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24394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除尘转炉炼钢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转炉提钒过程由于炉气含量与炼钢转炉区别较大,一直未得到使用。与转炉炼钢不同,在转炉提钒过程中,首先由于提钒过程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提钒保碳”,始终不存在剧烈的C-O反应,炉气中(CO)含量一般在10-20%,转炉炉气中O2利用率低,其次在转炉提钒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铁皮球等含(FeO)或(Fe2O3)的物料降温来实现过程温度控制。在加料后的短暂时间内,熔池中的氧迅速增加,温度迅速降低,从而明显抑制氧气的反应,造成瞬间炉气中的氧含量超标。因此,在整个提钒过程难于控制炉气中CO和O2的含量始终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之外,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电除尘一直未在提钒转炉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将电干法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控制烟气中O2含量在煤气爆炸范围之外,安全可靠,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①转炉提钒取消降活动烟罩,增加烟罩与炉口的距离,较同公称容量的炼钢转炉相比,烟罩与炉口距离增加6 10cm,增加氧气的吸入量,使炉气中CO气体充分燃烧;
②使用二次燃烧提钒氧 枪,使CO在熔池中充分燃烧,减少炉气中CO含量,开吹工作氧压控制在0.4 0.5 MPa,氧枪下降到使用枪位后逐渐提高工作氧压,最大氧压不超过0.9MPa,氧气流量控制在8000 12000 ια/h ;
③供氧操作时,密切关注铁水条件和CO含量变化,出现CO含量虽未到达报警点但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时,氧气流量控制在8000m3/h以下进行吹炼,且严禁再加入氧化铁皮球或球团;
④为防止发生剧烈碳氧反应,吹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300-140(TC之间。吹炼过程当温度上升过快或碳氧反应激烈时,加冷却剂降温;
所述的冷却剂为氧化铁皮球或球团,吹炼过程分批加入,每批最大加入量100 500kg,相邻两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30 60秒,严禁集中加入。更具体的操作步骤:
提钒转炉装入铁水后,降下氧枪开始吹炼,吹炼过程不降活动烟罩,开吹工作氧压控制在0.4 0.5 MPa,氧枪下降到使用枪位后逐渐提高工作氧压,最大氧压不超过0.9 MPa,氧气流量控制在8000 12000 m3/h,出现⑶含量虽未到达报警点但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时,氧气流量控制在8000m3/h以下进行吹炼,且严禁再加入氧化铁皮球或球团;需要补吹时,相临两次供氧时间间隔不低于2 3分钟,补吹仍按开吹操作控制;停吹后起枪时,氧枪提至吹炼枪位2.0 2.5m时停止起枪并立即关氧,待氧气流量恢复为零,30 60秒后方可继续起枪操作;空炉的情况下允许化炉口,否则严禁化炉口 ;风机停的情况下严禁化炉口 ;吹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300 1400°C,使用氧化铁皮球或球团作为冷却剂时,吹炼过程要分批加入,每批最大加入量100 500kg,相邻两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30 60秒,严禁集中加入;吹炼过程如出现CO含量高报警情况时,应立即起枪,氧枪提至吹炼枪位2.0m时停止起枪并关氧,待氧气流量恢复为零30 50秒方可继续起枪操作;待CO含量低于报警点2 4分钟,方可继续进行正常供氧操作。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根据转炉提钒的工艺特点,通过增加活动烟罩与炉口间距离并且吹炼过程不降罩;使用二次燃烧氧枪;控制供氧压力和流量、控制吹炼过程温度、加冷料等工艺,控制控制吹炼过程CO含量始终在爆炸范围以外,从而防止电除尘发生爆炸。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应用于公称容量80t的提钒转炉,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铁水装入量87吨,铁块2吨,吹炼不降活动烟罩,开吹氧压0.45 MPa,正常吹炼使用氧压0.75 MPa,氧气流量8540m3/h,吹炼时间4分25秒,停吹氧枪提至2.3m时停止起枪并立即关氧,吹炼过程温度1308°C 1386°C,烟气中CO含量在6.4% 8.2%,整个过程未发生报警。实施例2:铁水装入量88吨,铁块1.6吨,吹炼不降活动烟罩,开吹氧压0.46 MPa,正常吹炼使用氧压0.79 MPa,氧气流量8780m3/h,吹炼时间5分10秒,吹炼2分25秒加入氧化铁皮球400kg,停吹氧枪提至2.2m时停止起枪并立即关氧,吹炼过程温度1316°C 1392°C,烟气中CO含量在5.8% 8.8%,整个过程未发生报警。实施例3:铁水装入量85吨,铁块1.3吨,吹炼不降活动烟罩,开吹氧压0.44 MPa,正常吹炼使用氧压0.81 MPa,氧气`流量9700m3/h,吹炼时间4分48秒,吹炼2分46秒加入氧化铁皮球450kg,间隔I分钟加入氧化铁皮球300kg,停吹氧枪提至2.1m时停止起枪并立即关氧,吹炼过程温度1334°C 1390°C,烟气中CO含量在7.1% 8.9%,整个过程未发生报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①转炉提钒不降活动烟罩,增加烟罩与炉口的距离,较同公称容量的炼钢转炉相比,烟罩与炉口距离增加6-10cm ; ②使用二次燃烧提钒氧枪,开吹工作氧压控制在0.4 0.5 MPa,氧枪下降到使用枪位后逐渐提高工作氧压,最大氧压不超过0.9 MPa,氧气流量控制在8000 12000 m3/h ; ③供氧操作时,出现CO含量虽未到达报警点但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时,氧气流量控制在SOOOm3A以下进行吹炼,且严禁再加入氧化铁皮球或球团; ④为防止发生剧烈碳氧反应,吹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300-140(TC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吹炼过程当温度上升过快或碳氧反应激烈时,加冷却剂降温。
3.根据权利要 求2所述的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剂为氧化铁皮球或球团,吹炼过程分批加入,每批加入量100-500kg,相邻两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30-60秒,严禁集中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需要补吹时,相临两次供氧时间间隔2 3分钟,补吹仍按开吹操作控制;停吹后起枪时,氧枪提至吹炼枪位2.0 2.5m时停止起枪并立即关氧,待氧气流量恢复为零,30 60秒后方可继续起枪操作;吹炼过程如出现CO含量高报警情况时,应立即起枪,氧枪提至吹炼枪位2.0m时停止起枪并关氧,待氧气流量恢复为零30 50秒继续起枪操作;待CO含量低于报警点2 4分钟,继续进行正常供氧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除尘应用于转炉提钒的防爆控制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转炉提钒不降活动烟罩,增加烟罩与炉口的距离,供氧操作时,出现CO含量虽未到达报警点但有急剧上升的趋势时,氧气流量控制在8000m3/h以下进行吹炼,且严禁再加入氧化铁皮球或球团;为防止发生剧烈碳氧反应,吹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300-1400℃之间。发明有益效果是根据转炉提钒的工艺特点,通过增加活动烟罩与炉口间距离并且吹炼过程不降罩;使用二次燃烧氧枪;控制供氧压力和流量、控制吹炼过程温度、加冷料等工艺,控制控制吹炼过程CO含量始终在爆炸范围以外,从而防止电除尘发生爆炸。
文档编号C21C5/38GK103184305SQ2013100797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白瑞国, 张兴利, 高海, 王琪, 国富兴, 周学禹 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