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545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传送段、第二传送段,所述第一传送段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的压辊组,以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压辊组之间的第一型辊组;一设置在压辊组与物料架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通过第一传送段控制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并能通过导向机构适应不同宽度和厚度板材的加工需要,更使得其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进一步的对后期产品良率进行了控制,进而具有更好的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专利说明】
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板材折弯加工情况下使用的送料机构。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板材折弯加工情况下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折弯机对板材进行折弯操作时,通常是通过传送装置直接待折弯板材直接传送至折弯机,完成折弯成型。
[0003]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现有的薄型板材,如不锈钢薄板通常是卷制在一根辊上的,其在放置一定时间后,板材的表面平整度不够,反而具有一定的弧度,以利于后期折弯机的折弯操作,更甚者影响后的产品质量,另外在多数不锈钢产品上会设置有凸起状或内凹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需要,而这些形状的加工通常是采用其它的设置另外完成,操作工序较多,还需要搬运来搬运去,浪费时间和人力,不利于集约化管理,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传输装置没有导向机构,不能对进入传送装置的物料进行调整,同时其为了保证传输效果,通常至适应一种宽度的物料板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通过第一传送单元对待折弯的板材进行整形,以使其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同时通过型辊组对整形后的板材进行成型加工,减少了其搬运的过程,节约了人力物力,进而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同时其上设置的导向机构,使其能适应不同宽度和厚度板材的加工需要,更使得其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进一步的对后期产品良率进行了控制,进而具有更好的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包括:
[0007]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传送段、第二传送段,所述第一传送段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的压辊组,以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压辊组之间的第一型辊组;
[0008]—设置在压辊组与物料架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
[0009]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对从物料架输送出来的待折弯板材的进行导向,以使其顺利进入第一传送段进行整形,进而通过第二传送段将整形后的待折弯板材传输至折弯机。
[001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压辊组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的至少两组压辊。
[001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型辊组包括至少一组型辊,每组所述型辊均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上、下侧的第一型辊和第二型辊。
[001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型辊外侧壁的圆周上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至少两组环形的凸起部,所述第二型辊上设置有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
[0013]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第一传送段之间,以对待折弯板材两侧边进行成型加工的第二型辊组,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边,且位于每个侧边上、下侧的第三型辊和第四型辊。
[001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机架上以容纳待折弯板材的第一U形导向架,每个所述U形导向架在朝向待折弯板材的容纳腔里,以间隔一预设距离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 U形导向架。
[0015]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U形导向架在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与第二U形导向架的运动轨迹相配的滑槽,所述第二 U形导向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0016]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U形导向架的上、下内侧壁上,间隔一另一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在靠近物料架的一侧具有一弧形的敞开端。
[0017]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大于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力。
[0018]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段与第二传送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
[0019]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传送单元中的压辊组对待折弯的板材进行整形,以使其具有较好的平整度,进而对后期产品的加工质量进行控制,同时板材上所需要的内凹或凸起的形状,通过型辊组进行一次成型加工,减少了其搬运的过程,节约了人力物力,进而提高了的生产效率。
[0020]其二,本实用新型上设置的多个导向机构,使其能适应不同宽度和厚度板材的加工需要,更使得其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进一步的对后期产品良率进行了控制,具有更好的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折弯机的送料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型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传送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6]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的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0028]分别设置在机架I上的第一传送段2、第二传送段3,所述第一传送段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4两侧的压辊组20,所述压辊组用于平整度不够的板材进行处理,以使其平整度达到后期折弯加工的要求,以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压辊组之间的第一型辊组21,其用于对压制整形后的板材表面进行成型加工,以使其免除了后期的搬运环节;
[0029]—设置在压辊组与物料架5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6,其作用在于对进入到第一传送段的板材进行预处理,以使其进入的位置合适不会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后期的操作质量;
[0030]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对从物料架输送出来的待折弯板材的进行导向,以使其顺利进入第一传送段进行整形,进而通过第二传送段将整形后的待折弯板材传输至折弯机7。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1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压辊组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的至少两组压辊。采用这种方案通过至少两组压辊的压制,以使板材的夹带度达到使用要求,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2]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型辊组包括至少一组型辊,每组所述型辊均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上、下侧的第一型辊22和第二型辊23。采用这种方案以根据需要对板材的内凹或外凸的结构进行加工,以实现一次成型,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强,适应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3]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型辊外侧壁的圆周上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至少两组环形的凸起部24,所述第二型辊上设置有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未示出)。采用这种方案对板材的表面进行加工,只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对其凸起部形状的简单替换,并不能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具有可实施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4]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第一传送段之间,以对待折弯板材两侧边进行成型加工的第二型辊组8,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边,且位于每个侧边上、下侧的第三型辊80和第四型辊81。采用这种方案对待加工板材的侧边进行成型加工,以使其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5]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机架上以容纳待折弯板材的第一U形导向架60,每个所述U形导向架在朝向待折弯板材的容纳腔里,以间隔一预设距离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元件61,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U形导向架62。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在第一 U形导向架中通过弹性元件连接一第二 U形导向架的方式,使得其能适应不同宽度的板材加工需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6]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U形导向架在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与第二 U形导向架的运动轨迹相配的滑槽63,所述第二 U形导向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滑槽相配合的滑块64。采用这种方案通过滑槽与滑块相配合的设置,使得第二 U形导向架在作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更好,具有可靠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7]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二U形导向架的上、下内侧壁上,间隔一另一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元件65,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连接有定位板66,所述定位板在靠近物料架的一侧具有一弧形的敞开端67。采用这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的加工需要,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8]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大于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力。采用这种方案以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9]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传送段与第二传送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未示出)。采用这种方案以使其在传送段之间的传送稳定性更好,以对折弯机的板材传输稳定性进行保证,具有可实施效果好,稳定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40]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41]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传送段、第二传送段,所述第一传送段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的压辊组,以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压辊组之间的第一型辊组; 一设置在压辊组与物料架之间的第一导向机构; 其中,所述导向机构对从物料架输送出来的待折弯板材的进行导向,以使其顺利进入第一传送段进行整形,进而通过第二传送段将整形后的待折弯板材传输至折弯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组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的至少两组压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辊组包括至少一组型辊,每组所述型辊均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上、下侧的第一型辊和第二型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辊外侧壁的圆周上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至少两组环形的凸起部,所述第二型辊上设置有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第二传送段与第一传送段之间,以对待折弯板材两侧边进行成型加工的第二型辊组,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待折弯板材两侧边,且位于每个侧边上、下侧的第三型辊和第四型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机架上以容纳待折弯板材的第一 U形导向架,每个所述U形导向架在朝向待折弯板材的容纳腔里,以间隔一预设距离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 U形导向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导向架在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与第二 U形导向架的运动轨迹相配的滑槽,所述第二 U形导向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滑槽相配合的滑块。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导向架的上、下内侧壁上,间隔一另一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在靠近物料架的一侧具有一弧形的敞开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大于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力。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段与第二传送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
【文档编号】B21D43/09GK205519326SQ201620155756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发明人】龚志文
【申请人】绵竹市鑫圣龙通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