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加热线圈及工件的加热方法

文档序号:335249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加热线圈及工件的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淬火等的高频加热线圈,尤其是涉及对发动机的凸轮及曲轴等那 样的具有轴部的工件进行加热的高频加热线圈。另外,本发明涉及对具有上述的轴部的工 件进行加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图7所示,发动机的曲轴由多个轴部1、2、3、4、5和壁构成部件7、8、9、10构 成。在此,轴部1、3、5是抵接支承轴自身的轴承的轴颈部,轴部2、4是活塞杆卡合的连杆颈 部。此外,发动机的曲轴为取得与活塞的平衡而多在连杆颈部的相反侧的壁构成部件设置 重量部,但为了制图方便,只图示了没有重量部的形状。在对曲轴的轴部进行高频淬火时,使用例如图8、9所示的半开放型的线圈100。现有技术的半开放型线圈10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中任一种。图8、9所示的半开放型的线圈100是将两列圆弧状部101、102和两列直线部105、 106组合而成的线圈,两个供电部107、108设于一个直线部106上。因此,一个直线部106 由供电部107、108分割,在直线部106的中心部产生空隙110。在利用半开放型的线圈100对连杆颈部那样的曲轴的中间部分的轴部2、5进行淬 火时,将线圈100插入壁构成部件7、8、壁构成部件9、10之间,在将半开放型的线圈100盖 在轴部2、4上的状态下向线圈100供给高频电流。该情况下,轴部2、4的中间部分通过半开放型的线圈100的直线部105、106感应 加热。在现有技术中,装载于汽车等的多汽缸发动机是以将汽缸直列排列为主流,但为 了缩短发动机的全长,近年来采用V字状排列的发动机的情况也增多。另外,有的摩托车也 采用将汽缸水平对置配置的发动机。这一类发动机,尽管汽缸的个数较多,但曲轴的长度较短,上述的壁构成部件7、8、 壁构成部件9、10的间隔窄,轴部2、4的长度短。因此,半开放型的线圈100的圆弧状的部 分101、102之间的间隙极小,且直线部105,106的长度短。其结果是,在工件的轴部产生温度偏差,如图10所示,存在轴部中央部的淬火深 度比两端部浅的问题。下面说明其理由。例如图11(a)所示,假设圆弧状的部位的中心角为约120度,轴部2、4的每60度 角度的线圈100和轴部2、4的关系为图11(b) 图12(g)所示的状态。因此,当使轴部2、 4旋转以利用线圈100对轴部2、4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时,轴部2、4的各部分重复图11(b) 图12(g)的状态。按顺序说明,在角度为0度的状态下,如图11(b),只有线圈100的圆弧状的部分 101、102靠近轴部2、4,因此只有加热轴部2、4的端部。在角度为60度的状态下,如图11 (c),线圈100的圆弧状的部分101、102和直线部106靠近轴部2、4。但是,由于在直线部106存在供电部107、108,且两者间存在空隙部 110,因此,线圈100不靠近轴部2、4的中央部。因此,在角度为60度的状态下,不能对轴部 2、4的靠近端部的部分进行加热。在角度为120度、180度、240度的状态下,如图11 (d)、图11 (e)、图12 (f),线圈100的任何部位都不靠近轴部2、4。在角度为300度的状态下,如图12(g),线圈100的直线部105靠近轴部2、4,对轴 部2、4的中央部进行加热。这样,轴部2、4的两端侧在约120度的旋转角范围内被加热,与之相对,轴部2、4 的中间部由于在直线部106有空隙部110,故被加热的机会少。另外,特别是在轴部2、4短 的情况下,空隙部110占直线部106的比例大,如上所述,在工件的轴部产生温度偏差,如图 10,轴部的中央部的淬火深度会变得比两端部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关注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点,其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频加 热线圈,即使在对短的轴部进行高频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温度偏差。另外,本发明一 并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同样技术课题的工件的加热方法。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开放型高频加热线圈,按沿着圆柱状假想空 间的一部分的形状配置有导电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圆柱状假想空间的一端侧 的位置有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所述圆柱状假想空间的另一端侧也有多个另一端 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对应于圆柱状假想空间的表面的位置有将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 一端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一端连接的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所述多个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和多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通过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串联连接。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中,连结导电部的数量少。在此,连结导电部是半开放型的 线圈的直线部。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具有将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一端和另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的一端连接的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即,具备三个以上的没有裂纹的直线 部。因此,使用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对轴部进行高频加热时,轴部的温度偏差小。另外,为实现同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多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所述多个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多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一 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利用两个连结导电部将所述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 连接,另一连结导电部将任意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连接, 所有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导电部为串联连接状态。另外,为实现同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三个连结导电部,两个一端侧小圆 弧状导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两个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利用两个连结导电部将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另 一连结导电部将一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内侧的端部的一方、和相对于该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配置于斜方向位置的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内侧的端部连接,所 有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导电部为串联连接状态。另外,为实现同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 及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一及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一、第二、第三连 结导电部,第一及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第一及第二另一端 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利用第一 及第二连结导电部将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第三连结导电部将第一或第二一端 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之一的位于内侧的端部和第二或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之一的 位于内侧的端部连接,第一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一连结导电部、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 状导电部、第三连结导电部、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二连结导电部、第二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为按此顺序串联连接的状态。最好是,具有两个以上的供电部,该供电部连接于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或另一 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最好是,高频加热线圈为加热轴部的线圈,连结导电部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线平 行地配置。也可以是,具有将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彼此之间、或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彼此之间、或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搭接导体。也可以是,将具有上述构成的高频加热线圈用搭接导体串联连接多个,构成一个 线圈。另外,也可以是,将具有上述构成且同一形状的高频加热线圈由搭接导体串联连 接两个,构成一个线圈。另外,为实现同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两个连结导电部、两个中途连结导 电部,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在与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利用两个连结导电部将所述两个一 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 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一个中途连结导电部的一端连接于一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 部,另一端侧到达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附近,另一个中途连结导电部其一端连接于 一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部,另一端侧到达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附近,所有 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导电部、中途连结导电部为串联 连接状态。在此,中途连结导电部是半开放型的线圈的直线部,但不将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的一端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一端连接,一端只不过是到达另一个小圆弧状导电 部的附近。因此,如现有技术中所说明,在直线部产生空隙。但是,本发明中,一个中途连结导电部的一端连接于一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的端部,另一端到达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附近,因此,空隙处于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的附近,与之相对,另一个中途连结导电部其一端连接于一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部,另一端侧到达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附近,因此,另一个空隙处于一端侧小圆 弧状导电部的附近。因此,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中,虽然可以有两个空隙,但两个空隙的位置错开。 因此,当使用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对轴部进行高频加热时,轴部的温度偏差小。另外,另一个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将具有圆弧状部和中心部和一或二个 供电部或一或二个搭接连接部的多个小线圈利用搭接导体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一 个小线圈的供电部及搭接连接部的位置设于从另一线圈的供电部及搭接连接部的位置错 开的位置。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中,空隙的位置错开,当使用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对轴 部进行高频加热时,轴部的温度偏差小。关于方法的发明提供一种工件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具备上述构成的高频 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使工件上产生感应电流。本发明的高频加热线圈,连结导电部件的数量多。直线状部都是连续的,没有裂 纹,因此,轴部的温度偏差小。因此,如V型发动机及水平对置型发动机的曲轴,即使是壁构成部件的间隔窄、轴 部的长度短的曲轴,也可以将必要部分充分升温,能够适宜当地进行淬火等热处理。另外,工件的加热方法也同样,即使是轴部的长度短的曲轴,也能够将必要部分充 分升温,能够适当地进行淬火等热处理。


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图2(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图3(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图4(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图5(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图6(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图7是曲轴的立体图;图8中实线是现有技术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双点划线是曲轴的一部分;图9是从背侧观察到的图8的高频加热线圈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使用图8的高频加热线圈对轴部进行淬火时的淬火模式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使用图8的高频加热线圈对轴部进行淬火时的各部分的过热状态的 淬火模式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使用图8的高频加热线圈对轴部进行淬火时的各部分的过热状态的 淬火模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20与上述的高频加热线圈相同,是对曲轴的轴部2、4 进行淬火的线圈。
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20是由管状的导电部件形成的半开放型的线圈,具 有三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和三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M、25J6,还包 括将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的四个连结导电部30、31、32、33、和搭接导体35。S卩,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20是按沿着大致圆柱状假想空间40 的一部分的形状配置三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三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24、25、26、和四个连结导电部30、31、32、33的半开放型的高频加热线圈。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M、25J6在圆柱 状假想空间40的两端大致对置地配置。S卩,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配置于同一圆弧上,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M、25J6配置于与该圆弧相对置的圆弧上。为便于说明,以图1(a)为基准,将近前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称作第一一端 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将中间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2称作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22、将进深侧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3称作第三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3。同样,以图1(a)为基准,将近前的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称作第一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对、将中间的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5称作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25、将进深侧的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沈称作第三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6。在第一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的外侧的端部和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24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短直线部41、42,且在该短直线部41、42的另一端侧连接有供电部 45,46ο观察由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构成的圆弧、及由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M、25J6构成的圆弧可知,作为两个圆弧的最外侧端部的第三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23的外侧端部和第三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沈的外侧端部由连结导电部33连结。而且,由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构成的圆弧和由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M、25J6构成的圆弧的内侧通过三个连结导电部30、31、32串联连接。更详细地说,一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部和在斜方向邻接的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部 通过邻接导电部30、31、32连接。S卩,第一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的端部和与其在斜方向对置的第二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25的端部由连结导电部30连接。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5的另一端和与其在斜方向对置的第二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22的端部由连结导电部31连接。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2的另一端和与其在斜方向对置的第三另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26的端部由连结导电部32连接。如上所述,第三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沈的外侧端部和第三一端侧小圆弧状 导电部23的外侧端部由连结导电部33连接。第三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3的内侧的端部、和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24的内侧端部通过搭接导体35连接。即,第三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3的内侧端部成为 一个搭接连接部44,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M的内侧端部成为另一个搭接连接部 43,搭接导体35与该搭接连接部43、44连接。由于搭接导体35不是用来对工件加热的,所 以用点划线图示。
其结果是,如图1所示,按供电部46、短直线部41、第一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 连结导电部30、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5、连结导电部31、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22、连结导电部32、第三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沈、连结导电部33、第三一端侧小圆 弧状导电部23、搭接导体35、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的内侧端部、短直线部42、及 供电部45的顺序串联连接。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20具备四个作为直线部的连结导电部30、31、 32、33 ο另外,四个直线部的连结导电部30、31、32、33都是连续的,没有裂纹,具有跨越高 频加热线圈20的全长的长度。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20对曲轴的轴部2、4进行淬火,在对曲轴进行淬火 时,从上盖在曲轴的轴部2、4上,供给高频电流。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20具备四列作为直线状部的连结导电部30、31、32、 33,且它们都是连续的,没有裂纹,因此,可对轴部2、4的中央部分进行加热,轴部2、4的温度偏差小。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供电部设置在了线圈的直线部分。如果将供电部设 置于圆环状的部位,则可以有效地进行轴部的升温。下面,对将供电部设置于圆环状部位的构成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 中,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图2所示的高频加热线圈50是按沿着大致圆弧状假想空间40的一部分的形状配 置有三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和三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M、25J6、和 五个连结导电部30、31、32、33、51的半开放型高频加热线圈。本实施方式中,由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构成的圆弧的外侧端部、和由 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25、26构成的圆弧的外侧端部都通过连结导电部33、51连接。由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构成的圆弧和由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M、25J6构成的圆弧的内侧的连接结构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而且,供电部45与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M的内侧端部连接,供电部46 与搭接导体35的端部连接。上述实施方式是连结导电部为四个的情形及五个的情形,但也可以为具有更少数 量的连结导电部。图3表示具有三个连结导电部55、56、57的构成。S卩,图3所示的高频加热线圈60 具有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25,而且还包 括将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的三个连结导电部55、56、57。即,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加热线圈60是按沿着大致圆柱状假想空间40 的一部分的形状配置有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对、25、和三个连结导电部55、56、57的半开放型高频加热线圈。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4、25在圆弧状假想空 间40的两端大致对置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由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构成的圆弧的外侧端部、和由另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25构成的圆弧的外侧端部都通过连结导电部55、57连接。
第一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的内侧端部和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5的 内侧端部通过连结导电部56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加直线状部的数量,也可以将上述的高频加热线圈20、50、60在同一圆周上并排设置多个。图4中,在同一圆周上并排有两个上述的高频加热线圈60,由搭接导体70将第 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2的终端部之间连接,由搭接导体70将两个高频加热线圈60a、 60b串联连接。即,本实施方式中,供电部46起到搭接连接部的作用。图5中,在同一圆周上排列有两个上述的高频加热线圈60,由搭接导体70将第 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2的终端部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M的内侧端部连接,并 将两个高频加热线圈60a、60b串联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一侧供电部45和另一端侧供电部 46起到搭接连接部的作用。在此,两个高频加热线圈60的连接方法是任意的。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图6表示将两个单圈线圈(小线圈)61、62的供电部或搭接连接部之间的间隙63、 65错开配置的例子。S卩,图6所示的高频加热线圈71是由搭接导体75将两个单圈线圈(小线圈)61、 62连接的结构。单圈线圈(小线圈)61上,由连结导电部80将两个圆弧状导电部77、78的一端彼 此连结,且在圆弧状导电部78的另一端设有供电部81。在另一个圆弧状导电部77上连接有中途连结导电部82。中途连结导电部82为直 线状,其另一端侧到达上述的供电部81附近而成为搭接连接部85。单圈线圈(小线圈)62也一样,由连结导电部87将两个圆弧状导电部85、86的一 端彼此连接,且在圆弧状导电部86的另一端设有供电部89。在另一个圆弧状导电部85上连接有中途连结导电部90。中途连结导电部90为直 线状,其另一端侧到达上述的供电部89附近而成为搭接连接部91。由搭接导体75将单圈线圈(小线圈)62的搭接连接部85、91连接。但是,两个单圈线圈(小线圈)61、62被安装得相互旋转对称,两个高频加热线圈 (小线圈)61、62的供电部或搭接连接部之间的间隙63、65错开。将图6所示的高频加热线圈71作为一个线圈观察时,可以说具有两个一端侧小圆 弧状导电部77、86、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8、85、和两个连结导电部80、86。另 外,高频加热线圈71具备两个中途连结导电部82、90。而且,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77、86在大致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8、85在与其大致对置 的位置配置。利用上述的两个连结导电部80、87将上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7、86的位 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8、85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而且,一个中途连接导电部82其一端被连接于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7的端部, 另一端侧到达对置的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8附近,另一个中途连结导电部90其一端 被连接于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85的端部,另一端侧到达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86附 近。
而且,所有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7、86、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78、85、 和连结导电部80、87、和中途连结导电部82、90为串联连接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开放型高频加热线圈,按沿着圆柱状假想空间的一部分的形状配置有导电部 件,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圆柱状假想空间的一端侧的位置有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在所述圆柱状假想空间的另一端侧也有多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对应于圆 柱状假想空间的表面的位置有将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一端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的一端连接的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所述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和多个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通过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串联连接。
2.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多个另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所述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 列配置,多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 利用两个连结导电部将所述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 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另一连结导电部将任意的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连接,所有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另一端 侧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导电部为串联连接状态。
3.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两个另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三个连结导电部,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两个 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利用两个 连结导电部将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另一连结导电部将一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的位于内侧的端部的一方、和相对于该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配置于斜方向位置的另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内侧的端部连接,所有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连结导电部为串联连接状态。
4.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及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一及第 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一、第二、第三连结导电部,第一及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 电部在同一圆周上排列配置,第一及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一 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置的位置配置,利用第一及第二连结导电部将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 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 个端部连接,第三连结导电部将第一或第二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之一的位于内侧的端部 和第二或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之一的位于内侧的端部连接,第一一端侧小圆弧状 导电部、第一连结导电部、第一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第三连结导电部、第二一端侧小 圆弧状导电部、第二连结导电部、第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为按此顺序串联连接的状 态。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以上的供电 部,该供电部连接于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或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
6.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高频加热线圈为加热 轴部的线圈,连结导电部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线平行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一端侧小圆弧 状导电部彼此之间、或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彼此之间、或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和另 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搭接导体。
8.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高频加热线圈电串联连接,构成一个线圈。
9.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高频 加热线圈电串联连接两个,构成一个线圈,一个高频加热线圈的供电部处于一个圆弧状部, 另一个高频加热线圈的供电部处于另一个圆弧状部。
10.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两个另一端侧 小圆弧状导电部、两个连结导电部、两个中途连结导电部,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同 一圆周上排列配置,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在与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对 置的位置配置,利用两个连结导电部将所述两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 个端部和两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部连接,一个中途连结导电 部其一端连接于一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部,另一端侧到达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 部的附近,另一个中途连结导电部的一端连接于一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端部,另 一端侧到达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的附近,所有的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另一端侧小圆 弧状导电部、连结导电部、中途连结导电部为串联连接状态。
11.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将具有圆弧状部和中心部和一或二个供电部或一或二个搭接 连接部的多个小线圈利用搭接导体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小线圈的供电部及搭 接连接部的位置设于从另一线圈的供电部及搭接连接部的位置错开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即使在对短的轴部进行高频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温度偏差。该高频加热线圈为半开放型,按沿着圆柱状假想空间(40)的一部分的形状配置有导电部件,其中,在相当于圆柱状假想空间(40)的一端侧的位置有三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在圆弧状假想空间(40)的另一端侧也有三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4、25、26)。而且,还有将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1、22、23)的一端和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24、25、26)的一端连接的四个连结导电部(30、31、32、33),利用三个以上的连结导电部将多个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和多个另一端侧小圆弧状导电部串联连接。
文档编号C21D9/30GK102045906SQ2009102060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奥出荣, 渡边弘子, 藤泽元一 申请人:富士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