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脚锭模具及其制备的脚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59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脚锭模具及其制备的脚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锭脚锭及其模具,具体是一种用于支撑一摞铝锭,在最底下垫底用的,供叉车搬运用的脚锭及其生产该产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铝锭浇注所使用的生产线为流水线,是根据铝锭所要累积的高度进行排布的,具体为:每隔若干个铝锭就需要排布一个脚锭。而在生产中,对脚锭的制作其所用的铝料一般都会比铝锭多,这样,每次浇注都会出现履带传动到脚锭模具的时候,浇注口的浇注量就要进行调整,由于是自动调整,所以,在浇注脚锭的前后,由于生产线调整有个加速度和惯性的问题,脚锭前后铝锭的重量很难稳定,一直都有误差。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每到脚锭浇注的时候就要稍做停顿,影响效率。现在该行业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怎样能制作出一个重量与铝锭重量相等的脚锭,而且在减轻脚锭重量的同时,不影响其作为支撑垫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铝锭脚锭及其模具,具体是一种重量轻、力学性能适合的铝锭脚锭及其能制造出该脚锭的模具。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脚锭模具,所述脚锭模具模腔由上模腔下模腔同轴线组合而成的敞口空腔,所述上下两个模腔为两个等腰梯形空腔;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模腔:下模腔的上表面长度比为:670_450 ;所述上模腔比下模腔的高度比为18-48 ;所述上模腔的两侧下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且上模腔的两腰与上水平面的夹角为 41°-580。为了使上述的模具能够制得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模具制得的脚锭,具体方案为:所述脚锭由上模块下模块用脚锭模具同轴线浇注而成的整体模块,所述上下两个模块为两个等腰梯形模块;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模块:下模块的长度比为:670_450 ;所述上模块比下模块的高度比为18-48 ;所述上模块的两侧下端设有凹槽,且上模腔的两腰与上水平面的夹角为41°_5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生产线模具的结构的调整,在能够适应力学要求下,实现脚锭与铝锭等质量,从而减少了脚锭与铝锭生产时引起的铝液流量控制难的问题,实现了快速、连续的生产作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锭生产线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锭生产线上脚锭模具与铝锭模具的排列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锭模具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锭生产线主要为在支架I上支承履带2,履带2由电动机3带动实现传动。在履带2上等距离固定有铝锭模具4和脚锭模具5,其分布方式为:每若干个铝锭模具4后面固定一个脚锭模具5,依次类推,铝锭模具4和脚锭模具5的体积相等。在履带2的的上方设有浇注嘴6,浇注嘴6通过管道7与铝液存储器8连通,在管道7上设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中控系统连通。本设备与原设备相比,原设备因铝锭模具4和脚锭模具5的体积不相等,需要在浇注嘴6这边设置控制和调节流量的装置,本设备没有。所表现的优点:1、减少设备成本;2、减少流量控制引起的铝料流量不稳定;3、减少因铝料流量不稳定引起的铝锭质量误差大,形成次品的几率。本实用新型铝锭生产线为了能生产出质量与铝锭相等的脚锭,对脚锭模具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锭模具5的模腔由上模腔5a下模腔5b同轴线组合而成的敞口空腔,所述上下两个模腔为两个等腰梯形空腔。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其质量减轻,将上模腔5a:下模腔5b的长度比设计为:670:450 ;上模腔5a比下模腔5b的高度比为18:48。本实施例制得的脚锭模具规格如下:脚锭的上模腔5a的上表面长度设计为670cm,下表面长度设两端均比上表面长度少8cm,高度18cm,下模腔5b的上表面长度设计为:450cm,下表面长度设计为390cm,高度设计为48cm。本设计是减少了上模腔5a和下模腔5b的高度,也可以讲是减少厚度,变薄。为了考虑模腔变薄会引起其所制得的脚锭11受力状况改变,本实用新型将上模腔5a的两腰与上水平面的夹角进行调整,在原模具的基础上变大,设计为41°-58°。为了使制得的脚锭11便于搬运,脚锭模具的上模腔5a的两侧下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14。使用本模具浇注脚锭是这样实现的:生产时,在中控系统的指挥下,电磁阀9打开,铝料从铝液存储器8中被定量输送至浇注嘴6,通过浇注嘴6向其下方的铝锭或脚锭模具中出料,当定量的料出完后,中控系统控制电磁阀9关闭,履带2开始运转,将下一个模具送至浇注嘴6下方,电磁阀9打开,重复上述的浇注工作,如此反复。经过上述模具制得的脚锭,其结构如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锭11由上模块12、下模块13用脚锭模具同轴线浇注而成的整体模块,所述上下两个模块为两个等腰梯形模块;上模块:下模块的上表面长度比为:670:450 ;上模块比下模块的高度比为18:48。按照上述脚锭模具的比例,本实施例制得的脚锭规格如下:脚锭的上模块12的上表面长度设计为670cm,下表面长度设两端均比上表面长度少8cm,高度18cm,下模块13的上表面长度设计为:450cm,下表面长度设计为390cm,高度设计为48cm。所述上模块的两侧下端设有凹槽10,且上模腔的两腰与上水平面的夹角为410-580。本设计主要为将上模块12和下模块13的高度变薄,本设计中,上模块12之所以可以变薄,原因在于在上模块的两端将夹角度数调大,使得其端部的壁厚比原有的加厚,通过力学公式计算,本夹角的度数能恰到好处,在尽量节约铝料的同时又能恰好达到力学要求,保证性能。对下模块13高度变薄的改进原理是这样的:下模块13的高度主要是用于叉车搬运时为叉车的搬运臂插入下模块底部留出的距离。经过实践证明,常规的下模块13的高度远远大于叉车本身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根据叉车插入下模块13底部所需要的高度进行了精确地测量得出。上下模块除了根据其自身的力学需要作出设计,又根据铝锭的克重严格控制铝料的用量而得。有效解决了脚锭11重量与铝锭重量不符带来的生产加工的麻烦,实现了真正的连续化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脚锭模具,所述脚锭模具模腔由上模腔下模腔同轴线组合而成的敞口空腔,所述上下两个模腔为两个等腰梯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下模腔的上表面长度比为:670-450 ;所述上模腔比下模腔的高度比为18-48 ;所述上模腔的两侧下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且上模腔的两腰与上水平面的夹角为41°-58°。
2.一种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脚锭,所述脚锭由上模块下模块用脚锭模具同轴线浇注而成的整体模块,所述上下两个模块为两个等腰梯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下模块的上表面长度比为:670-450 ;所述上模块比下模块的高度比为18-48 ;所述上模块的两侧下端设有凹槽,且上模腔的两腰与上水平面的夹角为41°-5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连续化生产的脚锭模具,所述脚锭模具模腔由上模腔下模腔同轴线组合而成的敞口空腔,所述上下两个模腔为两个等腰梯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下模腔的上表面长度比为670-450;所述上模腔比下模腔的高度比为18-48;所述上模腔的两侧下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生产线模具的结构的调整,在能够适应力学要求下,实现脚锭与铝锭等质量,从而减少了脚锭与铝锭生产时引起的铝液流量控制难的问题,实现了快速、连续的生产作业。
文档编号B22D7/00GK202921875SQ20122051422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纪建, 李侠, 王楚均, 卢建明 申请人:南通曼特威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