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05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抛光机托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抛光圆管的 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抛光机托料装置包括包括传送机床床身,该床身上设置的 至少-个水平滑道,以及活套在水平滑道内的水平滑台,滑台经丝杆连接的 手轮,以及滑台上表面固定的水平导轮机构,该水平导轮机构设置有水平导 轮,该水平导轮为定滑轮,且朝向所述滑台的末端;在磨床床身t还设置有
的竖直滑轨,以及活套在竖直滑轨上:的竖良托架机构,竖直托架机构经丝杆
连接有竖直^轮。在抛光不同直径的圆管或圆柱时,须要分别控制竖直托架 机构和水平导轮机构,实现上下、左右两个方向的调整,调整时需要确定--个基准线作为被加工圆管的中心线,然后根据计算调整上下、左右两个不同 方向的行程,当圆管的轴心线与基准线重合后才能移动磨床砂轮,使其靠近 圆管进行打磨加工。
这种抛光机托料装置的缺点是需要分别对水平导轮机构的左右行程和 竖直托架机构上下行程进行调整,调整精度差,工作效率低,需要对行程进 行计算,增加了调整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能够同时对水平导 轮机构的左右行程和竖直托架机构上下行程进行调整,提高调整精度和工作效 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包括传 送机床床身,该床身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水平滑道,在水平滑道内的水平滑台,该 滑台经丝杆连接的手轮,以及滑台上表面固定的水平导轮机构,所述水平导轮 机构上部设置有水平导轮,该水平导轮为定滑轮,且朝向所述滑台的末端,其 关键在于所述滑台的末端为光滑斜面,该光滑斜面外侧的床身上设置有竖直 托轮机构,该竖直托轮机构的下部是"门"形托台,所述"门"形托台的一个 支脚安装有滚轮与所述光滑斜面接触,所述"门"形托台的另一个支脚伸入床 身上的倾斜滑道内被其限位,该倾斜滑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光滑斜面的延长线垂 直,且倾斜滑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竖直托轮机构的上部设 置有竖直托轮,该竖直托轮的轴心线与所述水平导轮的轴心线平行。
转动手轮和丝杆,实现滑台以及水平导轮机构的左右移动,同时,光滑斜 面推动"门"形托台的一个支脚,带动整个"门"形托台的移动,由于倾斜滑 道对"门"形托台另一个支脚的限位,实现"门"形托台和竖直托轮机构的上 下移动。
倾斜滑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光滑斜面的延长线垂直,倾斜滑道的中心线与水 平线的夹角为60° ,可以确保水平导轮机构和竖直托轮机构的行走距离始终保 持相等,提高托料装置的调整精度和工作效率。
所述水平导轮机构由平动横梁、立柱和水平导轮组成,其中平动横梁固定 在所述各水平滑台的上表面实现联动,且各水平滑台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
平动横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立柱,该立柱呈"7"字形,其端头安装有所述水平 导轮。
所述竖直托轮机构由"门"形托台、竖动横梁、传动轴、安装座和竖直托 轮组成,其中竖动横梁固定在所述各"门"形托台的上表面实现联动,该竖动 横梁上垂直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座,安装座上部安装有所述传动轴,该传 动轴上安装有所述竖直托轮。
水平导轮和竖直托轮配合移动,稳定住不同直径的圆管或圆柱后,移动磨 床砂轮靠向工件,就可以实现打磨。
所述竖动横梁、平动横梁、与竖直托轮和水平导轮的中心线平行。 所述各滑台所连接的手轮套装在同--传动带上实现联动。 传动带实现各水平滑台的同步运转,共同支撑住工件,使工件的打磨精度 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不需要对行程进行计算,能够同时能够同时对 水平导轮机构的左右行程和竖直托架机构上下行程进行调整,降低了调整的难 度,提高调整精度和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及磨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 2、 3所示 一种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由传送机床床身l、水平
滑道、水平滑台2、丝杆3、手轮4、水平导轮机构和竖直托轮11组成,其中床 身1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水平滑道,在水平滑道内的水平滑台2,该滑台2经丝杆 3连接的手轮4,以及滑台2上表面固定的水平导轮机构,所述水平导轮机构上 部设置有水平导轮9,该水平导轮9为定滑轮,且朝向所述滑台2的末端,其中 所述滑台2的末端为光滑斜面2a,该光滑斜面2a外侧的床身1上设置有竖直托 轮机构,该竖直托轮机构的下部是"门"形托台6,所述"门"形托台6的一个 支脚安装有滚轮与所述光滑斜面2a接触,所述"门"形托台6的另一个支脚伸 入床身1上的倾斜滑道la内被其限位,该倾斜滑道la的中心线与所述光滑斜 面2a的延长线垂直,且倾斜滑道la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竖 直托轮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竖直托轮11,该竖直托轮11的轴心线与所述水平导轮 9的轴心线平行。
转动手轮4和丝杆3,实现滑台2以及水平导轮机构的左右移动,同时,光 滑斜面2a推动"门"形托台6的一个支脚,带动整个"门"形托台6的移动, 由于倾斜滑道la对"门"形托台6另一个支脚的限位,实现"门"形托台6和 竖直托轮机构的上下移动。
倾斜滑道la的中心线与所述光滑斜面2a的延长线垂直,倾斜滑道la的中 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 ,可以确保水平导轮机构和竖直托轮机构的行走距 离始终保持相等,提高托料装置的调整精度和工作效率。如图l所示所述水平导轮机构由平动横梁7、立柱8和水平导轮9组成, 其中平动横梁7固定在所述各水平滑台2的上表面实现联动,且各水平滑台2 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平动横梁7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立柱8,该立柱8呈"7" 字形,其端头安装有所述水平导轮9。

图1所示所述竖直托轮机构由"门"形托台6、竖动横梁10、传动轴 12、安装座13和竖直托轮11组成,其中竖动横梁10固定在所述各"门"形 托台6的上表面实现联动,该竖动横梁10上垂直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座13, 安装座13上部安装有所述传动轴12,该传动轴12上安装有所述竖直托轮11。
传动轴12连接有电机主轴,电机旋转,实现传动轴12和竖直托轮11旋转, 实现对工件15的旋转输送。
水平导轮9和竖直托轮11配合移动,稳定住不同直径的圆管或圆柱后,移 动磨床砂轮14靠向工件15,就可以实现打磨。
如图3所示所述竖动横梁10、平动横梁7、与竖直托轮11和水平导轮(9) 的中心线平行。
便于水平导轮机构和竖直托轮机构的调校维修。
如图4所示所述各滑台2所连接的手轮4套装在同一传动带5上实现联动。
传动带5实现各水平滑台2的同步运转,共同支撑住工件15,使工件15的 打磨精度保持一致。 其工作情况如下
转动手轮4和丝杆3,实现滑台2的水平移动,同时实现"门"形托台6和 竖直托轮机构的上下移动,当二者稳定住圆管后,移动磨床砂轮13靠向工件, 进行打磨。
权利要求1、一种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床床身(1),该床身(1)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水平滑道,在水平滑道内的水平滑台(2),该滑台(2)经丝杆(3)连接的手轮(4),以及滑台(2)上表面固定的水平导轮机构,所述水平导轮机构上部设置有水平导轮(9),该水平导轮(9)为定滑轮,且朝向所述滑台(2)的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的末端为光滑斜面(2a),该光滑斜面(2a)外侧的床身(1)上设置有竖直托轮机构,该竖直托轮机构的下部是“门”形托台(6),所述“门”形托台(6)的一个支脚安装有滚轮与所述光滑斜面(2a)接触,所述“门”形托台(6)的另一个支脚伸入床身(1)上的倾斜滑道(1a)内被其限位,该倾斜滑道(1a)的中心线与所述光滑斜面(2a)的延长线垂直,且倾斜滑道(1a)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竖直托轮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竖直托轮(11),该竖直托轮(11)的轴心线与所述水平导轮(9)的轴心线平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 导轮机构由平动横梁(7)、立柱(8)和水平导轮(9)组成,其中平动横梁(7) 固定在所述各水平滑台(2)的上表面实现联动,且各水平滑台(2)的中心线 相互平行,所述平动横梁(7) i:固定有至少一个立柱(8),该立柱(8)呈"7" 字形,其端头安装有所述水平导轮(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 托轮机构由"门"形托台(6)、竖动横梁(10)、传动轴(12)、安装座(13) 和竖直托轮(11)组成,其中竖动横梁(10)固定在所述各"门"形托台(6) 的上表面实现联动,该竖动横梁(10)上垂直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座(13), 安装座(13)上部安装有所述传动轴(12),该传动轴(12)上安装有所述竖直 托轮(11)。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动横梁(10)、平动横梁(7)、与竖直托轮(11)和水平导轮(9)的中 心线平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滑 台(2)所连接的手轮(4)套装在同一传动带(5)上实现联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心磨床托料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床床身,该床身上设置的水平滑道,在水平滑道内的水平滑台,该滑台经丝杆连接的手轮,滑台上固定的水平导轮机构,导轮机构上设置有水平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的末端为光滑斜面,光滑斜面外侧的床身上设置有竖直托轮机构,该竖直托轮机构的下部是“门”形托台,所述托台的一个支脚安装有滚轮与所述光滑斜面接触,另一个支脚伸入床身上的倾斜滑道内;竖直托轮机构上部竖直托轮的轴心线与所述水平导轮的轴心线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不需要对行程进行计算,能够同时能够同时对水平导轮机构的左右行程和竖直托架机构上下行程进行调整,降低调整难度,提高调整精度和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4B29/00GK201002208SQ20072012353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
发明者云 黄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