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6214发布日期:2020-11-10 12:4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



背景技术:

圆管是指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其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钢材。可用于管道、热工设备、机械工业、石油地质钻探、容器、化学工业和特殊用途,圆管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无缝圆管和焊接圆管,目前焊接圆管的生产线一般通过多个挤压辊配合对板材进行持续的挤压形变后形成圆管,但现有技术中板材挤压时位于板材下方处的挤压辊受损时,下侧的挤压辊需要拆卸后进行维修或更换,但下侧的挤压辊拆卸困难会耗费大量时间,从而会导致圆管的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上辊模块,所述的上辊模块内侧设有中轴线平行于底面的上辊体,在两个上辊模块下方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辊模块,所述的侧辊模块上设有中轴线垂直于底面的侧辊体,在两个侧辊模块下方设有下辊体,所述的下辊体一端设置在左轴承座上,另一端设置在右轴承座上,所述的下辊体包括下辊轴和下辊环,所述的下辊轴一端与左轴承座之间分别设两个左轴承,所述的下辊轴另一端与右轴承座之间设有两个右轴承,所述的下辊环套设在下辊轴上通过键结构周向限位,所述的下辊环两端均设有套设在下辊轴上的顶套,两顶套内端分别抵靠在下辊环两端端面上,两顶套外端分别抵靠在位于内侧的左轴承内环的内端面和右轴承内环的内端面上,所述的下辊轴一端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与左轴承座相连,下辊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与右轴承座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下辊轴一端上与其螺接的轴用螺母,所述的轴用螺母内端通过阻挡环抵靠在外端的左轴承内环外端面上,在两个左轴承内环之间设左轴承顶环,两个左轴承外环内端抵靠在左外环上,所述的左外环与左轴承座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左轴承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环形挡板,两个第一环形挡板的内径分别大于阻挡环的外径和该端顶套的外径,所述的第一环形挡板内环上还安装有密封圈。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下辊轴另一端的圆形端板,所述的圆形端板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固定在下辊轴上,且圆形端板内壁抵靠在位于外端的右轴承内环外端上,在两个右轴承内环之间设右轴承顶环,两个右轴承外环内端抵靠在右外环上,所述的右外环与右轴承座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右轴承座外端设有u形封闭罩,在u形封闭罩上安装有注油嘴,所述的右轴承座内端设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的第二环形挡板内径大于该端顶套的外径,所述的第二环形挡板内环上还安装有密封圈。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顶套与下辊轴之间通过键结构周向限位。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第一环形挡板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与左轴承座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第二环形挡板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与右轴承座相连,所述的u形封闭罩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与右轴承座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下辊环的外径由中部至两端逐渐缩小,所述的上辊体的上辊环的直径由内端至外端逐渐变大,在上辊环内端设有第一上辊弧形外倒角,在上辊环外端设有用于成型的第二上辊弧形外倒角,所述的侧辊体的侧辊环外围部上设有环状的弧形凹面,所述的弧形凹面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所述的弧形凹面上下两端与侧辊环上下两端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侧弧形外倒角。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下辊环的外径由中部至两端逐渐变大,所述的上辊体的上辊环的直径由内端至外端逐渐缩小,在上辊环内端设有第一上辊弧形外倒角,在上辊环外端设有用于成型的第二上辊弧形外倒角,所述的侧辊体的侧辊环外围部上设有环状的弧形凹面,所述的弧形凹面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所述的弧形凹面上下两端与侧辊环上下两端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侧弧形外倒角。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上辊模块还包括上辊体轴座,在上辊体轴座上穿设有横向设置呈t字形的上辊体轴套,两个相对应的上辊模块内的上辊体轴套固定在同一上辊体轴上,所述的上辊体轴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的上辊环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上辊体轴套的端盘上;所述的上辊体轴座和上辊体轴套之间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轴承,外端的第一轴承直径小于内端的第一轴承直径,上辊体轴套外端上套设有第一固定螺母,第一固定螺母内端通过第一外顶环与外端的第一轴承的内环抵靠,所述的端盘与内端的第一轴承之间设有内顶环,所述的内顶环一端抵靠在端盘上,另一端抵靠在内端的第一轴承内环上,所述的上辊体轴座上设有供油通道,所述的供油通道内端与润滑腔连通,外端上设有注油堵头。

在上述的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中,所述的侧辊模块包括侧辊体轴座,所述的侧辊体套设在侧辊体轴上,所述的侧辊体轴两端固定在侧辊体轴座上;所述的侧辊体轴和侧辊体之间设有两个第三轴承,所述的侧辊体轴上还设有两块分别位于侧辊体两端的第三环形挡板20,所述的第三环形挡板20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侧辊体上,且内端抵靠在第三轴承外环上,位于侧辊体上端的第三环形挡板20嵌设在侧辊体下端面上外端与其端面平齐,所述的第三环形挡板20与侧辊体轴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三环形挡板20与侧辊体轴之间设有油封,所述的侧辊体轴位于侧辊体内部分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的环形凸起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的内环抵靠。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设置在下辊轴两端的第一可拆卸结构和第二可拆卸结构能方便下辊轴与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快速分离,从而能够在下辊环受损时能较快的进行拆卸,减少拆卸维修或更换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左右两种可拆卸结构不同,还能解决因空间问题导致的无法拆卸。

2、轴用螺母内端通过阻挡环抵靠在外端的左轴承内环外端面上,从而对外端的左轴承内环进行限位,两个第一环形挡板能对两个左轴承的外环进行限位,左外环和左轴承顶环能限定两个左轴承之间的间距,也能够配合顶套、阻挡环和两个第一环形挡板对两个左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松动。

3、圆形端板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固定在下辊轴上,且圆形端板内壁抵靠在位于外端的右轴承内环外端上,从而能够对外端的右轴承内环进行限位,u形封闭罩和第二环形挡板能分别对外端和内端的右轴承外环进行限位,右外环和右轴承顶环能限定两个右轴承之间的间距,也能够配合顶套、u形封闭罩、第二环形挡板和圆形端板对两个右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松动。

4、顶套与下辊轴之间通过键结构周向限位,能使下辊轴在转动过程中,保障顶套同步转动,从而达到减少磨损和降噪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上辊模块6,所述的上辊模块6内侧设有中轴线平行于底面的上辊体7,在两个上辊模块6下方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辊模块2,所述的侧辊模块2上设有中轴线垂直于底面的侧辊体3,在两个侧辊模块2下方设有下辊体4,所述的下辊体4一端设置在左轴承座50上,另一端设置在右轴承座51上,所述的下辊体4包括下辊轴11和下辊环52,所述的下辊轴11一端与左轴承座50之间分别设两个左轴承53,所述的下辊轴11另一端与右轴承座51之间设有两个右轴承54,所述的下辊环52套设在下辊轴11上通过键结构周向限位,所述的下辊环52两端均设有套设在下辊轴11上的顶套55,两顶套55内端分别抵靠在下辊环52两端端面上,两顶套55外端分别抵靠在位于内侧的左轴承53内环的内端面和右轴承54内环的内端面上,所述的下辊轴11一端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57与左轴承座50相连,下辊轴11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58与右轴承座51相连。

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下辊轴11两端的第一可拆卸结构57和第二可拆卸结构58能方便下辊轴11与左轴承座50和右轴承座51快速分离,从而能够在下辊环52受损时能较快的进行拆卸,减少拆卸维修或更换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左右两种可拆卸结构不同,还能解决因空间问题导致的无法拆卸。

设置在下辊轴11两端的顶套55能对下辊环52两端、左轴承53内环和右轴承54内环进行限位。

本粗成型辊组在使用时,板材放置在下辊环52上,上辊体7和侧辊体3能对板材边缘进行挤压,从而使板材边缘趋向于圆。

第一可拆卸结构57包括设置在下辊轴11一端上与其螺接的轴用螺母59,所述的轴用螺母59内端通过阻挡环60抵靠在外端的左轴承53内环外端面上,在两个左轴承53内环之间设左轴承顶环61,两个左轴承53外环内端抵靠在左外环62上,所述的左外环62与左轴承座50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左轴承座5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环形挡板63,两个第一环形挡板63的内径分别大于阻挡环60的外径和该端顶套55的外径,所述的第一环形挡板63内环上还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轴用螺母59内端通过阻挡环60抵靠在外端的左轴承53内环外端面上,从而对外端的左轴承53内环进行限位,两个第一环形挡板63能对两个左轴承53的外环进行限位,左外环62和左轴承顶环61能限定两个左轴承之间的间距,也能够配合顶套55、阻挡环60和两个第一环形挡板63对两个左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松动。

密封圈能防止左轴承座内的润滑油渗出。

拆卸时,拧出轴用螺母59并依次取下阻挡环60、外端的第一环形挡板63和外端的左轴承53,即可将左轴承座50从左侧抽出,使下辊轴与左轴承座50分离,能有效减少拆卸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

第二可拆卸结构58包括设置在下辊轴11另一端的圆形端板64,所述的圆形端板64通过至少两个螺栓65固定在下辊轴11上,且圆形端板64内壁抵靠在位于外端的右轴承54内环外端上,在两个右轴承54内环之间设右轴承顶环66,两个右轴承54外环内端抵靠在右外环67上,所述的右外环67与右轴承座51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右轴承座51外端设有u形封闭罩68,在u形封闭罩68上安装有注油嘴,所述的右轴承座51内端设有第二环形挡板69,所述的第二环形挡板69内径大于该端顶套55的外径,所述的第二环形挡板69内环上还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圆形端板64通过至少两个螺栓65固定在下辊轴11上,且圆形端板64内壁抵靠在位于外端的右轴承54内环外端上,从而能够对外端的右轴承54内环进行限位,u形封闭罩68和第二环形挡板69能分别对外端和内端的右轴承54外环进行限位,右外环67和右轴承顶环66能限定两个右轴承之间的间距,也能够配合顶套55、u形封闭罩68、第二环形挡板69和圆形端板64对两个右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松动。

注油嘴可向右轴承座内输送润滑油。

拆卸时,取下u形封闭罩68,并拧出螺栓65,依次取下圆形端板64和外端的右轴承,即可将右轴承座51从右侧抽出,使下辊轴与右轴承座51分离,能有效减少拆卸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顶套55与下辊轴11之间通过键结构周向限位,能使下辊轴在转动过程中,保障顶套55同步转动,从而达到减少磨损和降噪的目的。

第一环形挡板63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与左轴承座50相连,第二环形挡板69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与右轴承座51相连,所述的u形封闭罩68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与右轴承座51相连。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螺纹结构或紧配合结构能够方便拆卸。

下辊环52的外径由中部至两端逐渐缩小,所述的上辊体7的上辊环70的直径由内端至外端逐渐变大,在上辊环70内端设有第一上辊弧形外倒角71,在上辊环70外端设有用于成型的第二上辊弧形外倒角72,所述的侧辊体3的侧辊环73外围部上设有环状的弧形凹面74,所述的弧形凹面74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所述的弧形凹面74上下两端与侧辊环73上下两端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侧弧形外倒角75。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上述技术特征能够使板材底部与下辊环紧贴配合,从而使板材底部趋向于圆,且上述的若干个弧形倒角能够能防止在板材运动时擦伤板材,从而导致板材表面质量变差。

上辊模块6还包括上辊体轴座23,在上辊体轴座23上穿设有横向设置呈t字形的上辊体轴套24,两个相对应的上辊模块6内的上辊体轴套24固定在同一上辊体轴5上,所述的上辊体轴5上设有限位滑槽33,所述的上辊环70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上辊体轴套24的端盘25上;所述的上辊体轴座23和上辊体轴套24之间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轴承26,外端的第一轴承26直径小于内端的第一轴承26直径,上辊体轴套24外端上套设有第一固定螺母27,第一固定螺母27内端通过第一外顶环28与外端的第一轴承26的内环抵靠,所述的端盘25与内端的第一轴承26之间设有内顶环29,所述的内顶环29一端抵靠在端盘25上,另一端抵靠在内端的第一轴承26内环上,所述的上辊体轴座23上设有供油通道30,所述的供油通道30内端与润滑腔31连通,外端上设有注油堵头。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上辊体内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盘上能方便上辊体的安装,且能在上辊体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而无需与上辊体轴一起更换,能降低维修成本,固定螺母内端通过外顶环与外端的第一轴承内环抵靠能对位于外端的上辊体轴座和第一轴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工作时发生松动导致产品边缘粗成型效果变差,内顶环能对位于内端的上辊体轴座和第一轴承进行固定,供油通道可将润滑油注入至润滑腔内从而能对轴承进行润滑,注油堵头可拆卸设置,注油堵头可方便进行加油以及将供油通道进行密封。

侧辊模块2包括侧辊体轴座16,所述的侧辊体3套设在侧辊体轴18上,所述的侧辊体轴18两端固定在侧辊体轴座16上;所述的侧辊体轴18和侧辊体3之间设有两个第三轴承19,所述的侧辊体轴18上还设有两块分别位于侧辊体3两端的第三环形挡板20,所述的第三环形挡板20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侧辊体3上,且内端抵靠在第三轴承19外环上,位于侧辊体3上端的第三环形挡板20嵌设在侧辊体3下端面上外端与其端面平齐,所述的第三环形挡板20与侧辊体轴18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三环形挡板20与侧辊体轴18之间设有油封,所述的侧辊体轴18位于侧辊体3内部分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38,所述的环形凸起38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19的内环抵靠。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侧辊体通过侧辊体轴18与安装座相连使侧辊体可绕侧辊体轴18转动,从而能够防止板材运动时与侧辊体发生摩擦导致板材表面损坏,第三环形挡板20能对第二轴承19以及侧辊体轴18进行固定,防止其在工作时发生松动导致产品边缘粗成型效果变差。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如图2所示:

下辊环52的外径由中部至两端逐渐变大,所述的上辊体7的上辊环70的直径由内端至外端逐渐缩小,在上辊环70内端设有第一上辊弧形外倒角71,在上辊环70外端设有用于成型的第二上辊弧形外倒角72,所述的侧辊体3的侧辊环73外围部上设有环状的弧形凹面74,所述的弧形凹面74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所述的弧形凹面74上下两端与侧辊环73上下两端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侧弧形外倒角75。

本实施例中下辊环52的外围面与实施例一的形状与结构不同,本下辊环的设置可配合成型宽度较小的板材,或可设置在于实施例一中的下辊环相同的流水线内但位于不同的成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粗成型辊组在使用时,板材放置在下辊环52上,上辊体7和侧辊体3能对板材边缘进行挤压,从而使板材边缘趋向于圆,当下辊环受损需要拆卸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可通过拆除下辊轴左侧与左轴承座的连接并取下下辊环或拆除下辊轴右侧与右轴承座的连接并取下下辊环;

拆除下辊轴左侧与左轴承座的连接时时,拧出轴用螺母59并依次取下阻挡环60、外端的第一环形挡板63和外端的左轴承53,即可将左轴承座50从左侧抽出,使下辊轴与左轴承座50分离,能有效减少拆卸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

拆除下辊轴右侧与右轴承座的连接时,取下u形封闭罩68,并拧出螺栓65,依次取下圆形端板64和外端的右轴承,即可将右轴承座51从右侧抽出,使下辊轴与右轴承座51分离,能有效减少拆卸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

设置在下辊轴11两端的第一可拆卸结构57和第二可拆卸结构58能方便下辊轴11与左轴承座50和右轴承座51快速分离,从而能够在下辊环52受损时能较快的进行拆卸,减少拆卸维修或更换所需的时间,降低对圆管生产效率的影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