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5618发布日期:2019-09-03 21:1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风帆升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硬翼帆即T300K-80船风帆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图1所示,硬翼帆的起升和承载,通过三节相互嵌套的桅杆来实现。如图2~4所示,其中第一节桅杆(1)的内部设有纵向的第一内滑板(101)。第二节桅杆(2)的内部设有纵向的第二内滑板(201)、第二节桅杆(2)的外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内滑板(101)相配合滑动的第二外滑板(202)。第三节桅杆(3)的外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内滑板(201)相配合滑动的第三外滑板(301)。上述各内、外滑板的长度约为2400mm,第一节桅杆与第二节桅杆、第二节桅杆与第三节桅杆的内滑板、外滑板之间的配合间隙只有0.5~1.2mm,对截面和长度都较大钢结构件,普通的加工方式很难达到。此外,内滑板、外滑板之间要求的同轴度、表面粗糙度等精度及配合的公差要求都较高,一旦出现超差、偏心或扭曲的情况,会引起桅杆无法安装。而且各桅杆的加工受空间布局和加工长度的限制,车间现有具备加工能力的机床设备,也无法直接加工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内滑板。考虑到加工需求和现有设备利用等情况,急需设计一种可以依靠现有设备配合加工硬翼帆桅杆内滑板的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与现有的设备配合使用的工装解决桅杆内滑板的加工精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包括带有龙门铣滑枕的龙门铣床和液压动力铣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龙门铣滑枕和所述液压动力铣头之间的镗杆、设置在所述镗杆一端上部的第一过渡板、设置在所述镗杆另一端端部的第二过渡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渡板前端的铣头坐板;所述镗杆与所述第二过渡板之间通过镗杆连接板。所述镗杆为内部设有呈十字支撑结构的长杆。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中部开有从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的阶梯槽、四周均设有与所述龙门铣滑枕卡接的U型卡槽;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铣头坐板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镗杆连接板为中部带有通孔的矩形板。

优选的是,所述铣头坐板板面上开有容置所述液压动力铣头的通槽,并且所述铣头坐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过渡板连接。

本发明利用龙门铣床的进给加工原理,即采用镗杆将龙门铣床的龙门铣滑枕与液压动力铣头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龙门铣滑枕的进给运动带动液压动力铣头伸入桅杆内部进行内滑板的加工,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从而达到各节桅杆的无误差精确安装,保证内滑板和外滑板之间配合紧密、伸缩自如。本发明小巧、便捷又实用。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工件精度,组装、拆卸方便。经实际应用,该工装加工出的内导轨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桅杆的安装和运行。可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硬翼帆的三节桅杆装配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硬翼帆的第三节桅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硬翼帆的第二节桅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硬翼帆的第一节桅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镗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第一过渡板的板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镗杆连接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第二过渡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铣头坐板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第一节桅杆;101、第一内滑板;2、第二节桅杆;201、第二内滑板;202、第二外滑板;3、第三节桅杆;301、第三外滑板;4、镗杆;5、第一过渡板;501、阶梯槽;502、U型卡槽;6、第二过渡板;601、凹槽;7、镗杆连接板;8、龙门铣滑枕;9、铣头坐板;90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6所示,本发明包括带有龙门铣滑枕8的龙门铣床和液压动力铣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龙门铣滑枕8和所述液压动力铣头之间的镗杆4、设置在所述镗杆4一端上部的第一过渡板5、设置在所述镗杆4另一端端部的第二过渡板6,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渡板6前端的铣头坐板9。所述镗杆4与所述第二过渡板6之间通过镗杆连接板7。所述镗杆4为内部设有呈十字支撑结构的长杆。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过渡板5的中部开有从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的阶梯槽501、四周均设有与所述龙门铣滑枕8卡接的U型卡槽502。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过渡板6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铣头坐板9的凹槽601。

如图8所示,所述镗杆连接板7为中部带有通孔的矩形板。

如图10所示,所述铣头坐板9板面上开有容置所述液压动力铣头的通槽901,并且所述铣头坐板9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过渡板6连接。

实施例:

一种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包括带有龙门铣滑枕8的龙门铣床和液压动力铣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龙门铣滑枕8和所述液压动力铣头之间的长度为2200mm的镗杆4、设置在所述镗杆4一端上部的第一过渡板5、设置在所述镗杆4另一端端部的第二过渡板6,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渡板6前端的铣头坐板9。所述镗杆4与所述第二过渡板6之间通过镗杆连接板7。所述镗杆4为内部设有呈十字支撑结构的长杆。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过渡板5的中部开有从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的阶梯槽501、四周均设有与所述龙门铣滑枕8卡接的U型卡槽502。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过渡板6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铣头坐板9的凹槽601。如图8所示,所述镗杆连接板7为中部带有通孔的矩形板。如图10所示,所述铣头坐板9板面上开有容置所述液压动力铣头的通槽901,并且所述铣头坐板9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过渡板6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开发、改造了车间现有的龙门铣床,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镗杆将龙门铣床的龙门铣滑枕和液压动力铣头连接起来,以龙门铣滑枕8的行程作为进给运动,通过第一过渡板5将龙门铣滑枕8和镗杆4连接到一起,达到传递进给运动的目的,再通过安装在镗杆4前端的液压动力铣头作为切削加工件,伸入风帆桅杆内部对内滑板进行精度加工。液压动力铣头是引进了现有技术中的装配机用可拆卸的动力铣头和液压动力单元的组合作为切削主运动,采用了另一个第二过渡板6,通过焊接和9.8级内六角螺栓的形式有效的将镗杆4和液压动力铣头连接紧固到一起。第一过渡板5上还可通过阶梯槽501进行360度旋转,达到进给角度随时可调的目的。

本发明小巧、便捷又实用。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工件精度,组装、拆卸方便。经实际应用,该工装加工出的内导轨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桅杆的安装和运行。可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