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99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坯连铸生产中的翻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方坯连铸生产中在铸坯输送辊道末端较多采用翻钢机将铸坯从辊道中翻转 到存放架上,以便于进行去毛刺、喷号等下道工序。现有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由底座、销 轴、拨爪、支架组成,其中拨爪通过销轴安装在底座一端的凹槽内,底座另一端还有一个凹 槽。其工作原理是当铸坯经辊道输送至翻钢机下方时,两台液压缸驱动顶杆顶起铸坯将翻 钢机拨爪拨开后搁在翻钢机底座上,拨爪则自动落下,并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 机底座凹槽中。翻钢动作结束后,铸坯搁在翻钢机机架上,以便铸坯在移钢机的推动下能在 上面作横向移动。在翻钢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翻钢机拨爪与底座上的凹槽在宽度方向的间 隙余量较小,加上连接销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使得拨爪在上、下时两边晃动较大,导 致拨爪复位时不能准确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凹槽的情况时常发生。而一 旦拨爪搁到凹槽上面的筋板上,就会对下道工序铸坯横移起到阻碍作用,严重时会造成该 底座被推垮的设备事故,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翻钢机拨爪准确复位 的翻钢机底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包括 底座、销轴、拨爪、支架,拨爪通过销轴安装在底座一端的凹槽内,底座固定在支架上,其在 于,还包括宽度大于底座宽度的斗形结构,斗形结构在相对于拨爪的另一端与底座连为一 体,并安装在支架上。优选的,斗形结构宽度比底座宽度大50_150mm。由于斗形结构宽度大于底座宽度,而拨爪宽度小于底座宽度,因而拨爪在翻钢动 作结束后可以轻易地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斗形结构中;即便是连接销 轴磨损,使得拨爪在上、下时两边晃动较大,由于拨爪与斗形结构在宽度方向的间隙余量较 大,拨爪也能准确复位,落入斗形结构中,从而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图1为现有技术的翻钢机在翻钢前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翻钢机在翻钢动作结束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销轴,3-拨爪,4-支架,5-铸坯,6-顶杆,7-液压缸,8-斗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3所示,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包括底座1、销轴2、拨爪3、支架 4、斗形结构8,拨爪3通过销轴2连接在底座1 一端的凹槽内,底座1焊接在支架4上,斗形 结构8在相对于拨爪3的另一端与底座1焊为一体,并焊接在支架4上,斗形结构8宽度比 底座1宽度大100mm。由于斗形结构8宽度大于底座1宽度,而拨爪3宽度小于底座1宽度,因而拨爪3在翻钢动作结束后可以轻易地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斗形结构8中;即便 是连接销轴2磨损,使得拨爪3在上、下时两边晃动较大,由于拨爪3与斗形结构8在宽度 方向的间隙余量较大,拨爪3也能准确复位,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斗形 结构8中,从而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权利要求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包括底座(1)、销轴(2)、拨爪(3)、支架(4),拨爪(3)通过销轴(2)安装在底座(1)一端的凹槽内,底座(1)固定在支架(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宽度大于底座(1)宽度的斗形结构(8),斗形结构(8)在相对于拨爪(3)的另一端与底座(1)连为一体,并安装在支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斗形结构(8)宽 度比底座⑴宽度大50-1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坯连铸生产中的翻钢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带斗式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以解决目前翻钢机拨爪与底座上的凹槽在宽度方向的间隙余量较小,导致拨爪复位时不能准确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凹槽的问题。它包括底座、销轴、拨爪、支架,拨爪通过销轴安装在底座一端的凹槽内,底座固定在支架上,还包括宽度大于底座宽度的斗形结构,斗形结构在相对于拨爪的另一端与底座连为一体,并安装在支架上。由于斗形结构宽度大于底座宽度,而拨爪宽度小于底座宽度,因而拨爪在翻钢动作结束后可以轻易地落入另一个相对的连铸方坯翻钢机底座斗形结构中,准确复位,从而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B22D11/12GK201572895SQ20102003939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姚贤翔, 孙勤刚, 王永神, 聂崇瑞, 詹毅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