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2025发布日期:2019-07-27 09:4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门盖铰链一般由钣金冲压零件、销轴、衬套组装而成的。钣金零件冲压主轴孔后,再在孔内测安装衬套,压入销轴。传统的汽车铰链的打衬套、压入销轴工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完成,缺乏自动化作业,这样既费时又麻烦,而且工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适应不了大产量的生产需求;因此,现在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汽车铰链的打衬套、压入销轴工序实现自动化作业已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在衬套的安装过程中,两侧衬套分两次安装,往往会发生衬套不同心,漏压等方面的缺陷,最终导致铰链总成扭矩不稳定,造成不良报废,增加制造成本。

公开号为cn10899419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门铰链自动冲压设备,包括工作台、传送装置、工件固定装置、上料装置和冲压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组件,所述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送料组件和上料组件,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组件和限位组件,本发明当需要对汽车门铰链进行冲压时,送料组件用来对门铰链工件进行送料,上料组件再将工件吸附住并放置到固定组件上,固定组件能够带着工件移动到冲压装置处,控制组件再将固定组件固定住,限位组件下压将工件按住,使得工件不会因冲压而翘起来,冲压组件再对工件进行冲压,此道门铰链加工工序完成,整个过程均为自动进行,效率高且节约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通过控制电箱控制气缸将两侧衬套安装在第一工件上,再通过多级气缸推动销轴,将销轴准确地安装到第二工件和第一工件的主轴衬套孔中,提高了生产效益,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衬套压入装置、销轴压入装置、衬套压入电磁阀、销轴压入电磁阀和控制电箱;所述衬套压入电磁阀、销轴压入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电箱电连接;所述衬套压入装置与衬套压入电磁阀连通,所述销轴压入装置与销轴压入电磁阀连通;所述衬套压入装置用于将两个衬套同时压入第一工件的两个工件孔内部;所述销轴压入装置用于将销轴压入第二工件和压好衬套的第一工件的工件孔内部;所述衬套压入装置、销轴压入装置均由气缸驱动来完成衬套和销轴的压入工序。

具体地,所述衬套压入装置包括:左侧衬套压入组件、右侧衬套压入组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以及第一取料组件;所述衬套压入电磁阀包括:第一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二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三衬套压入电磁阀和第四衬套压入电磁阀;

所述左侧衬套压入组件、右侧衬套压入组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第一取料组件均由气缸驱动,且所述左侧衬套压入组件、右侧衬套压入组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第一取料组件分别与第一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二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三衬套压入电磁阀、第四衬套压入电磁阀连通;

所述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上还设有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工件是否放置在指定位置。

具体地,所述衬套压入工序如下:首先,将第一工件放在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下方,将两个衬套分别放置在左侧衬套压入组件和右侧衬套压入组件的气缸输出端;再控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将第一工件压紧,并控制左侧衬套压紧组件和右侧衬套压紧组件同时动作,将两个衬套分别压入第一工件的两个工件孔内;最后,控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松开,并控制第一取料组件将第一工件顶出滑落到物料盒,即完成一组衬套的压入工序。

具体地,所述销轴压入装置包括:销轴压入组件、销轴导正组件、销轴扶正组件、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以及第二取料组件;所述销轴压入电磁阀包括:第一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二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三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四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五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六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七销轴压入电磁阀和第八销轴压入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压入组件包括销轴一级推动气缸、销轴二级推动气缸和销轴三级推动气缸;

所述销轴导正组件包括第一导正气缸、第二导正气缸、第三导正气缸和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设在销轴两侧;所述第一导正气缸、第二导正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连接,用于驱动两个限位板在水平面上对销轴进行导正;所述第三导正气缸设在所述销轴下方,用于在竖直面上对销轴进行导正;

所述销轴扶正组件由气缸驱动,所述销轴扶正组件的输出端推进第二工件的内侧,用于对销轴进行扶正;

所述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第二取料组件均由气缸驱动,且所述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上设有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工件是否放置在指定位置;

所述销轴一级推动气缸、销轴二级推动气缸、销轴三级推动气缸、第一导正气缸、第二导正气缸、第三导正气缸、销轴扶正组件、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第二取料组件分别与第一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二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三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四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五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六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七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八销轴压入电磁阀连通。

具体地,所述销轴压入工序如下:首先,将第二工件和压好衬套的第一工件放到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下方,将销轴放在销轴压入组件的输出端;再控制第二工件压紧机构压紧,销轴扶正组件推进第二工件内侧,销轴导正组件动作,对销轴进行限位;控制销轴一级推动气缸动作,将销轴推进第二工件的工件孔处;再控制销轴二级推动气缸动作,将销轴推入一部分到第二工件孔内部,此时,控制销轴导正组件回缩至初位;再控制销轴三级推动气缸动作,将销轴全部推入第二工件的两个工件孔中,再退回销轴扶正组件,并控制第二工件压紧机构松开;第二取料组件将压好销轴的第二工件顶出滑落到物料盒,完成一个销轴的压入工序。

具体地,所述支架设有两层,所述衬套压入装置、销轴压入装置均通过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二层;所述衬套压入电磁阀、销轴压入电磁阀均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一层。

具体地,所述支架第一层上还设有气源处理三联件;所述气源处理三联件包括: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依次连通;所述气源处理三联件输入端与气源连通,所述气源处理三联件输出端分别与衬套压入电磁阀、销轴压入电磁阀联通。

具体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现场流转物料箱,用于放置工件物料。

具体地,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和伸缩脚,万向轮可方便设备的移动;伸缩脚可对设备的位置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将衬套压入装置和销轴压入装置集成在一个设备中,能快速完成汽车铰链的打衬套和销轴压入工序,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高了物料周转率,自动化程度高;(2)本发明的衬套压入装置可同时将两个衬套一次压入工件,避免发生衬套不同心,漏压等方面的缺陷,本发明的压入设备生产的铰链总成扭矩稳定,不良报废率低,可大大节省生产制造成本;(3)本发明的销轴压入设备分三次将销轴压入工件内部,且在销轴压入的过程中,通过销轴导正组件和销轴扶正组件对销轴的位置进行校正,防止销轴在压入过程中跑偏,大大提高了销轴压入的准确性,提高了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衬套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销轴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销轴压入组件和销轴导正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工件定位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取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衬套、销轴压入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衬套压入装置;3、销轴压入装置;4、衬套压入电磁阀;5、销轴压入电磁阀;6、控制电箱;7、衬套、8、第一工件;9、销轴;10、第二工件;11、左侧衬套压入组件;12、右侧衬套压入组件;13、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4、第一取料组件;15、销轴一级推动气缸;16、销轴二级推动气缸;17、销轴三级推动气缸;18、第一导正气缸;19、第二导正气缸;20、第三导正气缸;21、限位板;22、销轴扶正组件;23、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4、第二取料组件;25、底板;26、气源处理三联件;27、现场流转物料箱;28、按钮支架;29、万向轮;30、伸缩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衬套压入装置2、销轴压入装置3、衬套压入电磁阀4、销轴压入电磁阀5和控制电箱6;所述衬套压入电磁阀4、销轴压入电磁阀5分别与控制电箱6电连接;所述衬套压入装置2与衬套压入电磁阀4连通,所述销轴压入装置3与销轴压入电磁阀5连通;所述衬套压入装置2用于将两个衬套7同时压入第一工件8的两个工件孔内部;所述销轴压入装置3用于将销轴9压入第二工件10和压好衬套7的第一工件8的工件孔内部;所述衬套压入装置2、销轴压入装置3均由气缸驱动来完成衬套7和销轴9的压入工序。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衬套压入装置2包括:左侧衬套压入组件11、右侧衬套压入组件12、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以及第一取料组件14;所述衬套压入电磁阀4包括:第一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二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三衬套压入电磁阀和第四衬套压入电磁阀;

所述左侧衬套压入组件11、右侧衬套压入组件12、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第一取料组件14均由气缸驱动,且所述左侧衬套压入组件11、右侧衬套压入组件12、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第一取料组件14分别与第一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二衬套压入电磁阀、第三衬套压入电磁阀、第四衬套压入电磁阀连通;

所述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上还设有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工件8是否放置在指定位置。

具体地,如图3、4所示,所述销轴压入装置3包括:销轴压入组件、销轴导正组件、销轴扶正组件22、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3以及第二取料组件24;所述销轴压入电磁阀5包括:第一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二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三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四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五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六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七销轴压入电磁阀和第八销轴压入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压入组件包括销轴一级推动气缸15、销轴二级推动气缸16和销轴三级推动气缸17;所述销轴一级推动气缸15、销轴二级推动气缸16和销轴三级推动气缸17依次同轴串接。

所述销轴导正组件包括第一导正气缸18、第二导正气缸19、第三导正气缸20和两个限位板21,所述两个限位板21设在销轴9两侧;所述第一导正气缸18、第二导正气缸19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板21连接,用于驱动两个限位板21在水平面上对销轴9进行导正;所述第三导正气缸20设在所述销轴9下方,用于在竖直面上对销轴9进行导正;

所述销轴扶正组件22由气缸驱动,所述销轴扶正组件22的输出端推进第二工件的内侧,用于对销轴9进行扶正;

所述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3、第二取料组件24均由气缸驱动,且所述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3上设有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工件10是否放置在指定位置;

如图5、6所示,所述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3均包括气缸、压块和摇臂;

所述第一取料组件14、第二取料组件24均包括气缸、压块和摇臂。

所述销轴一级推动气缸15、销轴二级推动气缸16、销轴三级推动气缸17、第一导正气缸18、第二导正气缸19、第三导正气缸20、销轴扶正组件22、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3、第二取料组件24分别与第一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二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三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四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五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六销轴压入电磁阀、第七销轴压入电磁阀、第八销轴压入电磁阀连通。

具体地,所述支架1设有两层,所述衬套压入装置2、销轴压入装置3均通过底板25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第二层;所述衬套压入电磁阀4、销轴压入电磁阀5均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第一层。

具体地,所述支架1第一层上还设有气源处理三联件26;所述气源处理三联件26包括: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依次连通;所述气源处理三联件26输入端与气源连通,所述气源处理三联件26输出端分别与衬套压入电磁阀4、销轴压入电磁阀5联通。

具体地,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两个现场流转物料箱27,用于放置工件物料。

具体地,所述支架1前端设有多个按钮支架28,所述按钮支架28上设有操作按钮,用于控制衬套压入工序和销轴压入工序的进行。

具体地,所述支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29和伸缩脚30,万向轮29可方便设备的移动;伸缩脚30可对设备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移动设备时,缩短四个伸缩脚30的长度,使四个万向轮29完全着地,即可通过万向轮29移动设备;当需要固定设备时,伸长四个伸缩脚30的长度,使四个伸缩脚30完全着地,通过四个伸缩脚30支撑设备,对设备进行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铰链衬套销轴压入设备的压入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衬套压入工序:首先,将第一工件8放在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下方,将两个衬套7分别放置在左侧衬套压入组件11和右侧衬套压入组件12的气缸输出端;再控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将第一工件8压紧,并控制左侧衬套压紧组件和右侧衬套压紧组件同时动作,将两个衬套7分别压入第一工件8的两个工件孔内;最后,控制第一工件定位压紧组件13松开,并控制第一取料组件14将第一工件8顶出滑落到物料盒,即完成一组衬套7的压入工序。

第二步,销轴压入工序:首先,将第二工件10和压好衬套7的第一工件8放到第二工件定位压紧组件23下方,将销轴9放在销轴压入组件的输出端;再控制第二工件压紧机构压紧,销轴扶正组件22推进第二工件10内侧,销轴导正组件动作,对销轴9进行限位;控制销轴一级推动气缸15动作,将销轴9推进第二工件10的工件孔处;再控制销轴二级推动气缸16动作,将销轴9推入一部分到第二工件10孔内部,此时,控制销轴导正组件回缩至初位;再控制销轴三级推动气缸17动作,将销轴9全部推入第二工件10的两个工件孔中,再退回销轴扶正组件22,并控制第二工件压紧机构松开;第二取料组件24将压好销轴9的第二工件10顶出滑落到物料盒,完成一个销轴9的压入工序。完成车门铰链衬套和销轴压入工序的工件示意图如图7所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