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稀土高锌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2737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稀土高锌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属于高锌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Mg-(6~10)Zn-(3~5)Al-0.3Mn-(0.5~1.5)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镁合金主要有三种合金系Mg-Al系、Mg-Zn系、Mg-RE系。Mg-RE系合金具有很高的热强性及良好的铸造性能,但由于RE元素的价格昂贵,因此Mg-RE系合金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Mg-Al系合金的屈服强度较低,从而其承载能力较低。Mg-Zn系合金属于可热处理强化型,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其延伸率与Mg-Al系合金相近。但是Mg-Zn二元系合金的平衡结晶温度间隔较大,故此种合金在常规凝固条件下的铸造性能很差,容易出现枝晶粗大、区域偏析和热裂等缺陷。Al元素的加入可减小Mg-Zn合金结晶温度间隔,使其铸造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这就是Mg-Zn-Al系合金。
目前国内还未有高温高强高锌镁合金的研制报告,国外虽然有高温高强高锌镁合金的研究报道,但采用的是加钙的方法,加RE的还没有。
A.Lou等人研究的ZAC8506合金,通过向Mg-8Zn-5Al合金中加入0.6%的Ca来提高其抗高温性能,主要采用压铸方法来制造汽车发动机的油盘(A.Louand T.Shinoda,Development of a creep-resistant magnesium alloy for die castingapplications,Magnesium alloys and their applications,B.L.Mordike and K.U.Kainer,ed.,Werkstoff-Informationsgeserschaft,Wolfsburg,Germany,1998,p151)。Z.Zhang等人研究了Mg-10Zn-(2~6)Al合金,发现Al含量的变化可影响该合金的凝固区间和力学性能,并且还对Mg-10Zn-4Al-0.15Ca合金进行了研究(Z.Zhang,R.Tremblay,D.Dube.Microstructure and creep resistance of Mg-10Zn-4Al-0.15Capermanent moulding alloy,Mat.Sci.& Tech.,Vol.18(2002),p433-437)。I.A.Anyanwu等以ZAC941合金为参比合金,研究了Zn∶Al=2∶1且含0.6Ca和0.1Ca及Zn+Al%=13mass%等13种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I.A.Anyanwu,S.Kamado,T.Honda et al,Heat resistance of Mg-Zn-Al-Ca alloy castings,MaterialsScience Forum,Vol.350-351(2000),p73-78)。R.S.Rudi等人则采用半固态的方法来制造这些合金(R.S.Rudi,S.Kamado,N.Ikeya et al,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ofsemi-solid formed Mg-Zn-Al-Ca alloy,Materials Science Forum,Vol.350-351(2000),p79-84)。可看出上述研究者都是靠加钙的方法来提高其高温性能,但问题是钙非常难加入,因此具体实施困难。而采用半固态的方法来制造合金,目前又难以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耐高温、较高屈服强度和良好压铸性能的高锌镁合金,同时提供一种便于生产的制备该合金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稀土高锌镁合金,主要由Mg、Zn、Al、Mn、RE元素组成,其各组份的质量分数为Zn6~10%Al3~5%Mn0.3%RE0.5~1.5%Mg余量覆盖剂1-2%精炼剂1.5-2.5%制备上述高锌镁合金的方法,其步骤为a、将坩埚加热至400~500℃,在坩埚内壁和底部均匀撒上一层覆盖剂,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比例加入炉料Zn和Al,并在其上撒一层覆盖剂;b、将炉料温度升至680~720℃,熔化后,加入经过预热的Al-10Mn中间合金,熔化后,再加入重量为炉料6-10%的纯Zn,全部熔化后将合金液搅拌均匀;c、炉料温度继续升至760~800℃,除去液面上的脏熔剂,加入混和稀土,重新撒一层覆盖剂,待混和稀土全部熔化后,将合金液搅拌均匀;d、将温度降至700~750℃进行精炼,精炼剂用铝箔包好,放入钟罩中,钟罩浸入c步骤镁合金液的2/3深处,搅动,同时不断在镁合金液表面撒精炼剂,精炼到镁合金液表面不再有白色氧化物从熔池下部翻上来,液面呈现光亮的镜面时为止,除去浇包嘴、坩埚壁和合金液表面上的熔剂,再撒上一层覆盖剂;e、再将温度升至760~800℃,静置不少于25~60分钟,降温至720~750℃,倒出冷却,即制得高锌镁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首次在高锌镁合金中加入稀土细化晶粒,并形成新相,提高了高锌镁合金的高温性能。
2、加RE的高锌镁合金克服了加钙易氧化的缺点,RE易于加入,因此制备工艺简单,实施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Mg-6Zn-3Al-0.3Mn-0.5RE合金为例。
准备采用金属型(指金属模具)直径为25mm。金属型需先预热以后再喷刷涂料,这样可使涂料中水分迅速蒸发,易喷刷均匀(防止涂料向下流),获得一层紧密粘牢的涂料层。但预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涂料容易剥落。预热温度110℃左右。
用Al(OH)3、水、偏硅酸钠配制成氧化铝涂料。
模具内壁、扒渣及精炼工具除锈并涂上氧化铝涂料。
准备炉料炉料Zn和Al应除油、除水和表面的氧化物等脏物。
中间合金预热将Al-10Mn、RE在180~210℃温度下预热0.2~0.5小时。
模具及所配炉料用电阻炉加热到250℃左右预热。
选用上海交通大学生产的覆盖剂JDRJ1(专利申请号00125301.8,发泡镁合金覆盖剂)作覆盖剂,用量为炉料重量的1~2%;选用上海交通大学生产的精炼剂JDRJ2(专利号ZL?)作精炼剂,用量分别为为炉料重量的1~1.5%和1.5~2.5%;将覆盖剂、精炼剂在150~200℃烘干,分别放置。
选择混合稀土,其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为Ce50.20%,La26.67%,Nd15.28%,Pr5.37%,Fe0.65%,Mg0.38%,Mn0.11%,Si0.01%,Ca0.01%,P0.003%,用量为炉料重量的0~1.5%。
准备坩埚先用熔剂熔8小时以上,如果不漏,方用来熔化镁合金。
制备a、坩埚加热至500℃,在坩埚内壁及底部均匀地撒上一层覆盖剂,加入纯镁锭和纯铝锭(烧损率为8%),并在它们上面撒上一层覆盖剂,装料时覆盖剂消耗量为炉料重量的1%;b、将炉温升至700℃,待装入的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预热的Al-10Mn中间合金,待中间合金熔化后,再加入纯Zn,熔化后将合金液搅拌均匀;c、将炉温升温至780℃,除去液面上的脏熔剂,将混和稀土按0.5%的比例加入合金液,重新撒上一层覆盖剂,待混和稀土全部熔化后,搅拌均匀;d、将合金液温度降至720℃进行精炼,精炼剂用量为炉料重量的1.2%;精炼剂用铝箔包好,放入钟罩中,钟罩浸入镁合金液的2/3深处,进行搅动使镁合金液产生强烈的循环对流(垂直方向),同时不断在镁合金液表面撒精炼剂,用量为炉料重量的2%,主要撒在镁合金液由下部刚升至表面之处,这样可使整个液面上均覆盖一层熔剂;精炼直到镁合金液表面不再有白色氧化物从熔池下部翻一来,液面呈现光亮的镜面时为止;除去浇包嘴、坩埚壁和合金液表面上的熔剂,再撒上一层新的覆盖剂;e、精炼后,将炉温升至760℃,静置30分钟;从电阻炉中取出预热至250℃的模具,镁合金液的温度降至730℃进行浇注,扒去镁合金液表面的熔剂,浇口尽量靠近模具;浇注过程中应向高锌镁合金液上撒以硫华(硫黄和H3BO3,其重量比为1∶1),以便在周围建立保护气氛,尽可能减少高锌镁合金液表面与大气的接触。浇注时应力求高锌镁合金液平稳,减少涡流和飞溅。
坩埚在熔炼完毕后,倒出剩余的高锌镁合金液,自然冷却至100℃以下,盛入热水,浸几个小时后,剩余的熔渣即易清除干净。
热处理固溶温度为345℃,固溶处理时间为12小时。采用自来水作介质进行淬火处理。人工时效温度为175℃。
SEM形貌显示,加入0.5%RE后,合金的晶粒尺寸与未加RE的合金的晶粒尺寸相比差不多(约为100~110um),三元相基本呈断续状分布,部分三元相已变为颗粒状,但是没有出现块状或棒状相。
Mg-6Zn-3Al-0.3Mn-0.5RE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为152Mpa,高温屈服强度达116MPa(150℃)。
实施例2以Mg-10Zn-5Al-0.3Mn-0.5RE合金为例。
准备过程和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其中a步骤坩埚加热温度为500℃;c步骤炉温升温至760℃;合金液精炼温度为710℃,精炼剂用量为1%;精炼后静置时间为30分钟。
热处理固溶温度为340℃,固溶处理时间为10小时,采用自来水作介质进行淬火处理,人工时效温度为175℃。
SEM形貌显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中的Zn、Al原子的含量增多,使合金中的三元相数量增多,但是RE加入也使基体中的三元相基本呈断续状分布,也没有出现块状或棒状相。
Mg-10Zn-5Al-0.3Mn-0.5RE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为158MPa。高温屈服强度达122MPa(150℃)。
实施例3以Mg-8Zn-4Al-0.3Mn-1.5RE合金为例。
准备过程和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其中a步骤坩埚加热温度为450℃;c步骤炉温升温至760℃;d步骤合金液精炼温度为720℃,精炼剂用量为1.5%;e步骤精炼后静置时间为25分钟。
热处理固溶温度为350℃,固溶处理时间为18小时,采用自来水作介质进行淬火处理,人工时效温度为175℃。
SEM形貌显示,Mg-8Zn-4Al-0.3Mn中加入1.5%RE,产生的块状或棒状相并不像在AZ91D中加入RE而产生的针状或棒状Al11RE3相,而是RE溶于三元相中形成的四元相Mg3Al4Zn2RE(原子百分数之比)。加入1.5%RE后,合金的晶粒尺寸与加入0.5%RE的合金的晶粒尺寸相比,比前者更细(大约为40~50um),其颗粒相分布弥散且均匀,并且块状或棒状相的数量增多。
Mg-8Zn-4Al-0.3Mn-1.5RE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为161MPa。高温屈服强度达124MPa(150℃)。
本发明高锌镁合金与ZAC8506合金和AZ91D合金的力学性能比较Mg-8Zn-4Al-0.3Mn-1.5RE合金(合金编号ZAE8415)与ZAC8506合金和AZ91D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比较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室温条件下,三种合金的抗拉强度相差不大,但本发明合金的屈服强度要比国外的ZAC8506合金高10.3%,比AZ91D合金高7.3%。高温条件下,本发明合金抗拉强度比国外的ZAC8506合金高5.7%,比AZ91D合金高12%;屈服强度要比国外的ZAC8506合金高6.0%,比AZ91D合金高19.2%。表明本发明具有更优越的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含稀土高锌镁合金,主要由Mg、Zn、Al、Mn、RE元素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质量分数为Zn 6-10%Al 3-5%Mn 0.3%RE 0.5-1.5%Mg 余量覆盖剂 1-2%精炼剂 1.5-2.5%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高锌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坩埚加热至400-550℃,在坩埚内壁和底部均匀撒上一层覆盖剂,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比例加入炉料Zn和Al,并在其上撒一层覆盖剂;b、将炉料温度升至680-720℃,熔化后,加入经过预热的Al-10Mn中间合金,熔化后,再加入重量为炉料6-10%的纯Zn,全部熔化后将合金液搅拌均匀;c、炉料温度继续升至760~800℃,除去液面上的脏熔剂,加入混和稀土,重新撒一层覆盖剂,待混和稀土全部熔化后,将合金液搅拌均匀;d、将温度降至700~750℃进行精炼,精炼剂用铝箔包好,放入钟罩中,钟罩浸入c步骤镁合金液的2/3深处,搅动,同时不断在镁合金液表面撒精炼剂,精炼到镁合金液表面不再有白色氧化物从熔池下部翻上来,液面呈现光亮的镜面时为止,除去浇包嘴、坩埚壁和合金液表面上的熔剂,再撒上一层覆盖剂;e、再将温度升至760~800℃,静置不少于25-60分钟,降温至720-750℃,倒出冷却,即制得高锌镁合金。
3.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为JDRJ1,其加入量为炉料重量的1-2%。
4.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合金Al-10Mn的预热温度为180-210℃,时间为0.2-0.5小时。
5.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混合稀土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为Ce50.20%,La26.67%,Nd15.28%,Pr5.37%,Fe0.65%,Mg0.38%,Mn0.11%,Si0.01%,Ca0.01%,P0.003%,混合稀土的加入量为炉料重量的0.5-1.5%。
6.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JDRJ2,放入钟罩的量为炉料重量的1-1.5%,撒在镁合金液表面的量为1.5-2.5%。
7.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e步骤倒出高锌镁合金的过程中,在高锌镁合金溶液上撒以硫华,在周围建立保护气氛。
8.依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撒硫华为硫黄和H3BO3,其重量比为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高温高强Mg-(6-10)Zn-(3-5)Al-0.3Mn-(0.5-1.5)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主要由Mg、Zn、Al、Mn、RE元素组成,其主要特征是在高锌镁合金中加入RE元素,细化晶粒,形成新相,提高了高锌镁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并克服了ZAC8506镁合金加钙易氧化的缺点,制备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C22C23/04GK1488773SQ0312634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5日
发明者关绍康, 王迎新, 赵红亮, 石广新 申请人:郑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