盘机构2从而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通过手动将转轴1固定在车削驱动机构3上的,因此车削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
本案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送料机构包括用于转轴1整列的整列下料机构4、位于整列下料机构4出料端底部的进料导向轨机构5、及位于进料导向轨机构5出料端底部的水平推料轨机构6。
具体地,如图2所示,整列下料机构4包括两条并轨41,并轨41之间的间隙与活动配接轴12的轴径相匹配,并且整列下料机构4的出料端设有用于释放或止停转轴1出料的放料锁止件42。
进行相关说明,在转轴1会沿两条并轨41下料,如图1和图2中所示,环凸13位于并轨41的顶端,沿并轨41的顶部斜面成列,而活动装配轴12穿接在两条并轨41之间的间隙内,转轴1会受自身重力影响由高到底顺着并轨41的顶部斜面下行,而出料端的转轴1受到放料锁止件42的干涉。
进料导向轨机构5包括进料加速轨道51和进料缓速轨道52,进料加速轨道51的进料端位于整列下料机构4的出料端底部,进料缓速轨道52的出料端位于水平推料轨机构6的顶部。
具体地说明,由于转轴1从整列下料机构4下料时处于自由落地的加速运动状态,因此需要设计与垂直向偏角较小的进料加速轨道51,防止转轴1垂直冲击后产生弹跳及翻转,而经过进料加速轨道51的加速段缓冲后,在经过进料缓速轨道52能降低转轴1的运行速度,平稳地进入水平推料轨机构6内。
水平推料轨机构6包括水平轨道61及设置在水平轨道61上的具备沿水平轨道方向往复位移的推料驱动部62。
具体地说明,水平轨道61正对着车削驱动机构3的进料端,通过推料驱动部62进行水平向推进,将转轴1推入车削驱动机构3的进料端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存在环凸13,因此转轴1在水平推送时存在一定的偏角,需要车削驱动机构3的进料端存在直径略大的容差,如此设计能使得转轴1推入车削驱动机构3的进料端内。
对本案的实现过程及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手动地或者自动的将转轴1整列进入整列下料机构4的并轨上,转轴1收到重力作用沿并轨下行至放料锁止件42位置,通过放料锁止件42的放料,当该转轴1下料后,放料锁止件42瞬时锁住下一转轴1,下料的转轴1自由落体至进料加速轨道51上,经过一定的缓冲后,再进入进料缓速轨道52调整后平稳的进入水平轨道61内,并在惯性作用下直接滑行至车削驱动机构3的进料端内,此时再通过推料驱动部62进行水平向推料,使得转轴1在车削驱动机构3内的位置精确,具体是通过环凸13与车削驱动机构3内的限位部进行干涉控制。然后进行活动配接轴12的车削,车削后卸料,车削驱动机构3反复,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对转轴1的连续性自动车削作业。
本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整列下料机构4还包括用于转轴1下料方向导引的枢轴导引件7,枢轴导引件7与整列下料机构4下料转轴1的固定轴11相干涉。
具体地原理说明,转轴1沿并轨41下料后为垂直向自由落体,存在空中翻转的风险,当然此几率较低,但是为了确保转轴1落体后其活动配接轴12朝向车削驱动机构3的方向,设置了枢轴导引件7,在转轴1沿并轨41下料的过程中,转轴1的固定轴11会触碰到枢轴导引件7,从而使转轴1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存在固定轴11背离车削驱动机构3的运动,确保转轴1落体后活动配接轴12的朝向可控。
本案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在整列下料机构4的进料端设有振动上料盘,即并轨41与振动上料盘的出料轨相连,通过振动上料盘能将转轴1进行定向上料,无需手动进行定向上料,自动化程度更高,附图中省略了振动上料盘的图示。
对车削驱动机构3进行细化描述,其上设有用于转轴1进料的进料槽31,进料槽31内设有夹紧件32。即进料槽31的宽度方向与活动配接轴12的轴径相仿,而进料槽31的高度方向大于活动配接轴12的轴径,如此设计方便转轴1的进料,当转轴1进料后,通过进料槽31内的夹紧件32下压从而锁紧转轴,夹紧件32的下压端为与活动配接轴12相匹配的弧形压接面,如此设计能保护活动配接轴12,不会损伤活动配接轴12的外表面。
另外,对本案进行细化描述,车削驱动机构3具备垂直向的往复位移,并且在车削驱动机构3的垂直向往复位移的下限位设有用于夹持转轴1出料的出料机构8,该出料机构8夹持住转轴1后,夹紧件32松弛,出料机构8夹持住转轴1至卸料点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车削盘机构2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车削盘,两个车削盘之间的间距可调,可使用不同需求的活动配接轴12的车削加工需求。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用于转轴径向车削的自动送料机构,通过自动送料机构能实现转轴的自动整列上料,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了转轴的车削生产效率。转轴上料的运行轨迹平稳可靠,能确保活动配接轴的朝向可控,连续生产稳定。设计巧妙,各组成工位连续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