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8269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拆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拆发动机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在发动机制造业中,当发动机从动盘内花键中心相对于曲轴输出端的轴承内孔中心存在不同轴现象时,以及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的定位圆的中心存在不同轴现象时,往往需对从动盘的同轴度进行调整,否则不能保证顺利安装变速箱,甚至无法安装变速箱。现有的方法是将压紧从动盘的离合器的所有螺栓(一般为6~12个螺栓)全部拆松后,用检验轴检查调整,但经调整复紧螺栓后,再复检时往往仍有不同轴现象,此时需按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至从动盘同轴为止。当供装拆离合器的开口朝下时,装拆离合器更加困难。因此,这种调整方法操作相当麻烦,调整工作量大,效率比较低下。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根据汽车上离合器分离原理,设计制作一套调整装置,使离合器与从动盘分离而实现从动盘同轴度免拆调整。
本发明免拆发动机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装置,包括拔叉、压套、检验轴、转轴和手柄等部件;拔叉通过键与转轴联接,拔叉可跟随转轴转动,用以传递手柄转动产生的扭力,并可从转轴一端套回或取出,可沿转轴轴向键槽移动,亦可固定在转轴中间位置;检验轴上装有定位圈,定位圈可根据定位圆尺寸不同而更换;手柄与转轴的一端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用于转动转轴;压套具有内孔结构;在使用状态下,压套置于拔叉与离合器分离爪之间,检验轴处于压套内孔。
本发明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板、定位支脚等构件,用于使用时的固定之用。将转轴安装到连接板的两个转轴安装孔上,组装成一个调整支架,以便于使用。定位支脚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连接板连接,定位支脚上加工有定位用的圆弧面,可根据定位圆尺寸不同而更换。连接板在与压套对应的位置设有中心定位圆孔。
在使用状态下,压套置于拔叉与离合器分离爪之间,压套前端定位凸圆套在离合器分离爪中心孔定位,后端定位凸圆置于拔叉的压头间,通过转轴带转拔叉压迫压套,使压套轴向移动;检验轴处于压套内孔,通过与从动盘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或连接板中心定位圆配合套在一起,从而保证三者同轴。
免拆发动机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调整方法为用手通过手柄转动转轴,产生的扭力通过拔叉传递给压套,使压套轴向移动,再传递给离合器分离爪,使从动盘与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再将检验轴完全套进从动盘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或连接板中间定位圆内,然后放松手柄,待离合器压紧从动盘后,拔出检验轴即完成了从动盘同轴度调整。
本发明通过一套调整装置,使发动机从动盘与离合器分离的方法,从而达到不用拆离合器即可调整从动盘同轴度,操作简单、快速、方便。
图1是本发明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拔叉与转轴联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拔叉 2压套 3曲轴输出端轴承 4检验轴 5从动盘子6离合器 7转轴 8手柄 9定位圈 10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11离合器拔叉孔 12连接板 13定位支脚 14发动机输出端大定位圆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免拆发动机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一种具体装置。如图1所示,本发明装置包括拔叉1、压套2、检验轴4、转轴7和手柄8等部件。拔叉1通过键与转轴7联接,拔叉1可跟随转轴7转动,用以传递手柄8转动产生的扭力,并可从转轴7一端套回或取出,可沿转轴7轴向键槽移动,亦可固定在转轴7中间位置。检验轴4上装有定位圈9,定位圈9可根据定位圆尺寸不同而更换。手柄8与转轴7的一端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用于转动转轴7。压套2具有内孔结构,在使用状态下,压套2置于拔叉1与离合器6分离爪之间。压套2前端定位凸圆套在离合器6分离爪中心孔定位,后端定位凸圆置于拔叉1的压头间,通过转轴7带转拔叉1压迫压套,使压套2轴向移动。检验轴4处于压套2内孔,通过与从动盘5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10或连接板12中心定位圆配合套在一起,从而保证三者同轴。如图3所示,本发明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板12、定位支脚13等构件,用于使用时的固定之用。将转轴7安装到连接板12的两个转轴安装孔上,组装成一个调整支架,以便于使用。定位支脚1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连接板连接12,定位支脚13上加工有定位用的圆弧面,可根据定位圆尺寸不同而更换。连接板12在与压套对应的位置设有中心定位圆孔。
本发明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操作,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将拔叉1从转轴7的一端套到转轴7中间位置,将转轴7插入发动机离合器壳左右两个拔叉孔11,用手柄8转动转轴7及拔叉1,通过压套2将扭力传递给离合器6的分离爪,使从动盘5与离合器6分离,再将检验轴4完全套进从动盘5的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3的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10内,然后放松手柄8,待离合器6压紧从动盘5后,取出检验轴4、拔叉1及转轴7,即完成了从动盘5同轴度调整。
如图2所示是拔叉1通过键、键槽联接方式与转轴7联接,拔叉1可跟随转轴7转动,用以传递手柄8转动产生的扭力,并可沿转轴7轴向键槽移动,亦可固定在转轴7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将拔叉1从转轴7的一端套到转轴7中间位置固定,将转轴7安装到连接板12两个转轴安装孔,将2个定位支脚1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到连接板12两端,使转轴7、拔叉1、连接板12、定位支脚13组装成一个调整支架;使用时,用2至4个螺栓将定位支脚13紧固到发动机输出端大定位圆上,用手通过手柄8转动转轴7,产生的扭力通过拔叉1传递给压套2,使压套2轴向移动,再传递给离合器6的分离爪,使从动盘5与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再将检验轴4完全套进从动盘5的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3内孔及连接板12中心定位圆内,然后放松手柄8,待离合器6压紧从动盘5后,取下检验轴4及调整支架,即完成了从动盘5同轴度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免拆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拔叉、压套、检验轴、转轴和手柄;拔叉通过键与转轴联接,手柄与转轴的一端连接,压套具有内孔结构,检验轴上装有定位圈;在使用状态下,压套置于拔叉与离合器的分离爪之间,检验轴处于压套内孔。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拔叉可跟随转轴转动,用以传递手柄转动产生的扭力,并可从转轴一端套回或取出,可沿转轴轴向键槽移动,亦可固定在转轴中间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验轴上的定位圈可根据定位圆尺寸不同而更换。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与转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用于转动转轴。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连接板、定位支脚构件,用于使用时的固定之用。
6.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转轴安装到连接板的两个转轴安装孔上,组装成一个调整支架。
7.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脚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连接板连接,定位支脚上加工有定位用的圆弧面,可根据定位圆尺寸不同而更换。
8.按照权利要求
1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状态下,压套置于拔叉与离合器分离爪之间,压套前端定位凸圆套在离合器分离爪中心孔定位,后端定位凸圆置于拔叉的压头间,通过转轴带转拔叉压迫压套,使压套轴向移动;检验轴处于压套内孔,通过与从动盘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或连接板中心定位圆配合套在一起,从而保证三者同轴。
9.一种免拆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将拔叉[1]从转轴[7]的一端套到转轴[7]中间位置,将转轴[7]插入发动机离合器壳左右两个拔叉孔[11],用手柄[8]转动转轴[7]及拔叉[1],通过压套[2]将扭力传递给离合器[6]的分离爪,使从动盘[5]与离合器[6]分离,再将检验轴[4]完全套进从动盘[5]的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3]的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10]内,然后放松手柄[8],待离合器[6]压紧从动盘[5]后,取出检验轴[4]、拔叉[1]及转轴[7],即完成了从动盘[5]同轴度调整。
10.一种免拆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将拔叉[1]从转轴[7]的一端套到转轴[7]中间位置固定,将转轴[7]安装到连接板[12]两个转轴安装孔,将[2]个定位支脚[1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到连接板[12]两端,使转轴[7]、拔叉[1]、连接板[12]、定位支脚[13]组装成一个调整支架;使用时,用[2]至[4]个螺栓将定位支脚[13]紧固到发动机输出端大定位圆上,用手通过手柄[8]转动转轴[7],产生的扭力通过拔叉[1]传递给压套[2],使压套[2]轴向移动,再传递给离合器[6]的分离爪,使从动盘[5]与离合器[6]处于分离状态,再将检验轴[4]完全套进从动盘[5]的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3]内孔及连接板[12]中心定位圆内,然后放松手柄[8],待离合器[6]压紧从动盘[5]后,取下检验轴[4]及调整支架,即完成了从动盘[5]同轴度调整。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拆发动机离合器调整发动机从动盘同轴度的装置及方法。其调整机构包括拔叉、压套、检验轴、转轴、手柄等部件。调整方法为,用手通过手柄转动转轴,产生的扭力通过拔叉传递给压套,使压套轴向移动,再传递给离合器的分离爪,使从动盘与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再将检验轴完全套进从动盘的花键内孔、曲轴输出端轴承内孔及发动机输出端小定位圆或连接板中心定位圆内,然后放松手柄,待离合器压紧从动盘后,取出调整装置,即完成了从动盘同轴度调整。
文档编号B23P19/12GK1990170SQ200510136584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罗广德, 钟瀚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