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49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的结构设计中,减轻车重、降低油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安全性一直是重要的课题,由此也极大促进了先进高强钢镀锌钢板的应用。由于先进高强钢中含有大量的S1、Mn和Cr等合金元素,这些合金元素在退火过程中极易偏析到带钢表面形成致密金属氧化物薄膜,它降低了带钢表面浸润性,在经过锌锅后,带钢表面不能形成FE2AL5中间层或者锌铁合金层,因此镀后带钢表面形成大量的漏镀区域,严重降低了带金刚表面质量。解决先进高强钢由于S1、Mn和Cr等到合金元素偏析引起漏镀问题主要通过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Al、P取代或者减少先时高强钢中Si含量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另一种方法改变先进高强钢中S1、Mn和Cr等到合金黄色元素的氧化方式,即由外氧化转变成内氧化。它的原理是增加炉内氧的分压,使氧向带钢内部扩散的速度大于S1、Mn和Cr等到合金元素向带钢表面扩散的速度,并与S1、Mn和Cr等到合金元素在带钢内部发生反应,形成亚表面氧化层。目前在热镀锌工艺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内氧化原理来改善热镀锌先进高强钢表面质量。主要有两种方法I)、利用在加热段用直接火焰加热带钢的方法来改善带钢的表面质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退火炉中需要再加一段火焰加热段(对于利用辐射管加热的连续退火炉),这需要对原有的退火炉进行改造,会增加很大的成本。2)、改变炉内露点的方法,通过提高炉内露点的方法使S1、Mn和Cr等合金元素发生内氧化反应。在实际的连 续热镀锌退火炉内的各个工艺段是相互连接的,很难灵活控制炉内露点。上面两种方法虽然都能提高带钢表面氧的分压,为实现内氧化的发生提供必要条件,但是又有其各自的缺点,使其在连续热镀锌线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资小、操作方便,并且在带钢表面形成高氧区的镀锌线预氧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气体喷射管和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所述气体喷射管为两组,所述两组气体喷管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镀锌线带钢,每根气体喷射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空气氮气混合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单向阀为一个弹性结构体,所述单向阀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管形阀体和内凹的阀瓣。本实用新型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投资小、操作方便,并且能在带钢表面形成高氧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气体喷射管I和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2,所述气体喷射管I为两组,所述两组气体喷管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镀锌线带钢,每根气体喷射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2相连接,所述空气氮气混合气管2上安装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为一个弹性结构体,所述单向阀3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管形阀体和内凹的阀瓣。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气体喷射管和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所述气体喷射管为两组,所述两组气体喷管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镀锌线带钢,每根气体喷射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空气氮气混合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一个弹性结构体,所述单向阀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管形阀体和内凹的阀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锌线预氧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气体喷射管和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所述气体喷射管为两组,所述两组气体喷管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镀锌线带钢,每根气体喷射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空气氮气混合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空气氮气混合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投资小、操作方便,并且能在带钢表面形成高氧区。
文档编号C23C2/06GK202881355SQ2012205633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杨雪龙, 王正荣 申请人:昆山正阳镀锌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