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数控铣床断钻压脚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356发布日期:2019-04-30 19:3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数控铣床断钻压脚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数控铣床,特别涉及一种PCB数控铣床断钻压脚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压脚杯,只是一个起到保护主轴和密封铣刀铣削环境的作用,将铣削出来的粉尘通过气管排出机床外部,并没有任何其他功能。光纤放大器是检测铣刀是否折断的检测部件,其有两个光纤头,一端发射光纤,一端接受光纤,当有物体遮挡发出的光纤时,则说明铣刀没有折断,当没有物体遮挡光纤时,则说明铣刀折断了,此时机床就会报警。现在压脚杯存在的问题是,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当铣刀折断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系统主轴铣削时感应不到铣刀铣削的信号,自动报警,然后铣削过程中断,然后移动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刀长检测,在此判断是否真的折断,若是真的折断则进行换刀,若是没有折断,只是主轴判断错误,则机床又重新回到铣削加工的位置,继续加工,这样造成的影响是,耽误了加工时间,减少了机床的加工效率,并且重新回到加工点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尤其在铣削圆弧的时候,这样就造成了被加工件精度的影响,更严重的可能造成产品质量的报废。二系统主轴铣削时铣刀折断,但是没有感应到信号,则铣刀会继续铣削,这样则严重的会刮伤或者损伤被加工件的表面或者内部结构,造成被加工件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的PCB数控铣床断钻压脚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PCB数控铣床断钻压脚杯,包括杯体,杯体上设置有轴孔,所述杯体上轴孔内设置有密封圈,杯体顶面有光纤线导线槽,杯体侧面设置有抽气孔和抽尘管,抽尘管通过抽气孔与杯体连通,杯体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底面设置有光纤线安装槽和定位孔,底板下表面设置有挡板和固定板,挡板和固定板通过螺钉覆盖在光纤线安装槽和定位孔上。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上设置有安装耳,安装耳上设置有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轴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所述密封圈设置在轴孔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挡板为L型,挡板底端设置在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将PCB数控铣床上的铣刀刀长检测的光纤放大器,集成在铣刀保护及密封功能的压脚杯上,主要是借鉴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对原来的压脚杯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将其增加光纤头的安装位置并对其进行其他功能的扩展,可以实现铣刀在铣削加工时折断后及时检测并报警,告诉铣床操作者铣刀已折断,并更换新的铣刀,而不用再加工后到指定的刀长检测位置特意的去检测,提高效率,不用指定时间去检测是否断刀,也避免了断刀没有检测出而造成刮伤PCB的影响,提高被加工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PCB数控铣床断钻压脚杯,包括杯体1,杯体1上设置有轴孔,所述杯体1上轴孔内设置有密封圈3,杯体1顶面有光纤线导线槽4,杯体1侧面设置有抽气孔和抽尘管5,抽尘管5通过抽气孔与杯体1连通,杯体1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底面设置有光纤线安装槽10和定位孔11,底板2下表面设置有挡板6和固定板7,挡板6和固定板7通过螺钉覆盖在光纤线安装槽10和定位孔11上,所述杯体1上设置有安装耳8,安装耳8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轴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所述密封圈3设置在轴孔上部,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挡板6为L型,挡板6底端设置在凹槽内。

使用时,光纤线9压紧在压脚杯底板2上,然后光纤线9从压脚杯的导线槽4上穿过去,然后接在放大器上;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铣床主轴的下端,起到保护主轴铣刀,保证铣刀铣削过程铣刀区域的密封环境,并将铣削出来的粉尘吸收排出机床外部,避免粉尘被人员呼吸而对人员造成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将PCB数控铣床上的铣刀刀长检测的光纤放大器,集成在铣刀保护及密封功能的压脚杯上,主要是借鉴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对原来的压脚杯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将其增加光纤头的安装位置并对其进行其他功能的扩展,可以实现铣刀在铣削加工时折断后及时检测并报警,告诉铣床操作者铣刀已折断,并更换新的铣刀,而不用再加工后到指定的刀长检测位置特意的去检测,提高效率,不用指定时间去检测是否断刀,也避免了断刀没有检测出而造成刮伤PCB的影响,提高被加工产品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