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6135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韧性硬质涂层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机构的V-C-Co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涂层领域。
背景技术
硬质防护涂层主要是由金属键构成过渡金属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及由离子键构成的金属氧化物等形成的,这些涂层的硬度很高,但他们的韧性却很低,提高这些涂层的韧性和提高它们的硬度一样重要,特别是在摩擦磨损领域的应用中。M. Misina利用非平衡磁控派射设备制备了 Ti-N-Ni涂层(“Surface and CoatingTechnology”,第110卷,168 172页,1998年),金属Ni以独立形式偏聚在TiN的晶界上形成FCC结构的金属Ni相,这样涂层就成为由金属Ni相和TiN相组成的纳米复合涂层,但 是,此种涂层的韧性虽然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涂层最大硬度只有10. 5GPa。过渡金属Ti、V、W、Ta、Zr、Mo、Cr等都可与碳原子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涂层,金属碳化物涂层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熔点高、硬度大的特点,但是,碳化物涂层韧性不好,较脆。许多研究通过复合一种与C结合力较差的金属,可以改变它的结构,从而改变涂层的性能。现在,研究较多的是仿效块体的碳化物陶瓷通过添加第八族元素(Fe,Co, Ni等)来提高韧性,但结果不太理想。如 jansson 等(“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第 206 卷,第583 590,2011年)公布了一种Ti-C-Me涂层,其中Me为Al,Fe,Ni,Cu,Pt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此涂层的硬质只有7 18GPa。WC涂层熔点高、硬度大、摩擦系数低,已成为硬质合金涂层的主要成分,Co、Ni等材料强度适当,有一定的塑性,与WC组合,使硬质涂层既有高的硬度,同时韧性也提高,专利CN102418065A公布了一种复合金属碳化物耐磨涂层,此涂层由粘结剂包覆碳化物和碳化物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而成,涂层的维氏硬度为1200 1800kg/mm2,但是此种涂层的硬度低,气孔率高。通过对文献作进一步的检索和分析,还没有发现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涂层,也没有发现其塑性指数超过0. 45、硬度超过15GPa的V-C-Co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 (钒-碳-钴)韧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此涂层同时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可以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的要求。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为V 33. 9 70.0%C 15. I 23%Co 7. O 45.0%。本发明中,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同普通的碳化钒涂层相比,添加了一定量的Co,所添加的Co可以提高涂层的韧性,塑性指数不低于O. 45,同时,涂层的硬度也超过15GPa,因此,本发明中的V-C-Co韧性涂层可以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韧性,同时又保证涂层的硬度,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优选为V 45. 9 65. 7%C 18. I 22. 2%Co 12. I 36.0%。作为优选,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包括VC相和Co相;所述的VC相具有晶体结构,由VC晶粒组成,所述的VC相分散于Co相中,所述的Co相为非晶体结构,本发明中Co聚集在VC晶粒的晶界上,形成较强的Co-VC化学键,抑制了 VC晶粒的长大,同时非晶相的Co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在保证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的同时提高了涂层的韧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VC晶粒的粒径为5 15nm,相邻两VC晶粒的距离为I 5nm,VC晶粒的粒径与距离影响着所述的V-C-C0韧性涂层的硬度和韧性,所述距离的增加会使得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韧性增大。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形成,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考虑到涂层的附着力等原因,优选考虑PVD,PVD不用将基体材料加热到CVD所需要的温度,因此,在沉积的过程中,减少了基体材料恶化的风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VC靶安装在中频阴极上,Co靶安装在直流阴极上,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对基体进行沉积,得到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本发明选择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纳米复合结构V-C-Co韧性涂层,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易于实施。作为优选,沉积时,沉积温度为200°C 400°C,沉积压力为O. 3Pa I. OPa,在此溅射参数下,能够使沉积得到的V-C-Co韧性涂层结构致密。沉积时,所述的真空室的本底压强小于等于5 X 10_5Pa,可以减少溅射过程中溅射粒子与气体分子间的碰撞,同时能够减少沉积过程中气体分子进入涂层中成为杂质,提高本发明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涂层的致密度、纯度、沉积速率和与衬底的附着力。VC靶和Co靶的溅射功率密度与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中V和Co的比例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结构,作为优选,沉积时,VC靶溅射功率密度为2. 5 6. 2ff/cm2, Co靶溅射功率密度为0. 05 O. 5ff/cm2,此时,能够使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硬度和韧性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I)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兼具有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其塑性指数为O. 45以上,硬度达到15GPa以上,可以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高硬度和高韧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2)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I是制备本发明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的装置示意图2为实施例6制得的V-C-Co韧性涂层的TEM图;图3为对比例、实施例2、实施例6和实施例7制得的V_C_Co涂层的XRD图;图4中,(a)部分为对比例制得的V-C-Co涂层的SEM截面图,(b)部分为实施例2制得的V-C-Co韧性涂层的SEM截面图,(c)部分为实施例6制得的V-C-Co韧性涂层的SEM截面图,(d)部分为实施例7制得的V-C-Co韧性涂层的SEM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沉积涂层的设备图I为实施本发明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的制备方法的装置,如图I所 示,该装置包括直流阳极I、与直流阳极I连接的基体2、中频阴极3、直流阴极4、与中频阴极3连接的VC靶5、与直流阴极4连接的Co靶6以及挡板7,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中频阴极3连接的VC靶5溅射VC,直流阴极4连接的Co靶6溅射金属Co,生成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沉积涂层的方法基体的种类采用尺寸为20 X 20 X 2mm的高速钢测试片。实施例I 11和对比例中V-C-Co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对高速钢测试片进行清洗,先将基体放入Borer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T1401的洗涤剂中在60°C的温度下超声清洗3分钟,然后放入Borer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T1233的洗涤剂中在50°C的温度下超声清洗3分钟,再在45°C的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O. 5分钟,最后将清洗后的基体放入95°C的真空干燥箱中烘烤3分钟,烘干后放入真空室中的可旋转基体架2上。将VC靶安装在中频阴极上,Co靶安装在直流阴极上,VC靶和Co靶通过挡板7与基体隔离。对腔体8进行抽真空,并将基体加热到所需的沉积温度,当真空度达到5X 10_5Pa以内时,通入Ar气,将压力调至所需的沉积压力,通过偏压电源向基体施加偏压,同时调节VC靶的功率密度和Co靶的功率密度,对基体溅射沉积,得到厚度为I. 5 μ m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涂层,磁控溅射过程中的实验参数及得到的涂层的物理性能如表I所示。从表I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相比于对比例中的涂层,虽然硬度有所降低,但塑性指数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实施例11得到的涂层的塑性指数由原来的O. 4,上升到O. 67,这标志着涂层的韧性增强。图2为实施例6制得的涂层的TEM图,图2显示,此涂层由晶体结构的VC相和非晶结构的Co连续相组成,各个晶体结构的VC相由非晶结构的Co连续相包裹,Co聚集在VC晶粒的晶界上,形成较强的Co-VC化学键,抑制了 VC晶粒的长大,涂层中VC晶粒的平均尺寸为5 15nm,相邻两VC晶粒之间的距离为I 5nm。 图4为对比例、实施例2、实施例6、实施例7的SEM截面图,从图4可以看出,加入Co后涂层虽然仍为柱状结构,但相比于图4(a)没有加入Co的VC涂层,图4(b)纳米复合结构的涂层柱状结构致密,更趋向于纤维状结构。本发明采用以下实验方法评估实施例中获得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的结构参数和物理性能。
涂层的组成采用EDS测量各膜系的组成,其配置EDAX Si (Li)探头,通过ZAF校准,每个样品选定一个面积不小于40mm2区域,测量其成分的平均值。涂层的晶体结构采用德国Bruker D8 Advance衍射仪,利用Cu Ka射线入射,X射线管控制在40KV和40mA,测量各膜系的晶体结构,利用镍滤波装置过滤掉Ke射线,设置探测角为20° 80。。硬度的测量采用美国MTS生产的型号为NANO G200纳米压痕仪测量各膜系的硬度与弹性模量,其配置四面体Berkvich压头,通过设定压入深度(IOOnm),载荷随压入深度而改变,每个样品测量6个矩阵点后取平均值。 塑性系数的测量采用美国MTS生产的型号为NANO G200纳米压痕仪测量涂层塑性及弹性形变,其配置四面体Berkvich压头,通过设定压入深度(IOOnm),载荷随压入深度而改变,每个样品测量6个矩阵点后取平均值。根据得到的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利用公式(I)计算塑性指数。
c 1% = —= 1----⑴
E£其中δΗ为塑性指数,ερ为塑性形变,为弹性形变,ε = ε ρ+ε e。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0韧性涂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为 V33. 9 70. 0% C 15. I 23. 0% Co 7. O 45. 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为 V45. 9 65. 7% C 18. I 22. 2% Co 12. I 36.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包括VC相和Co相; 所述的VC相具有晶体结构,由VC晶粒组成,所述的VC相分散于Co相中; 所述的Co相为非晶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C晶粒的粒径为5 15nm,相邻两VC晶粒的距离为I 5nm。
5.根据权利要求I 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VC靶安装在中频阴极上,Co靶安装在直流阴极上,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对基体进行沉积,得到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时,沉积温度为200°C 400°C,沉积压力为O. 3Pa I. OPa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时,VC靶溅射功率密度为2. 5 6. 2ff/cm2, Co靶溅射功率密度为0. 05 O. 5W/cm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为33.9~70.0%的V、15.1~23.0%的C和7.0~45.0%的Co,属于陶瓷涂层领域。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纳米复合结构V-C-Co韧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将VC靶安装在中频阴极上,Co靶安装在直流阴极上,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对基体溅射沉积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利用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兼具有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其塑性指数为0.45以上,硬度达到15GPa以上,可以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高硬度和高韧性的要求,其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23C14/14GK102864413SQ2012103638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峰, 李艳玲, 张晓娟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