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瓶的底盖的上料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188发布日期:2019-10-29 21:4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真空瓶的底盖的上料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瓶的底盖的上料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瓶是指一种能够使其内容物与外界隔绝的容器,壁面产品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变质、滋生细菌,通常用在化妆品行业。真空瓶通常包括内瓶、活塞及底盖组成。现有的真空瓶的底盖的组装均是靠人工装配,费时费力的同时,成品的质量无法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成品质量统一的真空瓶的底盖的上料组装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瓶的底盖的上料组装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驱动多工位转盘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多工位转盘一侧的基座设有用于持续提供底盖的供料组件、用于将底盖从供料组件上拿取至内瓶上方的上料组件以及将底盖压合至真空瓶的内瓶内的压合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供料组件持续提供底盖,通过上料组件将底盖从供料组件上拿取至内瓶上方,通过驱动源驱动多工位转盘转动从而进入下一工序,通过压合组件将底盖压合至真空瓶的内瓶内,从而实现内瓶和底盖的自动装配,省时省力、成品质量统一。

优选地,所述供料组件包括混料盘,所述混料盘的出口与一倾斜设置的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通道的出口与一垂直于该通道且受水平驱动组件驱动从而实现水平往复运动的储盖盒相对应,所述储盖盒上设有储盖槽,所述储盖槽靠近通道的一侧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从动轮及受伺服电机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上同时绕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同时与储盖盒相连,所述储盖盒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与一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多工位转盘的上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一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同时与一铰接于固定板上的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相铰接,所述立板的另一侧沿纵向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一带有滑块的翻转架滑动连接,所述翻转架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固定板翻转一定的角度,所述翻转架同时与一固定于所述立板上的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所述翻转架下方设有至少一个与气源相连通的吸盘用于吸取底盖。

优选地,所述压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架,所述多工位转盘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支架相连且用于托住多工位转盘的工位上的内管的底部使其不向下运动的横板,所述多工位转盘的上方设有与支架相连且用于带动推块下降将底盖下压至内瓶底部的第三气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料组件和上料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真空瓶的底盖的上料组装机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驱动多工位转盘2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多工位转盘2一侧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持续提供底盖的供料组件、用于将底盖从供料组件上拿取至内瓶上方的上料组件以及将底盖压合至真空瓶的内瓶内的压合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源采用旋转电机,也可为旋转气缸、旋转驱动器等能够实现多工位转盘2旋转的结构,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附图1、图2所示,所述供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一侧的混料盘(未画出,为现有技术),所述混料盘的出口与一倾斜设置的通道31的入口相连,该通道31供若干个底盖6依次通过,该通道31的宽度大于单个底盖6的直径,小于两倍的底盖6的直径。该通道31的出口与一垂直于该通道的储盖盒32相对应,该储盖盒32上设有八个储盖槽33,此八个储盖槽33呈水平单排的排列方式设置于储盖盒32上,也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改变排列方式,例如多个多排设置。八个储盖槽33靠近通道的一侧均设有开口34,该开口34的大小大于等于底盖6的直径。该储盖盒32同时与一水平驱动组件35相连,该水平驱动组件35能够驱动储盖盒32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每次运动的长度等于两个储盖槽33的圆心之间的距离,配合混料盘和通道31,使得每个底盖6能够分别落入每个储盖槽33内,方便后期的上料。在本实施例中,水平驱动组件35包括受伺服电机351的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绕设有皮带352,该皮带352通过一连接件与储盖盒32相连。皮带352上方设有一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基座1上的第一滑轨353,该第一滑轨353与设置于储盖盒32下部的滑块滑动连接。伺服电机351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使皮带352转动,从而使得储盖盒32能够在第一滑轨353上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该水平驱动组件35也可采用气缸、受电机驱动的丝杆组件等结构,只要能实现带动储盖盒32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即可。

上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多工位转盘2的工位的上方的固定板41,该固定板41通过四根立柱42与基座1相连。所述固定板41上铰接有一立板43,该立板43的一侧同时与一铰接于固定板41上的第一气缸44的伸缩杆相铰接,通过第一气缸44的伸缩杆的伸出和缩回带动立板43旋转。立板43的另一侧沿纵向设置有第二滑轨45,所述第二滑轨45与一带有滑块的翻转架46滑动连接,该翻转架46穿过固定板41的通孔中并在第一气缸44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固定板41翻转一定的角度。该翻转架46通过固定在立板43上的第二气缸47实现上下往复运动。翻转架46下方设有四个与气源相连通的吸盘48用于将底盖6吸取。通过第一气缸44的伸缩杆的伸出带动翻转架46旋转一定角度至储盖盒的上方,通过第二气缸47的伸缩杆伸出,能够使得翻转架46实现向下运动并配合吸盘48的使用使得吸盘48将储盖盒32内的底盖6吸取起来,第二气缸47的伸缩杆缩回,使得翻转架46实现向上运动第一气缸44的伸缩杆的缩回带动翻转架46旋转一定角度至多工位转盘2的内管7的上方,第二气缸47的伸缩杆伸出,能够使得翻转架46实现向下运动且吸盘48放开底盖6从而使底盖6被放置于内管7上部,驱动源驱动多工位转盘2旋转至下一工位进行下压工序。

参见附图1、图3所示,所述压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支架51,多工位转盘2的下方设有与支架51相连且用于托住多工位转盘2的工位上的内管的底部使其不向下运动的横板52,多工位转盘2的上方设有与支架51相连且用于带动推块53下降将底盖6下压至内瓶7底部的第三气缸54。通过第三气缸54带动推块53下降使得底盖6被下压至内瓶7内部。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