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29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中离合器齿轮,产品的气孔要求较高,最大的气孔直径不能超过
0.5_,并且有较高的气密性要求;按照常规的两板模,充填时采用高速高压进行,型腔里面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将会产生密集的气孔群或者是单个的大气孔,对于中间的厚位无法进行有效的补缩从而又会有产生缩孔的风险,无法保证气密测试要求,有漏油的风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取从中间较厚的孔位进行入料,一方面能保证充填时能均匀的进行,保证型腔里面的残留气体能及时的排出,另一方面能使厚位的地方在充填后能有效的补缩,避免缩孔缺陷的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包括定模架、动模架、与前模架相连的分流柱、与分流柱相连的铝液入口和真空排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口板,水口板上设有铝液主流通道,主流通道一端与铝液入口相通另一端与分流柱相通。所述分流柱与前模架连接于高硅铝合金齿轮厚度最大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铝液入料口进入到水口板上从而防止铝液就会流到模具外面,通过主流道后进行分流进入型腔进行充填,在充填时由于产品是圆形的,可非常的均匀的将铝液分布充填完型腔位,残留的气体由真空排气道彻底抽出,保证型腔内的真空度,避免较多的残留气体藏于产品中形成气孔的缺陷;充填完成后,因为分流柱与前模架连接于高硅铝合金齿轮厚度最大处,凝固时此位将在最后才凝固,这样可以使入料处的产品厚位地方在凝固时有较高压力并能用分流柱处的未凝固的铝液进行补结,这样就充分避免了缩孔的产生,保证气密测试试验的通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包括前模架
1、动模架2、与前模架相连的分流柱3、与分流柱相连的铝液入口4和真空排气道5,其还包括水口板6,水口板上设有铝液主流通道7,主流通道一端与铝液入口相通另一端与分流柱相通。所述分流柱与前模架连接于高硅铝合金齿轮厚度最大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铝液入料口进入到水口板上,通过主流道后进行分流进入型腔进行充填,在充填时由于产品是圆形的,可非常的均匀的将铝液分布充填完型腔位,残留的气体由真空排气道彻底抽出,保证型腔内的真空度,避免较多的残留气体藏于产品中形成气孔的缺陷;充填完成后,因为分流柱与前模架连接于高硅铝合金齿轮厚度最大处,凝固时此位将在最后才凝固,这样可以使入料处的产品厚位地方在凝固时有较高压力并能用分流柱处的未凝固的铝液进行补结,这样就充分避免了缩孔的产生,保证气密测试试验的通过。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包括前模架、动模架、与前模架相连的分流柱、与分流柱相连的铝液入口和真空排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口板,水口板上设有铝液主流通道,主流通道一端与铝液入口相通另一端与分流柱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柱与前模架连接于高硅铝合金齿轮厚度最大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高硅铝合金齿轮的三板式模具,包括前模架、动模架、与前模架相连的分流柱、与分流柱相连的铝液入口和真空排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口板,水口板上设有铝液主流通道,主流通道一端与铝液入口相通另一端与分流柱相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铝液入料口进入到水口板上,通过主流道后进行分流进入型腔进行充填,在充填时由于产品是圆形的,可非常的均匀的将铝液分布充填完型腔位,残留的气体由真空排气道彻底抽出,保证型腔内的真空度,这样就充分避免了缩孔的产生,保证气密测试试验的通过。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2951859SQ20122060293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杨剑霞, 陈国强, 黄东生, 张伟炎, 李肇财, 梁国辉 申请人: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