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49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装置在目前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的零件,尤其是在汽车飞机中应用的零件很多都需要经过高频淬火处理。但是,目前使用的感应线圈进行感应淬火时,淬火效果不好,使淬硬层深度不能达到所需要求,这种方式淬火质量很难保证。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该改进的淬火装置增强了感应淬火效果,使淬硬层深度能达到1.8_,使得感应效果显著提升。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外围设有硅钢片。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圈为紫铜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圈为圆形的中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圈上设有用于冷却感应圈的通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硅钢片的厚度为0.1mm。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改进的淬火装置增强了感应淬火效果,使淬硬层深度能达到1.8_,使得感应效果显著提升。

图1为改进的淬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其中:1、感应圈;2、娃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该改进的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圈I,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I外围设有娃钢片2。所述感应圈I为紫铜材质制成;所述感应圈I为圆形的中空结构;所述感应圈I上设有用于冷却感应圈的通水孔;所述娃钢片2的厚度为0.1_。当感应圈通过交流电时,在感应圈的内部和周围同时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工件处于感应圈内,受电流交变磁场的作用,在工件内部相应地产生了感应电流,从而使工件表面加热,感应圈空心圈管内部通水,水起冷却感应圈的作用,同时在空心圆管上钻孔,使感应圈喷水,从而进行感应淬火。硅钢片厚度为0.1_,用胶水将硅钢片和感应圈粘起来,增加硅钢片后,感应圈产生更大的自感电势,使得感应效果显著提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改进的淬火装置增强了感应淬火效果,使淬硬层深度能达到1.8_,使得感应效果显著提升。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圈(1),所述感应圈(I)外围设有硅钢片(2);所述感应圈(I)为紫铜材质制成;所述感应圈(I)上设有用于冷却感应圈的通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I)为圆形的中空结构;所述娃钢片(2)的厚度为0.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外围设有硅钢片。所述感应圈为紫铜材质制成。所述感应圈为圆形的中空结构。所述感应圈上设有用于冷却感应圈的通水孔。所述硅钢片的厚度为0.1mm。该改进的淬火装置增强了感应淬火效果,使淬硬层深度能达到1.8mm,使得感应效果显著提升。
文档编号C21D1/42GK202989207SQ20122056293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黄春友, 刘尊涛, 张国强 申请人:资阳南车传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