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管模的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9397发布日期:2021-04-02 09:4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管模的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管模的弯管机。



背景技术:

弯管机是指用于弯管的机器,应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桥梁、船舶等方面管道铺设及修造,在弯折不同尺寸的管道时需要更换对应尺寸的一套弯管用模具,其模具上下结构一般对称。

现有的弯管机在更换模具后需要手动调试高度,使得模具之间的缺口高度一致并对齐,手动调节时操作复杂,且精度不高,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管模的弯管机,通过双向丝杆和两个夹板的设置,转动双向丝杆,使两个夹板靠拢夹紧夹具,便于夹具的安装和固定,通过定模块的设置,实现调整底板的高度,使夹具的缺口圆心高度应与弯管模具缺口处圆心高度一致,通过定位底板的高度从而实现夹具与弯管模具的对齐,避免手动调节夹具的高度,增加夹具与弯管模具对齐的精度,减小对齐偏差,便于夹具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更换管模的弯管机,包括弯管机本体和弯折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弯头本体,且弯头本体与弯管机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弯头本体的顶面一端固连有固定柱,所述弯头本体的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模块;

所述固定模块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与弯头本体背离固定柱的一内侧壁固连,且液压杆的输出端固连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弯头本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侧壁旋合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靠近固定柱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一侧壁与弯头本体的内壁贴合滑动,所述推板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壁固连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底板,且滑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顶端依次贯穿两个夹板并延伸至推板的顶端外侧,所述夹板对应双向丝杆的贯穿位置的内壁开设有螺纹,且双向丝杆与夹板之间旋合连接,所述弯头本体的一外侧壁固连有用于确定固定柱缺口处圆心位置的定位模块,使两个夹板在夹紧夹具后,夹具的缺口圆心高度相对于底板保持不变。

进一步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齿条,所述齿条与弯头本体的一侧外壁靠近固定柱的位置处滑动连接,且齿条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齿条的底端啮合有齿杆,所述弯头本体的一侧外壁对应齿条和齿杆的位置固连有保护罩,且齿杆的两端与保护罩的内壁转动连接,便于根据弯管模具的厚度尺寸移动齿条。

进一步在于:所述弯头本体的一侧外壁对应齿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槽,便于传动齿轮一的滑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底端与推板靠近齿杆的一侧壁底端固连,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壁的一端固连有传动齿轮二,且转动座的一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轮二啮合的传动齿轮一,所述传动齿轮一与齿杆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二的一侧壁中心位置固连有变速齿轮,所述变速齿轮靠近底板的一侧啮合有齿板,且齿板与底板固连,使齿条的移动确定底板的高度。

进一步在于:所述变速齿轮的外径为传动齿轮二外径的一半,使齿条的竖直方向移动距离与底板竖直方向的移动距离之比为二比一。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连有卡接块,便于卡接固定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双向丝杆和两个夹板的设置,转动双向丝杆,使两个夹板靠拢夹紧夹具,便于夹具的安装和固定,通过定模块的设置,使定位杆的底面与弯管模具的顶面贴合,齿条通过齿杆带动传动齿轮一转动,传动齿轮一通过传动齿轮二带动变速齿轮转动,变速齿轮通过齿板带动底板沿齿条同方向移动,且底板的移动距离为齿条的一半,实现调整底板的高度,使夹具的缺口圆心高度应与弯管模具缺口处圆心高度一致,通过定位底板的高度从而实现夹具与弯管模具的对齐,避免手动调节夹具的高度,增加夹具与弯管模具对齐的精度,减小对齐偏差,便于夹具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弯折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齿杆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弯头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弯管机本体;200、弯折机构;210、弯头本体;211、开口槽;220、固定柱;300、定位模块;310、保护罩;320、齿杆;330、转动座;331、传动齿轮一;332、传动齿轮二;333、变速齿轮;334、齿板;340、齿条;341、定位杆;400、固定模块;410、螺纹杆;420、推板;421、滑轨;430、底板;431、双向丝杆;440、夹板;441、卡接块;450、固定板;460、液压杆;500、弯管模具;600、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便于更换管模的弯管机,包括弯管机本体100和弯折机构200,弯折机构200包括弯头本体210,且弯头本体210与弯管机本体100转动连接,弯头本体210的顶面一端固连有固定柱220,弯头本体210的顶端内壁固连有固定模块400;

固定模块400包括液压杆460,液压杆460的底端与弯头本体210背离固定柱220的一内侧壁固连,且液压杆460的输出端固连有固定板450,且固定板450与弯头本体210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板450的顶端侧壁旋合连接有螺纹杆410,螺纹杆410的靠近固定柱220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420,且推板420的一侧壁与弯头本体210的内壁贴合滑动,推板420靠近固定柱220的一侧壁固连有滑轨421,滑轨421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底板430,且滑轨42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板440,底板430的顶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431,且双向丝杆431的顶端依次贯穿两个夹板440并延伸至推板420的顶端外侧,夹板440对应双向丝杆431的贯穿位置的内壁开设有螺纹,且双向丝杆431与夹板440之间旋合连接,弯头本体210的一外侧壁固连有用于确定固定柱220缺口处圆心位置的定位模块300,使两个夹板440在夹紧夹具600后,夹具600的缺口圆心高度相对于底板430保持不变。

定位模块300包括齿条340,齿条340与弯头本体210的一侧外壁靠近固定柱220的位置处滑动连接,且齿条34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杆341,齿条340的底端啮合有齿杆320,弯头本体210的一侧外壁对应齿条340和齿杆320的位置固连有保护罩310,且齿杆320的两端与保护罩310的内壁转动连接,便于根据弯管模具500的厚度尺寸移动齿条340,弯头本体210的一侧外壁对应齿杆320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槽211,便于传动齿轮一331的滑动。

定位模块300还包括转动座330,转动座330的底端与推板420靠近齿杆320的一侧壁底端固连,转动座330的一侧壁的一端固连有传动齿轮二332,且转动座330的一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轮二332啮合的传动齿轮一331,传动齿轮一331与齿杆320啮合,传动齿轮二332的一侧壁中心位置固连有变速齿轮333,变速齿轮333靠近底板430的一侧啮合有齿板334,且齿板334与底板430固连,使齿条340的移动确定底板430的高度,变速齿轮333的外径为传动齿轮二332外径的一半,使齿条340的竖直方向移动距离与底板430竖直方向的移动距离之比为二比一,两个夹板440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连有卡接块441,便于卡接固定夹具600。

当定位杆341与弯头本体210的顶面贴合时,两个夹板440之间的中心位置高度与定位杆341的底面高度相同,通过双向丝杆431的设置,使得两个夹板440之间的中心位置高度对应夹具600的缺口圆心高度。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更换的弯管模具500套接于固定柱220上,并用螺母旋紧固定,移动齿条340,使定位杆341的底面与弯管模具500的顶面贴合,齿条340通过齿杆320带动传动齿轮一331转动,传动齿轮一331通过传动齿轮二332带动变速齿轮333转动,变速齿轮333通过齿板334带动底板430沿齿条340同方向移动,且底板430的移动距离为齿条340的一半,将夹具600与位于下方的夹板440卡接,转动双向丝杆431,使两个夹板440靠拢夹紧夹具600,因为弯管模具500和夹具600的上下对称结构,使弯管模具500缺口处圆心高度变化值为弯管模具500的厚度变化值的一半,夹具600的缺口圆心高度应与弯管模具500缺口处圆心高度一致,其夹具600的缺口圆心高度变化值也为弯管模具500的厚度变化值的一半,两个夹板440在夹紧夹具600后,夹具600的缺口圆心高度相对于底板430保持不变,通过定位模块300调整底板430的高度从而实现夹具600与弯管模具500的对齐,实现弯管模具500和夹具600的更换和夹具600的高度调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