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物面旋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365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物面旋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加工抛物面用的专用机床。
抛物面广泛用于雷达、太阳灶、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等领域。目前,加工抛物面的机床一般为冲床或大型液压机。冲床只能冲压出抛物面的小瓣,还需要将小瓣拼装成型,因此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且产品精度不高。大型液压机虽然能使抛物面一次模压成型,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但是,大型液压机及其模具要耗费大量的投资,使抛物面生产成本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物面加工施压机,做到结构简单,能降低抛物面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由电机带动的主轴上安装抛物面凸模,尾架上安装顶模、机架后部安装丝杆滑板机构和由旋压轮、活塞、气缸构成的气动旋压机构,以及导向轮和展边轮。当工件装夹在抛物面凸模上并用顶模顶住时,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压轮在丝杆的带动下,一方面向外移动,另一方面在气动旋压机构的作用下对工件施压,迫使工件沿着抛物面凸模发生延伸和塑性变形而形成抛物面。


图1是抛物面旋压机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
图1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主轴箱2安装在用型钢焊接而成的机架1前端,箱内装有轴承3和主轴4,主轴4左端与电机5用三角皮带相联,其特征是主轴4右端安装有抛物面凸模6,顶模11安装在机架1后端尾架上,顶模11的轴心与主轴4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丝杠14和由两个空心圆柱构成的导轨15两端用支承座12联接并固定在机架1上,套在丝杠14上的滑板13安装在导轨15上面。转动丝杠14,滑板13可沿导轨15往返运动。滑板13上部装有由旋压轮7、活塞杆8、活塞9、气缸10构成的气动旋压机构。旋压轮7既可旋转,又可作往复送进运动。导向轮16安装在导轨15后端部,调速电机18安装在机架1底部,它与丝杆14用链轮、链条联接;展边轮17安装在靠近抛物面凸模6边缘的机架1的支座上,展边轮17与抛物面凸模6的中心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园形板材被顶模11压紧,中心部位紧贴抛物面凸模6,在电机5驱动下,主轴4、凸模6、顶模11及工件便同步旋转,当气缸10右腔进入压缩空气,推动活塞9、活塞杆8和旋压轮7前进,旋压轮7压紧工件,在摩擦力带动下与工件一同旋转,在旋压作用下,使工件延伸,产生塑性变形,开动调速电机18,链轮、链条驱动丝杆14旋转,丝杆14带动滑板13、气缸10、旋压轮7沿导轨15作送进运动,这样边旋压边进给,使工件紧贴凸模6,抛物面由此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规程如下首先把园形板材装入抛物面凸模6上,拧紧顶模11,将滑板13、旋压轮7停靠在顶模11的位置,启动电机5,使主轴4和凸模6及工件旋转,打开气动阀,压缩空气进入气缸10右腔,推动旋压轮7工作,启动调速电机18,带动丝杆14旋转,滑板13和旋压轮7作送进运动,操作导向轮16,迫使工件朝凸模6方向成型,当旋压轮7压至工件边缘的适当时候,关闭调速电机18,滑板13停止运动,操作展边轮17,将工件翻加强边,然后,关闭电机5,主轴4停止转动,操纵换向阀,气缸10左腔进气,右腔排气,旋压轮7退位,拧松顶模11,卸下工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备投资省,能简化抛物面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抛物面用抛物面旋压机,它的主轴箱(2)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箱内装有轴承(3)和主轴(4),主轴(4)左端与电机(5)用三角皮带相联,其特征是主轴(4)右端安装有抛物面凸模(6),顶模(11)安装在机架(1)后端尾架上,顶模(11)的轴心与主轴(4)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丝杆(14)和由两个空心圆柱构成的导轨(15)两端用支承座(12)联接并固定在机架(1)上,套在丝杆(14)上的滑板(13)安装在导轨(15)上面,滑板(13)上部装有由旋压轮(7)、活塞杆(8)、活塞(9)、气缸(10)构成的气动旋压机构,导向轮(16)安装在导轨(15)后端部,调速电机(18)安装在机架(1)底部,它与丝杆(14)用链轮、链条联接,展边轮(17)安装在靠近抛物面凸模(6)边缘的机架(1)的支座上,展边轮(17)与抛物面凸模(6)的中心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加工抛物面用的旋压机,它是在由电机带动的主轴上安装抛物面凸模,尾架上安装顶模,机架后部安装丝杆滑板机构和由旋压轮、活塞、气缸构成的气动旋压机构,以及导向轮和展边轮,夹在抛物面凸模上的工件随主轴旋转,旋压轮在丝杆、滑板的带动下,一方面向外移动,另一方面在气动旋压机构的作用下对工件施压,迫使工件沿着抛物面凸模发生延伸和塑性变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降低抛物面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文档编号B21D22/16GK2151822SQ92235139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7日
发明者朱润辉 申请人:朱润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