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7980发布日期:2020-12-11 15:2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



背景技术: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主要由进气端锥、壳体、载体、催化剂及衬垫组成。使用时,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经过进气端锥进入到三元催化器内部,催化剂能加速尾气中co、hc的氧化反应和nox的还原反应,从而把上述三种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现有一种双层进气端锥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端锥2和外端锥3,内端锥2设置在外端锥3的内部,内端锥2的顶部与外端锥3的顶部均匀圆柱状,内端锥2的顶部与外端锥3的顶部贴合,内端锥2的顶端伸出外端锥3的顶端,内端锥2的底部与外端锥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端锥2的底端缩进外端锥3的底端,内端锥2的顶端与外端锥3的顶端焊接在一起。

在对上述双层进气端锥1的内端锥2与外端锥3进行焊接时,需要先将内端锥2与外端锥3套接在一起且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再进行焊接操作,但是在焊接时,内端锥2与外端锥3之间还是可能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导致焊接完成后内端锥2与外端锥3的位置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具有能够将内端锥与外端锥压紧在一起,从而避免内端锥与外端锥的位置发生随意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安装块,所述上安装块的下方设有上压块,所述上安装块与上压块之间留有间隔,所述上压块的上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上安装块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一,所述上模座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与通孔一同轴设置且通孔二的水平截面大于通孔一的水平截面,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穿过通孔一且伸入到通孔二中,所述连接杆与通孔一的内壁贴合,所述连接杆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通孔二的内壁贴合;所述上安装块的下表面设有与内端锥的顶部开口适配的挤压块,所述上安装块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氮气弹簧一,多个所述氮气弹簧一围绕挤压块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竖直向下,多个所述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供挤压块穿过的通孔三;所述上压块上表面开设有供压紧块插入的凹槽一,所述压紧块位于凹槽一内且与凹槽一的内底面贴合,所述上压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外端锥适配的压装槽,所述凹槽一与压装槽连通;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双层进气端锥的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与上压块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放置块的上表面的中心处放置有双层进气端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双层进气端锥放置在放置块的上表面的适当位置,且使内端锥的顶部开口与挤压块对齐,向下移动上模座,上模座下移过程中,上压块的下表面首先与放置块的上表面贴合,此时双层进气端锥位于压装槽内且与压装槽的内壁贴合,然后上模座继续下移,氮气弹簧一被压缩,氮气弹簧一会给压紧块提供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将压紧块压紧在凹槽一的内底面上,从而将上压块压紧在放置块上,与此同时,挤压块也下移插入到内端锥的顶部开口内,挤压块和上压块将内端锥与外端锥夹紧,使内端锥的顶部与外端锥的顶部紧贴,从而使内端锥与外端锥连接在一起;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将内端锥与外端锥压紧在一起,从而避免内端锥与外端锥的位置发生随意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块的上表面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挤压块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筒的外侧壁的顶部设置为弧面且与内端锥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筒的顶部与内端锥贴合,因此支撑筒能提高内端锥的稳定性,减少内端锥的位置出现移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筒内插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支撑筒的内壁贴合,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伸出支撑筒且与内端锥顶部的内壁贴合,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氮气弹簧二,所述氮气弹簧二竖直设置且伸缩杆朝上,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设有与氮气弹簧二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氮气弹簧二贯穿放置块并插入到安装槽内,所述氮气弹簧二的伸缩杆与限位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块的顶部与内端锥顶部的内壁贴合,因此限位块能对内端锥的顶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内端锥在放置块上的位置发生移动,提高内端锥放置在放置块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块的上表面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位于内端锥的底部与外端锥的底部之间,所述凸边与内端锥的外壁与外端锥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边能避免外端锥底部与内端锥底部接触,能够避免压装过程中外端锥的底部收到应力的作用而与内端锥的底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压块的底端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便于挤压块插入到内端锥内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导向筒,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竖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插入到导向筒内且与导向筒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与导向杆配合使用对上模座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氮气弹簧一通过外螺纹与上安装块螺纹连接,所述压紧块的表面设有连接孔,所述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插入到连接孔内,所述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与连接孔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氮气弹簧一出现故障时,只需将压紧块从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上拆卸,然后将氮气弹簧一从上安装块上拆卸即可,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的端部设置为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便于将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插入到连接孔内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压块、挤压块、氮气弹簧一和压紧块,上模座下移时,上压块与放置块贴合,外端锥嵌入到压装槽内,氮气弹簧一的伸缩杆被压缩,将压紧块压紧在上压块上,压紧块将上压块压紧在放置块上,从而将双层进气端锥的位置固定,与此同时,挤压块插入到内端锥的顶部开口内,挤压块与上压块将内端锥的顶部与外端锥的顶部夹紧,从而将内端锥与外端锥的顶部连接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将内端锥与外端锥压紧在一起,从而避免内端锥与外端锥的位置发生随意移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筒和限位块,支撑筒和限位块都与内端锥的内壁贴合,因此能阻止内端锥发生随意移动,从而对双层进气端锥起到限位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筒和导向杆,导向筒与导向杆配合,能够对上模座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从而防止上模座移动时方向出现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双层进气端锥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双层进气端锥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处于压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双层进气端锥用的压装模具处于压装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双层进气端锥;2、内端锥;3、外端锥;4、上模座;5、下模座;6、上安装块;7、上压块;8、连接杆;9、通孔一;10、通孔二;11、挡块;12、挤压块;13、氮气弹簧一;14、压紧块;15、通孔三;16、凹槽一;17、压装槽;18、放置块;19、支撑筒;20、限位块;21、氮气弹簧二;22、安装槽;23、凸边;24、圆弧倒角;25、导向筒;26、导向杆;27、连接孔;28、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层进气端锥1用的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座4和下模座5,上模座4的下表面焊接有上安装块6,上安装块6的下方设有上压块7,上安装块6与上压块7之间留有间隔,下模座5的下表面焊接有四根支撑杆。上压块7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设有四个,四个连接杆8围绕上压块7连接杆8为圆杆且竖直设置,安装块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一9,通孔一9设有四个,上模座4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二10,通孔二10设有四个,四个通孔二10分别与四个通孔一9同轴设置,通孔二10的水平截面大于通孔一9的水平截面,四个连接杆8的顶端分别穿过四个通孔一9并分别插入到四个通孔二10中,连接杆8的顶端焊接有挡块11,挡块11与通孔二10的内壁贴合,挡块11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六角槽,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上压块7与上安装块6的滑动连接。

参照图4,上安装块6的下表面设有与内端锥2的顶部开口适配的挤压块12,挤压块12为圆柱状,挤压块12与上安装块6通过螺栓连接,挤压块12设置在上安装块6下表面的中心位置。上安装块6的下表面设有四个氮气弹簧一13,氮气弹簧一13竖直竖直且伸缩杆朝下,四个氮气弹簧一13围绕挤压块12均匀分布。四个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压紧块14,压紧块14水平设置,压紧块1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挤压块12穿过的通孔三15。

参照图4,上压块7的上表面开设有供压紧块14插入的凹槽一16,当氮气弹簧一13处于自然状态时,压紧块14位于凹槽一16内且与凹槽一16的内底面贴合;上压块7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外端锥3适配的压装槽17,凹槽一16与压装槽17连通。下模座5的上表面焊接有用于放置双层进气端锥1的放置块18,放置块18与上压块7之间留有间隔,放置块18的上表面的中心处放置有双层进气端锥1,内端锥2的底面与外端锥3的底面均与放置块18的上表面贴合。

参照图6和图7,压装时,上模座4竖直向下移动,上安装块6、挤压块12和上压块7跟随上模座4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下压块首先与放置块18贴合,此时外端锥3嵌入到压装槽17内;然后下压块保持稳定,上模座4带动上安装块6和挤压块12继续向下移动,该过程中氮气弹簧一13会被压缩,氮气弹簧一13会给压紧块14提供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压紧块14压紧在凹槽一16的内底面,从而将上压块7压紧在安装块上,使得双层进气端锥1的位置稳定;与此同时,挤压块12不断下移并插入到内端锥2的顶部开口内,挤压块12和上压块7将内端锥2的顶部和外端锥3的顶部夹紧,从而将内端锥2的顶部与外端锥3的顶部压紧,使得内端锥2的顶部与外端锥3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综上所述,该双层进气端锥1用的压装模具具有能够将内端锥2与外端锥3压紧在一起,从而避免内端锥2与外端锥3的位置发生随意移动的效果。

参照图4,放置块18的上表面螺栓连接有支撑筒19,支撑筒19与挤压块12同轴设置,支撑筒19的外侧壁的顶部设置为弧面且与内端锥2的内壁贴合。由于设置了支撑筒19,且支撑筒19的顶部与内端锥2的内壁贴合,因此支撑筒19能够对内端锥2起到支撑与限位作用,从而限制内端锥2在放置块18的上表面发生随意移动,提高了内端锥2放置在放置块18上的稳定性。

参照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内端锥2放置在放置块18上的稳定性,在支撑筒19内插设有限位块20,自然状态下,限位块20的底部与支撑筒19的内壁贴合,限位块20的顶部伸出支撑筒19且与内端锥2顶部的内壁贴合,且限位块20的顶面与内端锥2的顶部开口齐平。下模座5的上表面设有氮气弹簧二21,氮气弹簧二21通过螺栓与下模座5连接,氮气弹簧二21竖直设置且伸缩杆朝上,限位块20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氮气弹簧二21适配的安装槽22,氮气弹簧二21贯穿放置块18并插入到安装槽22内,氮气弹簧二21的伸缩杆与限位块20螺纹连接。由于设置了限位块20,且限位块20与内端锥2顶部的内壁贴合,因此限位块20能对内端锥2起到限位作用,限制内端锥2在放置块18的上表面发生随意移动,限位块20与支撑筒19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内端锥2在放置块18上的稳定性。另外,压装时,当挤压块12插入到内端锥2的顶部开口内后,挤压块12会向下挤压限位块20,氮气弹簧二21的伸缩杆会缩短,限位块20会跟随氮气弹簧二21向下移动;压装完成时,挤压块12从内端锥2的顶部开口内移出,氮气弹簧二21的伸缩杆带动限位块20上移并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限位块20不会影响挤压块12正常工作。

参照图4和图5,在压装过程中,外端锥3由于受到应力,其位置可能发生移动,从而导致外端锥3的底部与内端锥2的底部贴合,使得双层进气端锥1不符合工艺要求。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放置块18的上表面焊接有凸边23,凸边23位于内端锥2的底部与外端锥3的底部之间,凸边23与内端锥2的外壁和外端锥3的内壁贴合。由于设置了凸边23,凸边23能够避免内端锥2的底部与外端锥3的底部接触,从而能保证压装时外端锥3的稳定性。

参照图4,挤压块12的底端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24。圆弧倒角24能够方便挤压块12插入到内端锥2内,从而起到便于进行压装操作的作用。

参照图4,压装过程中,上模座4在竖直移动时其移动方向可能出现偏移,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上模座4的下表面设有导向筒25,导向筒25与上模座4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座5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杆26,导向杆26与下模座5通过螺纹连接,导向筒25与导向杆26均竖直设置,导向杆26插入到导向筒25内且与导向筒25的内壁贴合。导向杆26与导向筒25配合,使上模座4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能够对上模座4起到导向作用。

参照图4,长期使用后,氮气弹簧一13可能发生故障,需要将其拆卸并进行修理或更换,为了方便操作,将氮气弹簧一13通过外螺纹与上安装块6螺纹连接,在压紧块14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连接孔27,四个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分别插入到四个连接孔27内,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与连接孔27过盈配合。当需要修理或更换氮气弹簧一13时,先将压紧块14从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上拆卸,然后转动氮气弹簧一13将氮气弹簧一13从上安装块6上拆卸,操作方便。

参照图4,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的端部设置为圆弧面28,能够方便将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插入到连接孔27内,起到方便将压紧块14与氮气弹簧连接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双层进气端锥1放置在放置块18的上表面,使内端锥2套在支撑筒19和限位块20上,且使凸边23卡在内端锥2与外端锥3之间。竖直向下移动上模座4,上模座4带动上安装块6、上压块7和挤压块12竖直下移。随着上压块7的下移,上压块7的下表面与放置块18的上表面贴合,双层进气端锥1嵌入到压装槽17内,由于上模座4继续下移,氮气弹簧一13的伸缩杆会被压缩,氮气弹簧一13会给挤压块12提供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将挤压块12压紧在凹槽一16的内底面上,从而将上压块7压紧在放置块18上,使得双层进气端锥1的位置保持不变;与此同时,挤压块12向下移动插入到内端锥2的顶部,并且挤压块12会与限位块20贴合并挤压限位块20向下移动,挤压块12和上压块7将内端锥2的顶部和外端锥3的顶部夹紧,使内端锥2的顶部与外端锥3的顶部紧贴,从而使内端锥2的顶部与外端锥3的顶部连接在一起。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将内端锥2与外端锥3压紧在一起,从而避免内端锥2与外端锥3的位置发生随意移动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