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60880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钢及制备方法,具体地指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硅钢主要应用于制作高频电机、逆变及高频变压器铁芯,以及代替部分铁镍合金及非晶磁材用于高频滤波器、间歇振荡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灵敏断电器等。与传统的3%fftSi硅钢相比,6. 5%fftSi高硅钢片在高频下的铁损可以下降50%以上,磁致伸缩几乎为 0,其最大磁导率达到峰值,噪音低,同时在相同噪音水平下具有较高的设计磁感,因而可以实现铁芯的高频率、低噪音、小型化、低成本。但是,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因为硅的固溶强化使得高硅钢片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降低,机械加工性能恶化;同时DO3有序相的存在,使其塑性进一步恶化,脆性增加;低温下的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在超过4. 9%Si时几乎为零,无法用普通轧制方法来生产。日本NKK钢管公司的CVD产品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尽管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最先进的技术,但还是存在沉积温度高、出现腐蚀坑洼、设备寿命短、污染严重及制造成本很高等问题。为了得到厚度在O. 50_及以下的高硅钢薄板,人们探索了很多种制造方法,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轧制法改善轧制性能的方法有⑴调整成分,如加碳、加硼、加镍、铬、钛、钒、铌等合金元素,但其不足是通过损害电磁性能而改善轧制性能,且导致成本增加;(2)控温增塑轧制,如感应加热轧制、异步轧制、薄带铸轧、定向凝固等技术;其虽然可消除加工硬化,但无法排除过程氧化;(3)叠轧,如离心浇铸、分层实体造型,其特点是可实现冷加工,但易分
层、产生氧化夹杂。二,非轧制法采用磁控溅射、包埋渗硅、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气相沉积等技术。其特点是实现高硅含量容易,但存在设备要求高、环境污染严重、高温处理后表面质量差等不足。包覆轧制法目前主要用于生产复合板材,如泡沫金属夹层板,TiAl基合金薄板,高铌钛铝基合金板材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64613. 8的专利文献(此专利为定向凝固方法生产取向硅钢),有关论文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不锈钢包轧制(Pack-rolling)生产高硅钢的方法。因不锈钢为非导磁材料,一定会影响成品性能,另外也不利于与高硅钢板的充分熔合,后续轧制时易起泡。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9801041. 3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采用包套轧制法制造高硅钢板的专利。该方法包括,将一块或数块叠层高硅钢板作为芯材,周围由包覆材料包覆并加以焊封,然后热轧。在这种工艺中,正确选择包覆材料和叠层钢板之间的剥离剂至关重要。当芯材(高硅钢板)的变形抗力大干或等于包覆材料的变形抗力时.在包覆层内的芯材能得到稳定的轧制,并可获得形状良好的钢板。此外还需控制芯材厚度与包套后待轧材总厚度之比,比值一般以O. 3 O. 8为宜。从焊接性、延伸率和成本等因素考虑,选择低碳钢(O. 1%0作包覆材料,并在芯材温度低于900°C时轧制是合适的,为便于轧制钢板的剥离,在钢板包覆前需涂上剥离剂。要求剥离剂能与钢板表面形成绝缘膜,并在轧制温度下不发生分解。可选用无机剥离剂Mg0、Al203、Si02、Ti02、B203和MgPO3当中的一种或数种。该方法需将包覆层与芯材在轧制后分离,只是保证温度低于900°C时高硅钢的轧制,不利于后期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满足抗拉强度及硬度的条件下,在280°C加热温度下延伸率大于5%,冷轧加工性能好,无需进行剥离及添加剥离剂,包覆层与芯层充分熔合,无起泡缺陷的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其芯层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 :6. O 8.0%,Mn:
O.10 O. 50%, Als 0. 01 O. 80%,并控制 C ≤ O. 003%, P ≤O. 005%, S ≤ O. 005%,N≤O. 003%, O≤O. 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的方法,其步骤
1)芯层的制备
a、冶炼并浇注成锭;
b、对铸锭进行冷却,控制冷却速度为50 200°C/h,并在700°C时保温I 2个小时; C、对钢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1200 1250°C ;
d、对钢锭进行热轧开坯,轧制时采用正压与侧压方式进行;
e、选用低温切割方式切割并将表面进行清理及打磨;
f、对打磨后的芯层采用含硅为I.O 3. 0%的硅钢板进行包覆并将两者焊接为一体;
2)对包覆后的芯层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 1150°C,并在保护气氛下保温I 2个小时;
3)热轧至成品厚度,并控制总压下率在88 9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层娃钢板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 :1. O 3. 0%,Mn 0. 10 O. 50%, Als 0. I O. 8%,并控制 C ≤ O. 003%, P≤ O. 005%, S ≤ O. 005%,N≤O. 003%, O≤O. 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特征在于在包覆时,所述的包覆层硅钢板的厚度与芯层厚度之比为I :5 I :10。本发明各元素及主要工艺参数控制的理由 成分控制方面
本发明中芯层的Si含量要求6. 0-8. 0%之间,Si < 6. 0%导致热轧板整体Si含量偏低,影响磁性能,Si高于8. 0%芯部硅含量高,热轧延伸性降低加工时断裂。包覆层中的Si含量控制在I. 0%-3. 0%,Si < I. 0%导致热轧板整体Si含量偏低,影响磁性能,Si高于3. 0%导致包覆层硬度大,脆性增高,加工时断裂不能起到包覆层保护的作用。包覆层和芯部的Mn是对磁性有利的元素含量控制在O. 10%-0. 50%范围内,Mn
<O. 10%不能起到改善磁性的作用,Mn > O. 50%改善磁性能的效果不大而且增加成本。Als是改善磁性的有利元素,其芯层的Als含量控制在O. 01 0.80%,Als<O. 015%时,对磁性的改善作用不大,由于熔融铝的粘度比较大,所以,当Als > O. 80%浇注时会堵住冒口,使浇注困难;同时,Si+Als总含量过高会增加材料脆硬性难以加工。C、P、S、N、O对磁性是有害元素,应严格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由于采用的是包覆层的化学组分与芯层的化学组分很接近的措施,故直接将低硅钢包覆层和高硅芯层通过热轧焊合在一起,不用剥离。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的制备工艺方面
粗轧时钢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 1250°C。加热温度低于1200°C会造成粗轧后期温度低,引起断裂;高于1250°C氧化严重,热轧板秒面缺陷多加工性能变差。严格控制铸锭的冷却速度在50 200°C /h,并在700°C时保温I 2h。由于芯层硅含量高延展性和热传导性低,冷却速度过快会产生内裂纹,因此需要控制冷却速度,
<50°C时冷却速度慢,高温停留时间短氧化严重,高于200°C容易产生内裂纹加工时断裂;在700°C保温I 2小时能够平衡铸坯表层和心部的温度,防止温差过大形成内裂纹。芯层和包覆层焊接前须把表面进行清理和打磨,去除表面的麻面和坑洞,增加焊接时包覆层和芯层的结合力。在包覆时,包覆层和芯层厚度厚度之比为1:5 1:10。包覆层和芯层比< 1:10,包覆层过薄很难起到保护作用;> 1:5包覆层比较厚,导致整体硅含量降低,恶化性能。包覆后板坯的精轧加热温度为1000 1150°C,保温l_2h。温度低于1000°C包覆层和芯层硅原子扩散动力小不容易扩散,结合力不好,同时还导致终轧最后道次温度低变形抗力大,轧制困难;加热温度高于1150°C,一方面会弱化焊缝的结合力焊缝开裂,起不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温度高氧化严重磁性恶化;保温时间< lh,包覆层和芯层温度不均匀轧制困难,保温时间> 2h氧化严重,磁性恶化。热轧总压下率在88 97%的大压下率。采用大压下率能够形成细小的纤维状组织,增加材料的塑韧性有利于后续的加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成分上没有添加影响电磁性能的有害杂质元素,保证了高硅钢板的洁净度;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冷轧及后续处理;由于采用的是包覆层的化学组分与芯层的化学组分很接近的措施,故直接将低硅钢包覆层和高硅芯层通过热轧焊合在一起,不用剥离;由于经过热轧破碎粗大的柱状晶组织,形成带状组织;包套层的延展性好,使得包套高硅钢热轧板在280°C加热温度下延伸率大于5%,达到了提高冷轧塑性的目的。


图I为本发明的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纵向厚度方向图
图3为图2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纵向厚度方向硅含量分布曲线图 图4为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在室温下的拉伸应力曲线 图5为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在280°C下的拉伸应力曲线。图2说明在两边的包覆层为低硅,芯层为高硅,在包覆层和芯层中间的过渡层没有明显界面,形成了冶金结合,增强了包覆层和芯层的结合力。从图4可看出,在室温下包覆高硅钢板的拉伸延展性很低,很难进行轧制变形,Rm=625Mpa 延伸率 A5tl 只有 O. 5%。图 5使经过在280°C下包覆高硅钢板的拉伸延展性明显增高,Rm=945Mpa,延伸率A50达到15%,说明后续工艺可以进行较大压下率的冷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表I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组分取值列表;
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主要工艺参数列表;
表3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性能检测情况列表。本发明各实施例按照以下步骤生产
其步骤
1)芯层的制备
a、冶炼并浇注成锭;
b、对钢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1200 1250°C;
C、对钢锭进行热轧开坯,轧制时采用正压与侧压方式进行;
d、对铸锭进行冷却,控制冷却速度为50 200°C/h,并在700°C时保温I 2个小时;
e、选用低温切割方式切割并将表面进行清理及打磨;
f、对打磨后的芯层采用含硅为I.O 3. 0%的硅钢板进行包覆并将两者焊接为一体;
2)对包覆后的芯层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 1150°C,并在保护气氛下保温I 2个小时;
3)热轧至成品厚度,并控制总压下率在88 97%。下面用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说明。表I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成分表(wt%)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其芯层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 :6. O 8.0%,Mn:O.10 O. 50%, Als 0. 01 O. 80%,并控制 C 彡 O. 003%, P 彡 O. 005%, S 彡 O. 005%,N彡O. 003%, O彡O. 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的方法,其步骤 1)芯层的制备 a、冶炼并浇注成锭; b、对铸锭进行冷却,控制冷却速度为50 200°C/h,并在700°C时保温I 2个小时; C、对钢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1200 1250°C ; d、对钢锭进行热轧开坯,轧制时采用正压与侧压方式进行; e、选用低温切割方式切割并将表面进行清理及打磨; f、对打磨后的芯层采用含硅为I.O 3. 0%的硅钢板进行包覆并将两者焊接为一体; 2)对包覆后的芯层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 1150°C,并在保护气氛下保温I 2个小时; 3)热轧至成品厚度,并控制总压下率在88 9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层硅钢板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 :1. O 3. 0%,Mn :0. 10 O. 50%, Als :0. I O.8%,并控制 C 彡 O. 003%, P 彡 O. 005%, S 彡 O. 005%, N 彡 O. 003%, O 彡 O. 003%,其余为 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覆时,所述的包覆层硅钢板的厚度与芯层厚度之比为I :5 I :10。
全文摘要
一种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其芯层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6.0~8.0%,Mn0.10~0.50%,Als0.01~0.80%,并控制C≤0.003%,P≤0.005%,S≤0.005%,N≤0.003%,O≤0.003%;制备步骤芯层制备;对包覆后的芯层加热;热轧至成品厚度。本发明成分简单,没有添加影响电磁性能的有害元素,保证了高硅钢板的洁净度;工艺简单、成本低;直接将低硅钢包覆层和高硅芯层通过焊合热轧在一起,不用剥离;由于经过热轧破碎粗大的柱状晶组织,形成带状组织;包覆层的延展性好,使得包覆高硅钢热轧板在低温下的延伸率大于5%,达到了提高冷轧塑性的目的。
文档编号C22C38/04GK102816972SQ20121032854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冯大军, 郑泽林, 骆忠汉, 毛炯辉, 杜光梁, 朱业超, 陈圣林, 王向欣, 石文敏, 东青, 张凤泉, 张福斌, 曾春, 甘晓龙, 蔡俊, 王威, 党宁员, 孙宜强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