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在3104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重新调整和优化各化学成分在该铝合金原料中所占的质量分数,通过精炼、晶粒细化、除气、过滤、铸造、锯切、铣面、均匀化加热、热轧、冷轧、清洗切边、成品完全再结晶退火、检验包装等常规工序处理得到的铝合金带材,其杯突值指标较常规化学成分及后续处理工艺得到的铝合金带材有较大提高,克服了常规化学成分生产的3104铝合金带材冲压后易开裂的缺点,进而提高了3104合金材料的深冲性能。
【专利说明】 一种提高3104绍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良好的深冲性能是保证3104铝合金带材用于“LED电视背板、电容器外壳、灯头”等电子电器零部件冲压成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0003]杯突试验,又叫埃里克森试验,是一种冲压工艺性能试验,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深冲性能的试验方法。杯突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杯突值(IE)越大,即表明材料的深冲性能越好。
[0004]目前,因为杯突值不达标,造成3104铝合金带材冲压成型破裂是国内铝板带生产企业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其杯突值指标较常规化学成分及后续处理工艺得到的铝合金带材有较大提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l)配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进行合金配比,即Si为0.17?0.25%、Fe为
0.35 ?0.45%,Cu 为 0.15 ?0.2%、Mn 为 0.85 ?0.95%、Mg 为 1.15 ?1.25%,Zn 为彡 0.1%、RE (稀土元素)为0.005?0.02%、Ti为彡0.1%、余量为Al ;
(2)熔炼:熔炼温度70(T740°C,并使用覆盖剂;
(3)精炼:采用氯气和氩气对铸锭进行精炼,精炼温度72(T740°C;
(4)晶粒细化:采用晶粒细化剂Al-5T1-0.2B丝进行铸锭晶粒细化,钛丝加入量
1.0kg/tAl ;
(5)除气:采用除气装置进行熔体在线除气;
(6)过滤:采用30PPi+40PPi双级陶瓷过滤板过滤;
(7)铸造:按照铸造温度68(T725°C、铸造速度45?55mm/min、水压0.Γθ.2MPa、水温(30°C的工艺进行,得到符合内控标准的扁铸锭;
(8)锯切:铸锭底部锯切长度200mm,浇口部锯切长度10mm;
(9)铣面:铸锭大面铣面量为8?12mm/面、侧面铣面量为4?7mm/面;
(10)均匀化加热:炉气定温610°C,保温16?30小时,铸锭出炉温度50(T535°C;
(11)热轧:将(I广(10)得到的厚度为42(T620mm的铸锭,,经过热轧机19?31个道次,轧制成厚度为2.5?7.0mm的铝卷,终轧温度33(T345°C ;
(12)冷轧:将(11)得到的厚度为2.5^7.0mm的热轧坯料铝卷,经过5、个道次,冷轧至成厚度为0.26^1.2mm的冷轧铝卷; (13)清洗切边:将(12)得到的冷轧铝卷在2450mm拉弯矫直机上进行清洗切边,采用高压、高温水清洗干净铝带上的油污;
(14)完全再结晶退火:将(13)得到的铝卷在卷材退火炉中进行完全再结晶退火,退火工艺为炉气温度35(T380°C,保温时间9?20h ;
(15)检验包装:进行杯突试验,检测带材杯突值。
[0007]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本发明是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其杯突值指标较常规化学成分及后续处理工艺得到的铝合金带材有较大提高,杯突值明显更优,克服了常规化学成分生产的3104铝合金带材冲压后易开裂的缺点,进而提高了 3104合金材料的深冲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09]如实施例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l)配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进行合金配比,即Si为0.17?0.25%、Fe为
0.35 ?0.45%,Cu 为 0.15 ?0.2%、Mn 为 0.85 ?0.95%、Mg 为 1.15 ?1.25%,Zn 为彡 0.1%、RE (稀土元素)为0.005?0.02%、Ti为彡0.1%、余量为Al ;
实施例一、3104铝合金带材其合金配比,按质量百分数计如下:
Si 为 0.25%、Fe 为 0.45%、Cu 为 0.2%、Mn 为 0.95%、Mg 为 1.25%、Zn 为 0.1%、RE (稀土元素)为0.02%、Ti为0.1%、余量为Al ;
实施例二、3104铝合金带材其合金配比,按质量百分数计如下:
Si 为 0.17%、Fe 为 0.35%、Cu 为 0.15%、Mn 为 0.85%、Mg 为 1.15%、Zn 为 0.1%、RE (稀土元素)为0.005%、Ti为0.1%、余量为Al ;
实施例三、3104铝合金带材其合金配比,按质量百分数计如下:
Si 为 0.2%、Fe 为 0.4%、Cu 为 0.18%、Mn 为 0.9%、Mg 为 1.2%、Zn 为 0.1%、RE (稀土元素)为0.012%、Ti为0.1%、余量为Al ;
(2)熔炼:熔炼温度70(T740°C,并使用覆盖剂;
(3)精炼:采用氯气和氩气对铸锭进行精炼,精炼温度72(T740°C;
(4)晶粒细化:采用晶粒细化剂Al-5T1-0.2B丝进行铸锭晶粒细化,钛丝加入量
1.0kg/tAl ;
(5)除气:采用除气装置进行熔体在线除气;
(6)过滤:采用30PPi+40PPi双级陶瓷过滤板过滤;
(7)铸造:按照铸造温度68(T725°C、铸造速度45?55mm/min、水压0.Γθ.2MPa、水温(30°C的工艺进行,得到符合内控标准的扁铸锭;
(8)锯切:铸锭底部锯切长度200mm,浇口部锯切长度10mm;
(9)铣面:铸锭大面铣面量为8?12mm/面、侧面铣面量为4?7mm/面;
(10)均匀化加热:炉气定温610°C,保温16?30小时,铸锭出炉温度50(T535°C;
(11)热轧:将⑴?(10)得到的厚度为42(T620mm的铸锭,经过热轧机19?31个道次,轧制成厚度为2.5?7.0mm的铝卷,终轧温度33(T345°C ;
(12)冷轧:将(11)得到的厚度为2.5^7.0mm的热轧坯料铝卷,经过5、个道次,冷轧至成厚度为0.26^1.2mm的冷轧铝卷;
(13)清洗切边:将(12)得到的冷轧铝卷在2450mm拉弯矫直机上进行清洗切边,采用高压、高温水清洗干净铝带上的油污;
(14)完全再结晶退火:将(13)得到的铝卷在卷材退火炉中进行完全再结晶退火,退火工艺为炉气温度35(T380°C,保温时间9?20h ;
(15)检验按照《GB/T4156-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进行,检测结果杯突值IE=9.(TlOmm,而常规方法生产得到的3104铝合金带材检测的杯突值IE=7.5^8.5mm,本发明比常规方法生产检测得到的数值平均提高1.5mm,即提高15?20%。
[0010]由上述检测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的生产的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明显更优,材料的深冲性能明显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3104铝合金带材杯突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l)配料: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进行合金配比,即Si为0.17?0.25%、Fe为0.35 ?0.45%,Cu 为 0.15 ?0.2%、Mn 为 0.85 ?0.95%、Mg 为 1.15 ?1.25%,Zn 为彡 0.1%、RE (稀土元素)为0.005?0.02%、Ti为彡0.1%、余量为Al ; (2)熔炼:熔炼温度70(T740°C,并使用覆盖剂; (3)精炼:采用氯气和氩气对铸锭进行精炼,精炼温度72(T740°C; (4)晶粒细化:采用晶粒细化剂Al-5T1-0.2B丝进行铸锭晶粒细化,钛丝加入量1.0kg/tAl ; (5)除气:采用除气装置进行熔体在线除气; (6)过滤:采用30PPi+40PPi双级陶瓷过滤板过滤; (7)铸造:按照铸造温度68(T725°C、铸造速度45?55mm/min、水压0.Γθ.2MPa、水温(30°C的工艺进行,得到符合内控标准的扁铸锭; (8)锯切:铸锭底部锯切长度200mm,浇口部锯切长度10mm; (9)铣面:铸锭大面铣面量为8?12mm/面、侧面铣面量为4?7mm/面;(10)均匀化加热:炉气定温610°C,保温16?30小时,铸锭出炉温度50(T535°C; (11)热轧:将(I广(10)得到的厚度为42(T620mm的铸锭,,经过热轧机19?31个道次,轧制成厚度为2.5?7.0mm的铝卷,终轧温度33(T345°C ; (12)冷轧:将(11)得到的厚度为2.5^7.0mm的热轧坯料铝卷,经过5、个道次,冷轧至成厚度为0.26^1.2mm的冷轧铝卷; (13)清洗切边:将(12)得到的冷轧铝卷在2450mm拉弯矫直机上进行清洗切边,采用高压、高温水清洗干净铝带上的油污; (14)完全再结晶退火:将(13)得到的铝卷在卷材退火炉中进行完全再结晶退火,退火工艺为炉气温度35(T380°C,保温时间9?20h ; (15)检验包装:进行杯突试验,检测带材杯突值。
【文档编号】C22F1/047GK104294194SQ20131029643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曹晓国, 曹旷 申请人: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