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直吹管前端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86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直吹管前端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高炉直吹管前端支承的装置,归属于C21B7/16类。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冶金高炉直吹管的两端是以球面形状分别同风口小套及弯头相接触,它依靠拉杆的压力使直吹管在风口小套内部紧密相接保持密封。这种结构形状的直吹管虽然能保证从热风炉来的热风进入高炉内腔,但这种直吹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容易漏风和烧损。由于整个直吹管仅靠弯头及风口球面上的点来支撑,处于一种悬空状态。当高炉经过几次反复的休风和复风后,由于热胀冷缩或压力不够等原因,直吹管在重力作用下从风口小套球面中心线上下沉而产生漏风,致使大量热风跑出炉外,不仅浪费能源与动力,而且产生巨大的噪声污染。同时还由于高温气流的冲刷与氧化作用,直吹管很容易被烧损而迫使高炉休风;②由于直吹管是悬空安装,风口套内空间又狭小,所以直吹管前端在装配时很难对位,装配精度难以保证,且费时费力。从目前生产实践和文献资料中较难找到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及有关报导。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快速装配、又具防漏作用的新型高炉直吹管前端支承装置。主要通过将传统的直吹管只靠弯头和风口球面上点接触结构形状改变为直吹管在风口小套内的前支承结构形状。这种前支承式的直吹支承管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装配快捷,不易烧损。
为实现上述任务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高炉直吹管靠近风口小套的前端安装一个直吹管支承装置,此支承装置由周向支承块和纵向支承块构成,周向支承块呈弧形状,纵向支承块呈直角三角形状。周向支承块和纵向支承块之间呈“T”字型交错固连。周向支承块的一端同直吹管固连,而另一端与风口中套内壁相接触。纵向支承块的一个直角边同周向支承块固连,而另一个直角边同直吹管的外壁固连。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构成的直吹管支承装置,其有益效果为①安装快捷,安装时它能自行保证其直吹管前端的高度与风口小套相吻合,不需采用其它校正工具;②防止漏风,它能始终保持直吹管前端球面与风口小套球面的接触,不会掉落产生漏风;③可延长直管使用寿命在20-30%之间;④节约能源、降低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2为
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1所示,在高炉直吹管1靠近风口小套2的前端呈“T”字型交错构成直吹管支承装置。此装置由纵向支承块3和周向支承块4构成,而纵向支承块3呈直角三角形状,周向支承块4呈弧形状。纵向支承块3的一个直角边同周向支承块4固连,另一个直角边同直吹管1的外壁固连。周向支承块4的一端同直吹管1与风口中套5段内的外壁固连,而另一端同风口中套5的内壁相接触,装配时保证高炉直吹管前端球面与风口小套的球面很好地吻合。
除上述实施例外,还可将周向支承块4制作成圆环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直吹管前端支承装置,由纵向支承块(3)、周向支承块(4)构成,其特征在于纵向支承块(3)呈直角三角形状,周向支承块(4)呈弧形状,纵向支承块(3)和周向支承块(4)之间以“T”字形结构固连,纵向支承块(3)的一个直角边与周向支承块(4)固连,另一个直角边与直吹管(1)的外壁固连,周向支承块(4)的一端与直吹管(1)固连,而它的另一端同风口中套(5)的内壁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直吹管前端支承装置,它由纵向支承块和周向支承块构成。纵向支承块呈直角三角形状,周向支承块呈弧形状。它们之间以“T”字形结构连接。这种支承装置安装在靠近风口小套直吹管前端下方,承受直吹管前端的重量并保证直吹管前端的球面和风口小套的球面很好地吻合而无需施加外力进行校正。使用这种结构的直吹管支承装置,其优点是安装快,不漏风,可延长直吹管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C21B7/00GK2459604SQ00225759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8日
发明者梁南山 申请人: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