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82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管管模存放方式的改进,是一种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背景技术
球墨铸管浇铸用的管模,在使用的中后期管模的内表面产生较多的应力裂纹,这类管模在自然存放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份极容易渗入到裂纹内,生成二氧化铁物质;当含有二氧化铁物质的管模在进行铸管浇铸时,受高温的球墨铸铁溶液的影响, 二氧化铁物质汽化后以气体的形式从管模中的裂纹内排出,造成浇铸成形的铸管形成较深的气孔,铸管的质量下降;现有技术对这类管模的处理方法是或是采用模粉对管模的裂纹进行修复,或是生产前对管模进行高温预热处理;上述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预热处理只能消除管模内的水汽,无法根除裂纹内的二氧化铁物质,模粉对管模裂纹的修复后还会产生新的裂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管模存放方法所存的管模裂纹内极容易生成二氧化铁物质的问题,提供一种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它具有大小两块封板,所述的每块封板均为圆盘结构;其特征是在每块封板的板面上均设有贯通的进排气口,在每块封板圆盘结构的边沿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的截面为空腔矩形结构,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充气嘴,充气嘴与密封圈内的环形空腔连通,所述的大小两块封板中的两个密封圈的外径是分别与管模两端的内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详见图1、图2、图3):生产下线的管模2待冷却后,采用本实用新型将管模2的两端封堵往,在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圈4的充气嘴3处向密封圈4内的空腔充气,使密封圈4的外径胀大并与管模2两端的内径紧密配合;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块封板1中的进排气口 5处向管模2内压充氮气,本实用新型另一块封板1中的进排气口 5作为排放空气之用,等待管模2内的空气全部排净后,再将两块封板1中的进排气口 5全部堵塞,管模2内则充满着氮气将不会生成二氧化铁物质;下次生产前,折除管模2两端的本实用新型就可投入使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管模存放方法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是将不含二氧化铁物质管模的两端堵塞,并向管模内压充氮气进行存放,避免了管模内壁与空气接触生成二氧化铁物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较好的解决了现有的管模存放方法所存的管模裂纹内极容易生成二氧化铁物质的问题。(四).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 封板结构主视图;图3 封板结构左视图;图中1 一封板,2—管模,3—充气嘴,4一密封圈,5—进排气口。(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详见图1):一种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它具有大小两块封板1,所述的每块封板1均为圆盘结构(详见图3);特别是在每块封板1的板面上均设有贯通的进排气口 5(详见图2、图3),在每块封板1圆盘结构的边沿均设有密封圈4,所述的密封圈4的截面为空腔矩形结构,密封圈4的外侧设有充气嘴3,充气嘴3与密封圈内的环形空腔连通,所述的大小两块封板1中的两个密封圈4的外径是分别与管模2两端的内径相匹配。
权利要求1. 一种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它具有大小两块封板,所述的每块封板均为圆盘结构; 其特征是在每块封板的板面上均设有贯通的进排气口,在每块封板圆盘结构的边沿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的截面为空腔矩形结构,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充气嘴,充气嘴与密封圈内的环形空腔连通,所述的大小两块封板中的两个密封圈的外径是分别与管模两端的内径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管管模存放方式的改进,是一种管模防氧化保护装置,它具有大小两块封板,所述的每块封板均为圆盘结构;特别是在每块封板的板面上均设有贯通的进排气口,在每块封板圆盘结构的边沿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的截面为空腔矩形结构,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充气嘴,充气嘴与密封圈内的环形空腔连通,所述的大小两块封板中的两个密封圈的外径是分别与管模两端的内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管模存放方法所存的管模裂纹内极容易生成二氧化铁物质的问题,主要是用于现有的管模存放方式的改进。
文档编号B22C9/06GK202174215SQ2011202732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史欢, 唐宇, 张建强, 李小兵, 李玉克, 杨勇, 梅开新, 马广军 申请人: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