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切削刀具的支撑垫和刀头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61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轴线c延伸穿过中央孔8。
[0081]支撑垫5具有沿着中心纵向轴线a的长度和沿着中心横向轴线b的宽度。长度比宽度长或显著更长。
[0082]支撑垫5具有第一纵向边缘侧11、相对的第二纵向边缘侧12、第一横向边缘侧13和相对的第二横向边缘侧14。第一纵向边缘侧11和第二纵向边缘侧12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a。第一横向边缘侧13和第二横向边缘侧14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中心横向轴线b。
[0083]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垫5因此具有整体矩形形状,如在图2E所示意的顶视图中可见。应注意,如在图2E和图2G中可见的纵向边缘侧11、12和/或横向边缘侧13、14不需要为完美笔直的。
[0084]支撑垫5包括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如上所述,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被构造成在旋转式切削刀具I的操作期间邻靠孔的壁。
[0085]应注意,支撑垫5关于旋转轴线X稍微倾斜,使得第一支撑表面16(参见图1)将与孔的壁接触,而第二支撑表面17将从孔的壁释放,且因此在操作期间将不太起作用。因此,正是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中的最接近前端Ia的一个支撑表面在操作期间提供主要支撑和引导功能。
[0086]应注意,支撑垫5可以是可转位的,使得第二支撑表面17可提供主要支撑和引导功能,参见下文更多细节。
[0087]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中的每一个为凸出地弯曲的,如在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所见,尤其参见图2C。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的曲率半径可沿着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的整个宽度为恒定的。然而,也可使曲率半径变化,使得在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的中央区域中的曲率半径大于在第一支撑表面16和第二支撑表面17的外部区域处的曲率半径。
[0088]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表面16与第二支撑表面17之间设置凹陷的中央区(reg1n)18。中央孔8在中央区18中延伸穿过支撑垫5。在第一实施例中,凹陷的中央区18从第一纵向边缘侧11延伸到第二纵向边缘侧12。
[0089]支撑垫5还包括与第一支撑表面16、第二支撑表面17和中央区18相对的底表面19。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底表面19具有邻靠刀座6的底表面的平坦邻接表面。
[0090]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垫5包括两个第一凹处20,所述第一凹处20在从纵向边缘侧11朝向第二纵向边缘侧12的方向上延伸到第一支撑表面16中。该两个第一凹处20中的每一个都延伸到第一支撑表面16上的相应的最终位置。
[0091]第一凹处20形成用于冷却液和/或润滑液的入口开口。在第一实施例中,该入口开口与旋转方向R相会合(meets),且位于第一纵向边缘侧11处。
[0092]该两个第一凹处20将允许冷却液和/或润滑液在旋转式切削刀具I的操作期间供应到第一凹处20并被收集在第一凹处20中。压力将在第一凹处20中产生,这将朝向正被钻孔的孔的壁挤压冷却液和/或润滑液,且从而允许在第一支撑表面16与孔的壁之间产生冷却液和/或润滑液的膜。
[0093]第一凹处20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第一侧21、第二侧22和底部23。在第一侧21与底部23之间的过渡部分处且在第二侧22与底部23之间的过渡部分处,可存在曲率半径或小曲率半径。
[0094]第一凹处20中的每一个均具有朝向最终位置减小的通流面积。通流面积为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a且平行于中心轴线c的平面中的横截面面积。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与第一支撑表面16正交的方向上所见,这种减小的通流面积通过第一凹处20中的每一个朝向第一支撑表面16上的最终位置渐缩来获得。因此,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相互接近以在最终位置处汇合。
[0095]在最终位置处,可在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汇合的位置存在曲率半径或小曲率半径。
[0096]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与第一支撑表面16正交的方向上所见,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为凸出地弯曲的或稍微凸出地弯曲的。
[0097]在与第一支撑表面16正交的方向上所见,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形成角度。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角度为锐角。该角度可为最多90°,优选为最多70°,更优选为最多50°,且最优选为最多30°。
[0098]第一支撑表面16具有第一边界线26,第一边界线26具有邻近第一纵向边缘侧11延伸的部分。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边界线26并非笔直的,而是略微凸形的。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边界线26靠近第一纵向边缘侧11突然地改变方向。
[0099]第二支撑表面17具有第二边界线32,第二边界线32具有邻近第二纵向边缘侧12延伸的部分。第二边界线32也并非笔直的,而是略微凸形的,且靠近第二纵向边缘侧12突然地改变方向。
[0100]两个第一凹处20至少从第一边界线26延伸到最终位置。在第一实施例中,凹处20在第一边界线26之前直接从第一纵向边缘侧11开始。
[0101]支撑垫5包括第一斜切表面27,该第一斜切表面27将第一纵向边缘侧11连接到第一支撑表面16。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斜切表面27包括弯曲的斜切表面。第一斜切表面27将在第一纵向边缘侧11与第一支撑表面16之间的过渡部分处对支撑垫5进行加强。
[0102]与第一支撑表面16—样,支撑垫5包括第二斜切表面33,该第二斜切表面33将第二纵向边缘侧12连接到第二支撑表面17。该第一斜切表面33也包括弯曲的斜切表面。
[0103]两个凹处20的最终位置位于第一支撑表面16上的第一中间区域28内。该第一中间区域28在图2E中由两条虚线指示,且从中心纵向轴线a对称地延伸,且具有为支撑垫5的宽度的最多80%、优选为支撑垫5的宽度的最多67%的宽度。
[0104]第二支撑表面17也具有第二中间区域31,该第二中间区域31在图2E中由虚线指示,且从中心纵向轴线a对称地延伸,且具有为支撑垫5的横向宽度的最多80%、优选为支撑垫5的横向宽度的最多67%的宽度。
[0105]第一实施例的支撑垫5为可替换的,且可通过绕中心轴线c旋转而转位。然而,在第二支撑表面17处未设置有凹处。因此,当转位时,支撑垫5将如常规支撑垫那样地操作,使得第二支撑表面17最接近旋转式切削刀具I的前端la。
[0106]图3A到图3C公开了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图2A到图2K所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支撑表面17处设置两个第二凹处30。该两个第二凹处30在从第二纵向边缘侧12朝向第一纵向边缘侧11的方向上延伸到第二支撑表面17中。
[0107]应注意,在所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已经对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0108]该两个第二凹处30中的每一个也具有朝向最终位置减小的通流面积。该两个第二凹处30具有与两个第一凹处2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但是在相反方向上转向,且用于冷却液和/或润滑液的入口开口位于第二纵向边缘侧12处。因此,该两个第二凹处30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侧21、第二侧22和底部23。
[0109]两个第二凹处30延伸到位于第二支撑表面17上的第二中间区域31内的最终位置。
[0110]两个第二凹处30至少从第二边界线32延伸到最终位置。两个第二凹处30在第二边界线32之前直接从第二纵向边缘侧12开始。
[01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支撑垫5为可替换的,且可绕中心轴线c转位。当第一支撑表面16最接近于前端Ia时和当第二支撑表面17最接近于前端Ia时,支撑垫5的构造和特性将相同。
[0112]图4A到图4C公开了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图3A到图3C中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支撑表面16中设置仅一个第一凹处20,且在第二支撑表面17中设置仅一个第二凹处30。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