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锈机走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83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锈机走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锈机走位装置,特别涉及建筑行业碗式横立杆的除锈机走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金属棒、金属管或金属杆的外表面除锈方法包括酸洗除锈和机械除锈。酸洗除锈效果比较好,但是容易产生大量的废酸,严重污染水体、土壤等,同时也对所除锈的棒料或杆料等有一定的腐蚀。机械除锈方式使用比较普遍,一般可以分为手动除锈和电动除锈。手动除锈劳动强度大,除锈过程中散发的锈粉和灰尘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而除锈效果一般,因此,通常更多采用电动除锈。为了提高除锈效果,降低除锈劳动强度,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电动除锈机械。如中国专利CN92216743.5、CN93240291. 7、CN97232799. I、CN02280759. 4等都分别提出了一种除锈机。但这些除锈机 容易产生除锈死角,并且结构复杂,很难对带有台阶的金属管或金属棒进行除锈。在建筑行业,大量搭建和使用脚手架。而搭建脚手架的主要材料就是碗式横立杆及其扣件。为了相互扣紧,横立杆的中间部位分布有若干扣碗。在建筑工地,由于横立杆充分暴露在室外,其经常会受到日晒雨淋等侵袭而导致外表面生锈。对于碗式横立杆的除锈一直没有很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横立杆的两端及扣碗的部位容易产生除锈死角,影响除锈效果。由于走位装置的工作不够平稳,横立杆除锈时受到打磨的压力过大,导致横立杆在除锈过程中容易产生颤动,影响除锈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除锈机走位装置,特别适合建筑行业碗式横立杆的除锈。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包括导轨一、导轨二、齿条、滚轮、齿轮,导轨一和导轨二之间设置有齿条,在导轨一和导轨二上设置有滚轮,滚轮包括滚轮一和滚轮二,滚轮一和滚轮二结构相同,对称安装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主动轮,滚轮为从动轮。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截面形状为“T”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走位装置不仅走位平稳,而且消除横立杆除锈颤动的影响,除锈效果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碗式横立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的俯视图(图中未示出除锈轮)[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走位装置的齿轮与齿条啮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走位装置的滚轮结构示意图其中10一横立杆、11一扣碗、20—顶紧装置、21—顶维、2 Ia—左顶维、2 Ib—右顶维、30—本体、31—导轨四、32—导轨一、33—导轨三、34—导轨二、35—齿条、36—支撑架一、37—支撑架二、38—滚轮、38a—滚轮一、38b—滚轮二、39—齿轮、40—除锈轮、50—传动控制装置、51—电机、52—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碗式横立杆结构示意图。碗式横立杆10为中空结构,在其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扣碗11,扣碗11与扣件配合在一起使用,搭建起牢固的脚手架。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的主视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的俯视图。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锈机的各个细节,图3中并未示出除锈轮。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包括顶紧装置20、本体30、除锈轮40、传动控制装置50。顶紧装置20、除锈轮40和传动控制装置50设置在本体30上。除锈装置的本体30为框架结构,本体30包括导轨四31、导轨一 32、导轨三33、导轨二 34、齿条35、支撑架一 36、支撑架二 37、滚轮38、齿轮39。导轨四31、导轨一 32、导轨三33、导轨四34设置在本体30的四个角,并用支撑架一 36和支撑架二 37将其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导轨四31、导轨一 32在除锈装置的正面,导轨三33、导轨二 34在除锈装置的背面,其中导轨一 32和导轨二 34设置在除锈装置的底部(可以参照图3)。在导轨一 32和导轨二 34之间还设置有齿条35,齿条35固定在本体30上,并与齿轮39啮合。齿条35与齿轮39啮合进而带动除锈轮40沿A向平行移动。在本体30上部靠近导轨四31附近设置有顶紧装置20。顶紧装置20设置有对应的两个顶锥21,即左顶锥21a和右顶锥21b,其主要是用来将横立杆10的两端顶紧,其中右顶锥21b为主动旋转,左顶锥21a为从动旋转。右顶锥21b设置在转轴(图中未示出)的前端,由电机51带动转轴旋转,即带动右顶锥21b旋转,利用静摩擦力再带动横立杆10旋转。因此,当右顶锥21b旋转时,横立杆10跟随顶锥21 —起旋转。利用顶紧装置20将横立杆10锁紧固定在本体30上。在顶紧装置20所有结构中,除了横立杆10尾端的右顶锥21b外,其余部位全部都在导轨四31上,并且可以在导轨四31上沿A向自由滑动。由于横立杆10长度各不相同,因此拖动除锈装置前端的顶紧装置20,即可将不同长度的横立杆10顶紧。除锈轮40主要是用来给横立杆10外表面打磨和除锈。除锈轮40采用多束钢丝球缠绕在一起,其外形为圆盘状,类似于砂轮的形状。由于除锈轮40材质为钢丝球,其具有一定硬度,可以用来打磨和除锈。另外,由于钢丝球在一定范围内还具备弹性变形的能力,因此,除锈轮40采用钢丝球作为材质,当在除锈过程中遇到台阶时,除锈轮40的旋转轴心不需要发生位移,仅依靠钢丝球材料本身的弹性变形即可顺利通过台阶。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锈轮40非常适合用于对带有台阶的金属管或金属棒等进行除锈。传动控制装置50包括电机51、控制箱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锈机设置有若干电机51,以驱动除锈轮40沿A向平行移动以及除锈轮40沿C向的自转。另外横立杆10配备电机51以驱动其自转。控制箱52设置在本体30的端部。控制箱52主要是用来给各电机51提供电源,并进行电路切换和除锈参数控制等。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齿轮39与齿条35啮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包括导轨一 32、导轨二 34、齿条35、滚轮38、齿轮39。在导轨一 32和导轨二 34之间设置有齿条35,齿条35固定在本体30上。在导轨一 32和导轨二 34上设置有滚轮38。滚轮38包括滚轮一 38a和滚轮二 38b,滚轮一 38a和滚轮二 38b结构完全相同。齿条35与齿轮39相互啮合,齿轮39为主动,滚轮38为从动。这样,通过齿条35与齿轮39啮合,进而带动滚轮38在导轨一 32和导轨二 34从动配合,最终带动除锈轮40沿A向平行移动。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的滚轮38结构示意图。为了解决除锈机走位装置运行平稳,滚轮38的截面形状为“T”形。滚轮一 38a和滚轮二 38b结构完 全相同,并且对称安装设置。当横立杆10打磨产生颤动时,滚轮一 38a和滚轮二 38b之间的侧向受力可以相互抵消。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锈机的走位装置平稳运行下,除锈轮40沿A向平行移动时,依靠除锈轮40沿C向转动及横立杆10沿B向转动,即可顺利将完成除锈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走位装置不仅走位平稳,而且消除横立杆10除锈颤动的影响,除锈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除锈机走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机走位装置包括导轨一(32)、导轨二(34)、齿条(35)、滚轮(38)、齿轮(39),导轨一(32)和导轨二(34)之间设置有所述齿条(35),在导轨一(32)和导轨二(34)上设置有所述滚轮(38),滚轮(38)包括滚轮一(38a)和滚轮二(38b),滚轮一(38a)和滚轮二(38b)结构相同,对称安装设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锈机走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9)为主动轮,滚轮(38)为从动轮。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除锈机走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8)的截面形状为“T”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锈机走位装置,包括导轨一、导轨二、齿条、滚轮、齿轮,导轨一和导轨二之间设置有齿条,在导轨一和导轨二上设置有滚轮,滚轮包括滚轮一和滚轮二,滚轮一和滚轮二结构相同,对称安装设置。所述齿轮为主动轮,滚轮为从动轮。所述滚轮的截面形状为“T”形。本实用新型所述走位装置不仅走位平稳,而且消除横立杆除锈颤动的影响,除锈效果好。
文档编号B24B27/033GK202572085SQ20122022652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劲明, 李建明, 高宜伦 申请人:合肥广齐建设集团起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