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尤其是一种全 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轧辊磨床在磨削支撑辊时通常都是将支撑辊的轴承 箱卸下,用静压中心架进行磨削,待磨削加工完毕后又将轴承
箱重新安装后使用。支撑辊的轴承箱重量通常在20T以上,拆 装过程繁琐耗时且易于损坏支撑辊轴承箱,导致钢厂轧线轧辊 加工成本提高。磨削加工时,对支撑辊进行带轴承箱磨削则能 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然而轧辊轴承箱须在通入符合油压、流 量及温度要求的油时才能有效形成油膜轴承,但由于磨削时轧 辊转速过低,导致轧辊油膜轴承不能有效形成动压而可能造成 对轴承损伤的隐患;其次,带箱磨削必须以轴承箱作定位及磨 削支承,由于箱座误差及油膜轴承间隙可能产生磨削精度及磨 削效率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数控轧辊 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该系统确保了磨削的进行,使用便 捷、可靠。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工件床身 上设有头架、尾架、中心架底板和支撑装置,轴承箱上设有进 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油箱的出油管路相联通,所述回 油口与油箱的进油管路相联通,包括安装精度调整装置、供油 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箱座,轴承箱置于箱座上,所述箱 座上设有限位块和轴承箱推动油缸,限位块固设在轴承箱一侧 的箱座上,轴承箱推动油缸固设在轴承箱另一侧的箱座上,具 体实施时,将轧辊轴承箱(即支撑辊的轴承箱)置于箱座上,启 动轴承箱推动油缸,将箱座上的轴承箱推动至被限位块顶紧, 即推动到位;所述工件床身一端的箱座与工件床身之间通过夹 板和工件床身上的中心架底板连接,所述夹板可径向滑动定位 于工件床身上的中心架底板上,所述工件床身 一端的箱座固连 夹板,以此实现工件床身一端的箱座相对工件床身的径向滑 动,所述中心架底板可带动放置于其上的夹板和箱座相对于工 件床身轴向移动,又设有一微调装置,该微调装置固设于所述 中心架底板及夹板一侧的工件床身上,所述微调装置控制夹板 相对中心架底板的径向滑动;该限位块、轴承箱推动油缸、微 调装置和夹板构成安装精度调整装置;
所述油箱上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双联齿轮泵连 接,所述双联齿轮泵一侧两吸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两个吸油器 相联通,所述双联齿轮泵另一侧两出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两个 溢流阀相联通,所述两溢流阀分别通过油管与两节流阀对应相联通,所述两节流阀分别通过油管与两进油管一端对应相联 通,所述两节流阀与两进油管一端之间的两油管上分别设有过 滤器以过滤掉杂质,所述两溢流阀分别对应联通两油压表、所 述两节流阀分别对应联通两流量传感器以查看油压和流量,所 述两进油管另一端分别对应联通两轴承箱的进油口 ,该吸油 器、双联齿轮泵、溢流阀、节流阀、过滤器、进油管及其相互 联通的油管构成所述油箱的出油管路,具体实施时,,电机通过 联轴器控制双联齿轮泵工作,双联齿轮泵使油箱中的油分两路 同时从吸油器中吸入后打入到两路油管中,所述的两路油通过 油管分别经过溢流阀、节流阀控制油压后,经过滤器过滤,最
后经由进油管流入轴承箱的进油口中;所述油箱上设有回油管 口,所述回油管口分别与两回油管一端相联通,两回油管另一 端分别对应联通两轴承箱的回油口,该回油管口和回油管构成 所述油箱的进油管路,具体实施时,随着两轴承箱的进油口不 断流入符合要求的油,两轴承箱使用后的油不断从两轴承箱的 回油口流出进入回油管中,经油箱的回油管口回流至油箱中; 所述出油管路、进油管路和油箱构成供油装置;
所述油箱的侧壁上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 信号传输给油温控制机,所述油温控制机上设有出油管道和进 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和进油管道分别与油箱的油温控制器出 油口和油温控制器进油口相联通而形成油温控制回路,该温度 传感器、油温控制机和油温控制回路构成油温控制装置,具体 实施时,温度传感器检测油箱中油的温度,并且发送信号给油 温控制机,当油箱中油的温度偏高或偏低时,油温控制机工作,将油箱中的油通过进油管道抽入油温控制机中进行冷却或加 热,再通过出油管道送回油箱中,如此循环冷却或加热油直到 油温符合要求后,油温控制器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微调装置控制夹板相对工件床身的径向滑动的结构 是所述微调装置由支座、偏心轴、拉杆、伺服电机、减速机、 滚针轴承、铰轴和连接座组成,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定 位于支座上,支座固连所述中心架底板,伺服电机动力输出端 连接减速机动力输入端,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偏心轴,偏 心轴与支座间设有滚针轴承,拉杆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轴上, 拉杆另一端通过铰轴和连接座铰接,连接座固连所述夹板,具 体实施时,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控制偏心轴的转动,偏 心轴的转动使拉杆通过铰轴带动连接座做进给运动,从而使固 连于连接座的夹板带动其上的箱座相对工件床身径向滑动,滑 动至所需位置时关闭伺服电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精度调整装置定位支 撑辊轴承箱相对箱座的位置,及调整工件床身一端箱座相对工 件床身的径向位置,使两箱座间形成的空间轴向线与砂轮的轴 向线平行,保证了磨削系统的磨削精度;通过油温控制装置保 证供油装置中所供油的温度符合要求,又通过供油装置将符合 温度、油压、流量要求的油供给轴承箱以保证油膜轴承形成有 效动压,有效避免了造成对轴承损伤的隐患及保证了磨削系统 的磨削效率,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确保了磨削的进行,使用 便捷、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件床身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精度调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箱的剖面示意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 工件床身IO上设有头架、尾架、中心架底板9和支撑装置,
轴承箱2上设有进油口 21和回油口 22,所述进油口 21与油 箱4的出油管路相联通,所述回油口 22与油箱的进油管路相 联通,包括安装精度调整装置、供油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其 中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箱座1,轴承箱2置于箱座1上, 所述箱座1上设有限位块11和轴承箱推动油缸12,限位块11 固设在轴承箱2 —侧的箱座1上,轴承箱推动油缸12固设在 轴承箱2另一侧的箱座1上,具体实施时,将轧辊轴承箱(即 支撑辊60的轴承箱2)置于箱座1上,启动轴承箱推动油缸12, 将箱座1上的轴承箱2推动至被限位块11顶紧,即推动到位; 所述工件床身10 —端的箱座1与工件床身10之间通过夹板 20和工件床身10上的中心架底板9连接,所述夹板20可径 向滑动定位于工件床身10上的中心架底板9上,所述工件床身10 —端的箱座1固连夹板20,以此实现工件床身10 —端 的箱座1相对工件床身10的径向滑动,所述中心架底板9可 带动放置于其上的夹板20和箱座1相对于工件床身10轴向移 动,又设有一微调装置3,该微调装置3固设于所述中心架底 板9及夹板20 —侧的工件床身10上,所述微调装置3控制夹 板20相对中心架底板9的径向滑动;该限位块11、轴承箱推 动油缸12、微调装置3和夹板20构成安装精度调整装置;
所述油箱4上设有电机41,电机41通过联轴器42与双 联齿轮泵43连接,所述双联齿轮泵43 —侧两吸油口分别通过 油管与两个吸油器44相联通,所述双联齿轮泵43另一侧两出 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两个溢流阀45相联通,所述两溢流阀45 分别通过油管与两节流阀46对应相联通,所述两节流阀46 分别通过油管与两进油管40 —端对应相联通,所述两节流阀 46与两进油管40 —端之间的两油管上分别设有过滤器48以 过滤掉杂质,所述两溢流阀45分别对应联通两油压表47、所 述两节流阀46分别对应联通两流量传感器49以查看油压和流 量,所述两进油管40另一端分别对应联通两轴承箱2的进油 口21,该吸油器44、双联齿轮泵43、溢流阀45、节流阀46、 过滤器48、进油管40及其相互联通的油管构成所述油箱4的 出油管路,具体实施时,电机41通过联轴器42控制双联齿轮 泵43工作,双联齿轮泵43使油箱4中的油分两路同时从吸油 器44中吸入后打入到两路油管中,所述的两路油通过油管分 别经过溢流阀45、节流阀46控制油压后,经过滤器48过滤, 最后经由进油管40流入轴承箱2的进油口 21中;所述油箱4上设有回油管口 51,所述回油管口 51分别与两回油管50 — 端相联通,两回油管50另一端分别对应联通两轴承箱2的回 油口 22,该回油管口 51和回油管50构成所述油箱4的进油 管路,具体实施时,随着两轴承箱2的进油口21不断流入符 合要求的油,两轴承箱2使用后的油不断从两轴承箱2的回油 口 22流出进入回油管50中,经油箱4的回油管口 51回流至 油箱4中;所述出油管路、进油管路和油箱4构成供油装置; 所述油箱4的侧壁上设有一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 器5的信号传输给油温控制机,所述油温控制机上设有出油管 道和进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和进油管道分别与油箱4的油温 控制器出油口 52和油温控制器进油口 53相联通而形成油温控 制回路,该温度传感器5、油温控制机和油温控制回路构成油 温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时,温度传感器5检测油箱4中油的温 度,并且发送信号给油温控制机,当油箱4中油的温度偏高或 偏低时,油温控制机工作,将油箱4中的油通过进油管道抽入 油温控制机中进行冷却或加热,再通过出油管道送回油箱4 中,如此循环冷却或加热油直到油温符合要求后,油温控制器 停止工作。
本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微调装置3控制夹板20 相对工件床身10的径向滑动的结构是所述微调装置3由支 座31、偏心轴32、拉杆33、伺服电机30、减速机34 、滚针 轴承35 、铰轴8和连接座7组成,所述伺服电机30和减速 机34固定定位于支座31上,支座31固连所述中心架底板9, 伺服电机30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34动力输入端,减速机3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偏心轴32,偏心轴32与支座31间设有 滚针轴承35,拉杆33—端活动套设在偏心轴32上,拉杆33 另一端通过铰轴8和连接座7铰接,连接座7固连所述夹板 20,具体实施时,伺服电机30通过减速器34减速后控制偏心 轴32的转动,偏心轴32的转动使拉杆33通过铰轴8带动连 接座7做进给运动,从而使固连于连接座7的夹板20带动其 上的箱座1相对工件床身10径向滑动,滑动至所需位置时关 闭伺服电机即可。
通过安装精度调整装置定位支撑辊的轴承箱2相对箱座1 的位置,及调整工件床身10 —端箱座1相对工件床身10的径 向位置,使两箱座1间形成的空间轴向线与砂轮的轴向线平 行,保证了磨削系统的磨削精度;通过油温控制装置保证供油 装置中所供油的温度符合要求,又通过供油装置将符合温度、 油压、流量要求的油供给轴承箱2以保证油膜轴承形成有效动 压,有效避免了造成对轴承损伤的隐患及保证了磨削系统的磨 削效率,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确保了磨削的进行,使用便捷、 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工件床身(10)上设有头架、尾架、中心架底板(9)和支撑装置,轴承箱(2)上设有进油口(21)和回油口(22),所述进油口与油箱(4)的出油管路相联通,所述回油口与油箱的进油管路相联通,其特征是包括安装精度调整装置、供油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箱座(1),轴承箱置于箱座上,所述箱座上设有限位块(11)和轴承箱推动油缸(12),限位块固设在轴承箱一侧的箱座上,轴承箱推动油缸固设在轴承箱另一侧的箱座上;所述工件床身一端的箱座与工件床身之间通过夹板(20)和工件床身上的中心架底板(9)连接,所述夹板可径向滑动定位于工件床身上的中心架底板上,所述工件床身一端的箱座固连夹板,所述中心架底板可带动放置于其上的夹板和箱座相对于工件床身轴向移动,又设有一微调装置(3),该微调装置固设于所述中心架底板及夹板一侧的工件床身上,所述微调装置控制夹板相对中心架底板的径向滑动;该限位块、轴承箱推动油缸、微调装置和夹板构成安装精度调整装置;所述油箱上设有电机(41),电机通过联轴器(42)与双联齿轮泵(43)连接,所述双联齿轮泵一侧两吸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两个吸油器(44)相联通,所述双联齿轮泵另一侧两出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两个溢流阀(45)相联通,所述两溢流阀分别通过油管与两节流阀(46)对应相联通,所述两节流阀分别通过油管与两进油管(40)一端对应相联通,所述两节流阀与两进油管一端之间的两油管上分别设有过滤器(48),所述两溢流阀分别对应联通两油压表(47)、所述两节流阀分别对应联通两流量传感器(49),所述两进油管另一端分别对应联通两轴承箱的进油口,该吸油器、双联齿轮泵、溢流阀、节流阀、过滤器、进油管及其相互联通的油管构成所述油箱的出油管路;所述油箱上设有回油管口(51),所述回油管口分别与两回油管(50)一端相联通,两回油管另一端分别对应联通两轴承箱的回油口,该回油管口和回油管构成所述油箱的进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进油管路和油箱构成供油装置;所述油箱的侧壁上设有一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给油温控制机,所述油温控制机上设有出油管道和进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和进油管道分别与油箱的油温控制器出油口(52)和油温控制器进油口(53)相联通而形成油温控制回路,该温度传感器、油温控制机和油温控制回路构成油温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 箱磨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调装置控制夹板相对工件床身 的径向滑动的结构是:所述微调装置由支座(31)、偏心轴(32)、 拉杆(33)、伺服电机(30)、减速机(34)、滚针轴承(35)、铰 轴(8)和连接座(7)组成,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定 位于支座上,支座固连所述中心架底板,伺服电机动力输出端 连接减速机动力输入端,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偏心轴,偏 心轴与支座间设有滚针轴承,拉杆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轴上, 拉杆另一端通过铰轴和连接座铰接,连接座固连所述夹板。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支撑辊带箱磨削装置,包括安装精度调整装置、供油装置和油温控制装置,安装精度调整装置包括箱座上的轴承箱推动油缸和限位块以定位轴承箱相对箱座的位置,微调装置及可带动箱座相对工件床身径向滑动的夹板可调整工件床身一端箱座的径向位置,使两箱座间的空间轴向线与砂轮轴向线平行,保证了磨削精度;油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油温控制机以保证供油装置中所供油的温度合适;供油装置包括进油管路、油箱和含有溢流阀、节流阀的出油管路以将符合温度、油压、流量要求的油供给轴承箱以保证油膜轴承形成有效动压,有效避免了造成对轴承损伤的隐患及保证了磨削效率。总之,本实用新型确保了磨削的进行,使用便捷、可靠。
文档编号B24B5/37GK201320708SQ200820238029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翔雄, 勇 张, 曹宇中, 刚 聂, 赵泽明, 陈艳娟 申请人:昆山华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