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921发布日期:2019-06-26 01:0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压模质量的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属于粉环压模领域。



背景技术:

密封粉环的制备设备是用一种将混合的粉体材料压制成粉环的压片机。压片机由电机带动模具在轨道中转动,模具上的凸轮轨道和设备上的凸轮配合,运动中模具由于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现有粉环制作直接利用粉环下模的自身重力复位,确保加入足量粉料填充型腔。粉环是氧传感器的关键密封原材料,粉环的尺寸和重量必须严格控制,现有模具、设备制作的粉环存在不足和缺陷如下:⑴粉环下模单独依靠自身重力不能完全复位,导致生产的粉环形状不完整、外观差异大;⑵粉环产品重量大小不一致,厚度尺寸差异大,粉环密度不一致,达不到使用效果;⑶频繁的调整、停机,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回位拨叉机构使得下模精确复位,解决了现有方案压模质量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包括压模、下模回位拨叉结构,压模包括中模芯,中模芯设在中模芯座上,中模芯内设有压环型腔,压环型腔下部设有向下通出中模芯的压环下模,压环下模的下端上设有下模复位槽,下模复位槽包括向上倾斜的上复位斜侧面、向下倾斜的下复位斜侧面,下模回位拨叉结构包括固定在机座边沿上的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上设有下模拨叉件,压模绕机座中轴线旋转,压环下模的下模复位槽的上复位斜侧面或下复位斜侧面与下模拨叉件的外端发生周期性的接触挤压滑动配合使得压环下模回复到位。

进一步,本方案的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包括支架底座板、拨叉件固定板,拨叉件固定板固定立设在支架底座板的一端,支架底座板上设有内螺孔,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通过内螺孔内的定位螺钉固定在机座边沿的下表面上,下模拨叉件是下模拨叉杆,拨叉件固定板上设有拨叉杆固定孔,拨叉杆固定孔内设有下模拨叉杆。

进一步,本方案的拨叉件固定板上还固定设有支座限位块,支座限位块限定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与机座边沿的垂向相对位置。

进一步,本方案的拨叉杆固定孔是沿垂向延伸的长通孔,下模拨叉杆上设有外螺纹,穿过拨叉杆固定孔的下模拨叉杆上设有调节螺母A、调节螺母B,调节螺母A、调节螺母B旋紧夹住拨叉杆固定孔两侧的拨叉件固定板形成固定夹紧连接,下模拨叉杆通过上述固定夹紧连接固定在拨叉杆固定孔内。

本实用新型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采用回位拨叉机构使得下模精确复位,具有压模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是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110是中模芯,120是中模芯座,130是压环下模,131是下模复位槽,200是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210是支架底座板,211是内螺孔,220是拨叉件固定板,221是拨叉杆固定孔,222是支座限位块,223是调节螺母A,224是调节螺母B,300是下模拨叉杆,400是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的示意图。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包括压模、下模回位拨叉结构,压模包括中模芯,中模芯设在中模芯座上,中模芯内设有压环型腔,压环型腔下部设有向下通出中模芯的压环下模,压环下模的下端上设有下模复位槽,下模复位槽包括向上倾斜的上复位斜侧面、向下倾斜的下复位斜侧面,下模回位拨叉结构包括固定在机座边沿上的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上设有下模拨叉件,压模绕机座中轴线旋转,压环下模的下模复位槽的上复位斜侧面或下复位斜侧面与下模拨叉件的外端发生周期性的接触挤压滑动配合使得压环下模回复到位。上述方案采用回位拨叉机构使得下模精确复位,确保下模到达正确的位置。

为了实现拨叉件的功能,是的拨叉件的位置可调,以适应具体要求,本方案的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包括支架底座板、拨叉件固定板,拨叉件固定板固定立设在支架底座板的一端,支架底座板上设有内螺孔,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通过内螺孔内的定位螺钉固定在机座边沿的下表面上,下模拨叉件是下模拨叉杆,拨叉件固定板上设有拨叉杆固定孔,拨叉杆固定孔内设有下模拨叉杆。可以通过调节定位螺钉的位置调节支架的高度,进一步,本方案的拨叉件固定板上还固定设有支座限位块,支座限位块限定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与机座边沿的垂向相对位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方案还采用了可调固定高度的拨叉杆固定孔,即拨叉杆固定孔是沿垂向延伸的长通孔,下模拨叉杆上设有外螺纹,穿过拨叉杆固定孔的下模拨叉杆上设有调节螺母A、调节螺母B,调节螺母A、调节螺母B旋紧夹住拨叉杆固定孔两侧的拨叉件固定板形成固定夹紧连接,下模拨叉杆通过上述固定夹紧连接固定在拨叉杆固定孔内。上述支架的改进作为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了拨叉件的定位灵活度,改善了机构的适用性。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汽车、摩托车氧传感器生产制造中的压模回位拨叉机构,解决了粉环下模自动回复到位的问题,确保粉环填充型腔加入足够粉环原料,确保粉环尺寸和重量的一致性,最终保证产品的密度一致性,产品质量好。连续生产时各个模具型腔空间一致,成品率高,产效率高。拨叉的位置可以调整,满足生产参数的调整要求,生产不同规格的粉环。如图1~4所示,粉环下模复位机构有环模具回位支座(下模回位拨叉件支座)、调节螺母(调节螺母A、调节螺母B)、调节螺柱(下模拨叉杆)、紧定螺钉(定位螺钉)等部件组成。模具回位支座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粉环机座上,调节螺柱可通过两调节螺母在模具回位支座上进行上下调节。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粉环模具(压模)绕粉环机座(机座)中心连续旋转,当粉环下模(压环下模)转至图示位置与调节螺柱(下模拨叉杆)头部接触,螺柱头部通过粉环下模(下模复位槽)斜面强行给粉环下模一向下的分力,促使粉环下模垂直下移复位,至此粉环下模复位工作完成。整个机构的安装位置可以通过定位螺钉、调节螺母A、调节螺母B、下模拨叉杆来调整,一方面确保下模到达正确的位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调整来使用不同高度、直径的下模,具有很灵活的适应性。因此,本方案利用了螺纹微调原理、腰槽调节原理、力的分解与传递原理有效解决了现有粉环下模不能完全复位,导致粉环填充型腔填料不一致及产品一致性的问题。基于以上特点,本方案的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相比现有方案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方案的粉环压模回位拨叉机构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