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棒松装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54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芯棒松装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芯棒松装调整装置。
技术背景 在金属粉末成型时,模具需要根据产品的不同来调整芯棒松装的高度来实现压制 不同的产品,但现有技术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是通过在伸出气缸盖外的活塞杆上固定一个 行程限位块与固定在气缸盖上的另一个行程限位块来对活塞杆的行程来进行限位的,而到 达对芯棒松装高度调整的目的的,该调整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只起到对活塞杆行程限位的作 用,而活塞杆的行程是预先设置好的固定行程,如果试制时无法达到要求,则需要先拆除气 缸盖上的行程限位块,并通过加垫片或者更换行程限位块对活塞杆的行程作调整后,再装 配上该行程限位块来实现对活塞杆行程的调整;再者,当模具需要制备另外的产品时,则必 须要更换气缸盖上的行程限位块才能实现对松装高度的调整。因此,现有技术的芯棒松装 调整装置无法对与芯棒连接的活塞杆的行程进行实时的调整,工作效率低,操作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时调整活塞杆行程,工作效率高, 以及操作简单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它包括与芯
棒连接的活塞杆和气缸盖,所述的活塞杆伸出气缸盖外,它还包括调整螺母和用于松装高
度调整的外螺纹套,所述的调整螺母与活塞杆伸出气缸盖外的部分旋合,调整螺母的底部
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调整螺母与外螺纹套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的气缸盖上设
有具有中心螺纹孔的松装固定套,所述的外螺纹套与松装固定套的中心螺纹孔旋合,所述
的调整螺母上的环状凸起的外圆周面与松装固定套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增加了调整螺母和用于松装
高度调整的外螺纹套,且是通过外螺纹套的下端面与调整螺母的环状凸起的相互作用设定
活塞杆的行程,从而达到调整松装高度的目的,则试制时产品未达到要求,无需拆除调整装
置,直接通过旋转调整螺母即可对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进行微调;再者需要制备其它类型的
产品时,无需更换调整装置,直接通过旋转外螺纹套即可对活塞杆的行程进行调整。因此本
实用新型可实时调整活塞杆行程,工作效率高及操作简单。 作为改进,所述的调整螺母上部设有锁紧螺钉,则通过锁紧螺钉对活塞杆进行锁 定后,使得活塞杆更加稳定,所以产品的成品率更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整螺母上端周向设有多个平均分布的轴向沉孔,则在 转动调整螺母时,可以通过工具插入到沉孔中,使得调整螺母更易于被转动,即使得活塞杆 的调整更加方便。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外螺纹套上部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环状凸 起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平均分布的轴向通孔,则该环状凸起可以对活塞杆向下运动的行程进行限定,防止活塞杆向下运动到底时与底座碰撞而受损,引起不必要的损失而使成本增加; 再者环状凸起上设有通孔,则可以通过工具插入到通孔中,使得对外螺纹套进行转动时更 加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芯棒松装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气缸,3、活塞,4、气缸盖,5、松装固定套,6、调整螺母,7、外螺
纹套,8 、锁紧螺钉,9 、活塞杆,10 、沉孔,1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仅 限于以下具体实施实例 如图l所示的一种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它包括活塞3、与芯棒连接的活塞杆9、底座 1、设在底座1上的气缸2和设在气缸2上的气缸盖4,所述的活塞3滑动配合在气缸2内, 所述的活塞3与活塞杆9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杆9伸出气缸盖4夕卜,即活塞杆9从气缸2 内延伸到气缸盖4外,所述的气缸2上设有进出气口 P2,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进出气口 Pl, 它还包括调整螺母6和用于松装高度调整的外螺纹套7,所述的调整螺母6与活塞杆9在伸 出气缸盖4外的部分旋合,调整螺母6的底部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调整螺母6与外 螺纹套7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的气缸盖4上设有具有中心螺纹孔的松装固定套5,中心 螺纹孔的松装固定套5是指松装固定套5中心孔的上部有一向内的径向环状凸起,且该环 状凸起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的外螺纹套7与松装固定套5的中心螺纹孔旋合,即外螺纹套7 与松装固定套5中心孔中的环状凸起旋合,所述的调整螺母6上的环状凸起的外圆周面与 松装固定套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调整螺母6上部设有锁紧螺钉8。 所述的调整螺母5上端面周向设有多个平均分布的轴向沉孔IO,如四个平均分布 的轴向沉孔10。 所述的外螺纹套7上部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环状凸起上沿周向设有多个 平均分布的轴向通孔ll,如四个平均分布的轴向通孔11。 组装时,先将活塞3与活塞杆9固定;随后将活塞杆9穿过气缸盖4,并将活塞3放
入气缸2中;随后将气缸盖4固定在气缸2上端面;接着将气缸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
再将调整螺母6环状凸起在下旋合在活塞杆9上;随后将松装固定套5套入活塞杆9和调 整螺母6,并固定在气缸盖4上;随后通过工具和通孔11将外螺纹套7旋合在松装固定套5 套的中心孔中;最后在进出气口 Pl和进出气口 P2处接上气泵即可。 如图2所示,使用时,此时活塞杆9的行程为零,当需要制备产品时,首先根据产品 的特点计算出所需的活塞杆9的行程;接着工具配合通孔11转动外螺纹套7使得外螺纹套 7的下端面与调整螺母6环状凸起有一段的距离,这段距离即为活塞杆9的行程;随后对进 出气口 Pl进行通气,使得活塞3带着活塞杆9向上运动,直到调整螺母6环状凸起的上端 面与外螺纹套7下端面贴合;接着通过锁紧螺钉8对活塞杆9锁紧,防止活塞杆9工作时发生转动,而使产品报废;随后在活塞杆9的顶部放上芯棒即可进行试制,如试制产品符合要 求,则可进行制备产品;但当试制产品不符合要求时,松开锁紧螺钉8,并对进出气口 P2进 行通气,通气量接近进出气口 Pl的通气量,此时借助工具配合沉孔10旋转调整螺母6对活 塞杆9进行微调,调整后锁紧锁紧螺钉8,并抽出从进出气口 P2进入气缸2的气体,再进行 试制,如符合要求则可;如不符合要求则继续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需要换成制备另一种产品时,则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活塞杆9的行程,通过调整螺 母6和外螺纹套7对活塞杆9已有的行程进行调整即可,无需更换调整装置,所以操作简 单,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一种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它包括与芯棒连接的活塞杆(9)和气缸盖(4),所述的活塞杆(9)伸出气缸盖(4)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调整螺母(6)和用于松装高度调整的外螺纹套(7),所述的调整螺母(6)与活塞杆(9)伸出气缸盖(4)外的部分旋合,调整螺母(6)的底部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调整螺母(6)与外螺纹套(7)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的气缸盖(4)上设有具有中心螺纹孔的松装固定套(5),所述的外螺纹套(7)与松装固定套(5)的中心螺纹孔旋合,所述的调整螺母(6)上的环状凸起的外圆周面与松装固定套(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螺母(6)上部 设有锁紧螺钉(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螺母(5)上 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平均分布的轴向沉孔(1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是指四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螺纹套(7)上部 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环状凸起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平均分布的轴向通孔(1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是指四个。
专利摘要一种芯棒松装调整装置,它包括与芯棒连接的活塞杆(9)和气缸盖(4),所述的活塞杆(9)伸出气缸盖(4)外,它还包括调整螺母(6)和用于松装高度调整的外螺纹套(7),所述的调整螺母(6)与活塞杆(9)伸出气缸盖(4)外的部分旋合,调整螺母(6)的底部设有径向的环状凸起,所述的调整螺母(6)与外螺纹套(7)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的气缸盖(4)上设有具有中心螺纹孔的松装固定套(5),所述的外螺纹套(7)与松装固定套(5)的中心螺纹孔旋合,所述的调整螺母(6)上的环状凸起的外圆周面与松装固定套(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时调整活塞杆行程,工作效率高及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B22F3/00GK201534218SQ200920197508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邬赛尧 申请人:宁波金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邬赛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