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87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水罐、鱼雷罐内衬工作层的耐火砖大多采用铝碳化硅碳砖(即Al2O3-SiC-C砖,简称ASC砖),该砖存在如下主要缺点抗氧化性差,使用中容易氧化失效,造成渣线和冲刷部位侵蚀快、粘渣严重、维护困难;中低档砖寿命低,而寿命≥1000次所需的高档Al2O3-SiC-C砖价格昂贵,成本高。已授权的申请号为01126576.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混铁车用烧成铝碳砖,在某些混铁车的工作层开始采用,该铝碳砖的缺点是抗铁水和炉渣侵蚀性差,渣线区寿命低,运行成本高。
近十几年来,随着钢质量的提高,铁水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迅速的发展。1989年申请人开始进行鱼雷罐用耐火材料的研究,1990年研制开发出了鱼雷式混铁车用Al2O3-SiC-C砖,该砖首先在首钢推广应用,在首钢150吨鱼雷式混铁车上使用,后又逐步扩大到260吨混铁车上使用。自1991年至今共使用Al2O3-SiC-C砖50000余吨,首钢炼铁厂鱼雷式混铁车由于使用Al2O3-SiC-C砖,炉龄有明显提高,由原来的不足300炉增至1000余炉,已达到原来的3倍还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2005年下半年,由于首钢及首钢搬迁厂(首迁、首秦)冶炼工艺的改变(在高炉化铁水过程中加入萤石以达到先期净化铁水质量的目的),使得高炉所排放铁水进入鱼雷罐后,带入的渣的成分比较大,对鱼雷罐内衬的侵蚀就比较严重,加之在鱼雷罐中还要加入一定的三脱剂进行三脱处理,这样就更加剧对鱼雷罐内衬的侵蚀。因此,目前几个供货厂家供给首钢及首钢搬迁厂所用的Al2O3-SiC-C砖,使用效果均较差(小于500炉),使用寿命比以前降低一半或更多,为此,开发出适应首钢及搬迁厂鱼雷罐用的新型耐火材料,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新产品势在必行。2006年4月,我厂成功研制开发出适应首钢及搬迁厂鱼雷罐用的新一代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生产出使用寿命更长的鱼雷罐用新型耐火材料——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原料中含有矾土10~60%,电熔刚玉10~50%,碳化硅3~20%,石墨2~20%,氧化铬0.5~5%,金属铝0.2-3%,金属硅0.2-3%,结合剂3~5%,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3~10%。
其中矾土20~50%,电熔刚玉20~40%,碳化硅5~15%,石墨5~15%,氧化铬1~4%,金属铝0.5-2%,金属硅0.5-2%,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5~8%。
所述矾土的粒度为8~3mm和3~1mm两种,其中粒度为8~3mm的矾土占原料总量的5~15%,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原料总量的5~45%,电熔刚玉粒度为1~0.1mm,碳化硅粒度为-200目,石墨为L-190的天然石墨,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的粒度为-200目,氧化铬的粒度为-180目,金属铝为-200目,金属硅为-200目。
所述的电熔刚玉为电熔白刚玉,或为电熔亚白刚玉,或为电熔棕刚玉,或为电熔致密刚玉,或为上述不同种类电熔刚玉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结合剂为酚醛树脂。
一种鱼雷罐内衬结构,含有罐体内侧壁的喷涂料(2),罐体中间的罐口(1),喷涂料(2)内侧的耐火砖工作层,该耐火砖工作层包括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和端墙内衬砌筑段(IV),其中圆柱壳内衬砌筑段包括罐口(1)正下方的冲击区(I)和非冲击区(II),所述冲击区(I)由鱼雷罐专用砖甲(3)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非冲击区(II)由鱼雷罐专用砖乙(4、5)砌筑而成,该砖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中单元砖甲(3)的高度大于单元砖乙(4、5)的高度;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由鱼雷罐专用砖丙(6、7、8)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端墙内衬砌筑段(IV)由鱼雷罐专用砖丁(9)砌筑而成,该砖为长方体。
在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的下部与喷涂料(2)之间设有一段弧面底衬砌筑层(V),该底衬砌筑层(V)由鱼雷罐专用砖戊(10)砌筑而成;或者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直接与喷涂料(2)接触,其中间不设底衬砌筑层。
所述鱼雷罐专用砖砖乙(4、5)包括单元砖乙之一(4)和单元砖乙之二(5);该单元砖乙之一(4)和单元砖乙之二(5)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乙之一(4)的腰与底夹角(α1)小于单元砖乙之二(5)的腰与底交角(α2);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一(4)为调节砖,该砖根据需要砌筑在冲击区(I)中心或非冲击区(II)中心。
所述鱼雷罐专用砖丙(6、7、8)包括单元砖丙之一(6)、单元砖丙之二(7)、单元砖丙之三(8);该单元砖丙之一(6)、单元砖丙之二(7)、单元砖丙之三(8)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丙之一(6)的腰与底夹角(β1)大于单元砖丙之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单元砖丙之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大于单元砖丙之三(8)的腰与底夹角(β3);在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大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一(6)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7)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中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7)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8)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小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8)为主。
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鱼雷罐专用砌筑砖丙(6、7、8)的直角梯形截面,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砌筑在鱼雷罐内侧,倾斜腰与喷涂料接触砌筑(2)。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于2006年4月在首钢及其搬迁厂试用,炉龄明显提高,由原来的不足300炉增至900炉以上,炉龄已超过原来的3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采用特种矾土、电熔刚玉、碳化硅、石墨为主要原料及结合剂而制成,适用于鱼雷罐底部冲击区、锥环及两端头部位,还适用于鱼雷罐柱环冲击区以外部位,该砖具有良好的抗渣铁侵蚀性、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及热震稳定性好等特点。
3、本发明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尽量采用最少的砖型,方便配砖和砌筑,同时减少砖封,有效避免掉砖、挂渣、粘铁等现象。
4、本发明的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生产工艺简单,成型时不需要高温烧成,因而生产成本较低,投资少,见效快。


图1为鱼雷罐内衬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1为鱼雷罐专用砖甲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2为鱼雷罐专用砖甲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1为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一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2为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一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3为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二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4为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二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1为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一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2为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一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3为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4为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5为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6为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1为鱼雷罐专用砖丁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2为鱼雷罐专用砖丁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1为鱼雷罐专用砖戊正视结构示意图;图9-2为鱼雷罐专用砖戊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鱼雷罐内衬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1、原料(1)原料配方矾土10%,电熔刚玉50%,碳化硅3%,石墨12%,红柱石10%,氧化铬5%,金属铝3%,金属硅3%,酚醛树脂4%。
(2)原料理化指标矾土 规格为GAL-88电熔刚玉 其中Al2O3≥95%碳化硅 其中SiC≥97%,Fe2O3≤1.2%金属铝 其中Al≥98%金属硅 其中Si≥97%氧化铬 其中Cr2O3≥98.5%石墨 其中C≥95%,水份≤0.5%,挥发分<2.0%红柱石 其中Al2O3≥55%酚醛树脂 固含量≥75%,固定碳≥45%各原料水分不能大于0.5%,否则,必须将原料烘干后再用于生产。
2、生产工艺称取矾土、电熔刚玉、电熔刚玉作为骨料,将骨料干混1min,加入酚醛树脂,再混碾3-5min;加入碳化硅、石墨、红柱石、氧化铬、金属铝、金属硅等细料混碾10min,放料;然后成型、干燥,烧成。
(1)混碾要求每盘料总混碾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冬季原料应适当加热至45±5℃。
(2)成型要求a)该工序应严格控制,通过制品的实际尺寸来计算单重,并决定打击次数,应保证每公斤料打击次数不得低于1.5次。
b)成型时,应遵照先轻后重,严禁冷打的原则,避免和消除层裂现象。
c)生产出的半成品,要严格按工艺逐块进行检查,做到外型尺寸准确,无裂纹、层裂、掉角、掉棱、飞边、麻面等缺陷。
(3)烧成要求烧成时,升温要按规定进行操作,特别注意不能起火太快,升温速度如下温度(℃)升温速率(℃/10min)常温~60℃ 460℃保温1h60~100℃ 2100℃ 保温1h100~150℃ 3150~200℃ 4200~220℃ 4在220℃下保温12h后出窑。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矾土60%,电熔刚玉10%,碳化硅20%,石墨2%,红柱石3%,氧化铬0.5%,金属铝0.2%,金属硅0.3%,酚醛树脂4%。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矾土20%,电熔刚玉40%,碳化硅18%,石墨12%,红柱石5%,氧化铬1%,金属铝0.5%,金属硅0.5%,酚醛树脂3%。
实施例四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特级山西矾土熟料50%,电熔白刚玉20%,碳化硅5%,石墨5%,红柱石8%,氧化铬4%,金属铝2%,金属硅1%,酚醛树脂5%。
实施例五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为特级山西矾土熟料30%,电熔亚白刚玉35%,碳化硅10%,石墨10%,红柱石5%,氧化铬3%,金属铝1%,金属硅2%,热塑性酚醛树脂4%。
实施例六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粒度为5~3mm的矾土占5%,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30%,粒度为1~0.1mm的电熔棕刚玉40%,-200目的碳化硅5%,L-190的石墨5%,-200目的红柱石5%,-180目的氧化铬1%,-200目的金属铝2%,-200目的金属硅3%,热塑性酚醛树脂4%。
实施例七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粒度为5~3mm的矾土占15%,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20%,粒度为1~0.1mm的电熔致密刚玉20%,-200目的碳化硅15%,L-190的石墨15%,-200目的红柱石8%,-180目的氧化铬1%,-200目的金属铝1%,-200目的金属硅1%,热固性酚醛树脂4%。
实施例八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粒度为5~3mm的矾土占10%,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25%,粒度为1~0.1mm的电熔致密刚玉30%,-200目的碳化硅10%,L-190的石墨10%,-200目的红柱石6%,-180目的氧化铬3%,-200目的金属铝1.5%,-200目的金属硅0.5%,热固性酚醛树脂4%。
所用矾土为特级山西矾土熟料,规格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九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粒度为5~3mm的矾土占8%,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22%,粒度为1~0.1mm的电熔致密刚玉15%,粒度为1~0.1mm的电熔白刚玉15%,-200目的碳化硅13%,L-190的石墨12%,-200目的硅线石6%,-180目的氧化铬3%,-200目的金属铝1.5%,-200目的金属硅0.5%,热固性酚醛树脂4%。
所用矾土为特级山西矾土熟料,规格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粒度为5~3mm的矾土占13%,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25%,粒度为1~0.1mm的电熔亚白刚玉10%,粒度为1~0.1mm的电熔棕刚玉15%,-200目的碳化硅8%,L-190的石墨10%,-200目的蓝晶石7%,-180目的氧化铬3%,-200目的金属铝3%,-200目的金属硅2%,热固性酚醛树脂4%。
所用矾土为特级山西矾土熟料,规格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一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一种鱼雷罐内衬结构,含有罐体内侧壁的喷涂料2,罐体中间的罐口1,喷涂料2内侧的耐火砖工作层,该耐火砖工作层包括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和端墙内衬砌筑段IV,其中圆柱壳内衬砌筑段包括罐口1正下方的冲击区I和非冲击区II;所述冲击区I由鱼雷罐专用砖甲3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非冲击区II由鱼雷罐专用砖乙4、5砌筑而成,该砖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中单元砖甲3的高度大于单元砖乙4、5的高度;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由鱼雷罐专用砖丙6、7、8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端墙内衬砌筑段IV由鱼雷罐专用砖丁9砌筑而成,该砖为长方体。
在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的下部与喷涂料2之间设有一段弧面底衬砌筑层V,该底衬砌筑层V由鱼雷罐专用砖戊10砌筑而成。
所述鱼雷罐专用砖砖乙4、5包括单元砖乙一4和单元砖乙二5;该单元砖乙一4和单元砖乙二5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乙一4的腰与底夹角α1小于单元砖乙二5的腰与底交角α2。鱼雷罐专用砖乙一4为调节砖,该砖根据需要砌筑在冲击区I中心或非冲击区II中心。
所述鱼雷罐专用砖丙6、7、8包括单元砖丙一6、单元砖丙二7、单元砖丙三8;该单元砖丙一6、单元砖丙二7、单元砖丙三8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丙一6的腰与底夹角β1大于单元砖丙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单元砖丙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大于单元砖丙三8的腰与底夹角β3。在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大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一6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二7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中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二7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三8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小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三8为主。
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鱼雷罐专用砌筑砖丙6、7、8的直角梯形截面,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砌筑在鱼雷罐内侧,倾斜腰与喷涂料2接触砌筑。
实施例十二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在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与直接与喷涂料2接触,其中间不设底衬砌筑层。
权利要求
1.一种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原料中含有矾土10~60%,电熔刚玉10~50%,碳化硅3~20%,石墨2~20%,氧化铬0.5~5%,金属铝0.2-3%,金属硅0.2-3%,结合剂3~5%,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其中矾土20~50%,电熔刚玉20~40%,碳化硅5~15%,石墨5~15%,氧化铬1~4%,金属铝0.5-2%,金属硅0.5-2%,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5~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所述矾土的粒度为8~3mm和3~1mm两种,其中粒度为8~3mm的矾土占原料总量的5~15%,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原料总量的5~45%,电熔刚玉粒度为1~0.1mm,碳化硅粒度为-200目,石墨为L-190的天然石墨,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的粒度为-200目,氧化铬的粒度为-180目,金属铝为-200目,金属硅为-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熔刚玉为电熔白刚玉,或为电熔亚白刚玉,或为电熔棕刚玉,或为电熔致密刚玉,或为上述不同种类电熔刚玉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结合剂为酚醛树脂。
6.一种鱼雷罐内衬结构,含有罐体内侧壁的喷涂料(2),罐体中间的罐口(1),喷涂料(2)内侧的耐火砖工作层,该耐火砖工作层包括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和端墙内衬砌筑段(IV),其中圆柱壳内衬砌筑段包括罐口(1)正下方的冲击区(I)和非冲击区(II),其特征是所述冲击区(I)由鱼雷罐专用砖甲(3)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非冲击区(II)由鱼雷罐专用砖乙(4、5)砌筑而成,该砖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中单元砖甲(3)的高度大于单元砖乙(4、5)的高度;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由鱼雷罐专用砖丙(6、7、8)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端墙内衬砌筑段(IV)由鱼雷罐专用砖丁(9)砌筑而成,该砖为长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的下部与喷涂料(2)之间设有一段弧面底衬砌筑层(V),该底衬砌筑层(V)由鱼雷罐专用砖戊(10)砌筑而成;或者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I、II)直接与喷涂料(2)接触,其中间不设底衬砌筑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鱼雷罐专用砖砖乙(4、5)包括单元砖乙之一(4)和单元砖乙之二(5);该单元砖乙之一(4)和单元砖乙之二(5)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乙之一(4)的腰与底夹角(α1)小于单元砖乙之二(5)的腰与底交角(α2);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一(4)为调节砖,该砖根据需要砌筑在冲击区(I)中心或非冲击区(II)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鱼雷罐专用砖丙(6、7、8)包括单元砖丙之一(6)、单元砖丙之二(7)、单元砖丙之三(8);该单元砖丙之一(6)、单元砖丙之二(7)、单元砖丙之三(8)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丙之一(6)的腰与底夹角(β1)大于单元砖丙之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单元砖丙之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大于单元砖丙之三(8)的腰与底夹角(β3);在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大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一(6)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7)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中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7)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8)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小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8)为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III)的鱼雷罐专用砌筑砖丙(6、7、8)的直角梯形截面,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砌筑在鱼雷罐内侧,倾斜腰与喷涂料(2)接触砌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铝碳化硅碳砖原料中含有矾土10~60%,电熔刚玉10~50%,碳化硅3~20%,石墨2~20%,氧化铬0.5~5%,金属铝0.2-3%,金属硅0.2-3%,结合剂3~5%,红柱石3~10%。该砖适用于鱼雷罐底部冲击区、锥环及两端头部位,还适用于鱼雷罐柱环冲击区以外部位。该砖具有良好的抗渣铁侵蚀性、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及热震稳定性好等特点,该砖生产工艺简单,成型时不需要高温烧成,因而生产成本较低,投资少,见效快;本发明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尽量采用最少的砖型,方便配砖和砌筑,同时减少砖封,有效避免掉砖、挂渣、粘铁等现象。
文档编号B22D41/02GK101066880SQ20071005419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9日
发明者校松波, 赵永安, 李树森, 张晓雷, 李明欢, 张灿星 申请人:巩义市五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