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

文档序号:329035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属于钛铝基合金制造方法,解决现有熔炼方法添加有关元素会残留在合金中、产生热裂、偏析等缺陷的问题,用于提高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性。本发明在钛铝基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通入氢气,通入氢气的分压不低于5kPa,氢气与钛铝基合金熔体作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和成本均比较低、易于在生产中实现,有效地提高了钛铝基合金熔体在浇注时的流动性,不仅适用于常见的自耗电弧熔炼及水冷坩埚感应熔炼等熔炼方式;而且还适用于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及离心铸造等大部分的铸造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钛铝基合金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用于提高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航空、航天、汽车、舰船等发动机性能不断提高,要求高温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更高的抗氧化性能和更轻的密度。Y -TiAl基合金材料中,金属键和共价键共存,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蠕变抗力和抗氧化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下一代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压气机、燃气涡轮机叶片、压气机定子挡风板、定子机座以及其他形状复杂的大尺寸铸造和锻造零件,以部分替代笨重的镍基高温合金,可减重约 50%。
[0003]钛铝基合金熔体本身粘度较大、流动性差,且通常采用的凝壳熔炼限制了过热度的提高,导致钛铝基合金熔体充型薄壁零件的能力较弱,有形成缩孔、缩松及热裂的倾向,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所以进一步提高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性显得十分紧迫。
[0004]如图1所示,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性,由其本身的物化性能决定;钛铝基合金熔体的充型性能,由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性和外界条件决定;钛铝基合金熔体本身的物化性能包括宏观物性参数、熔体粘度、表面张力、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潜热和气体夹渣含量,这些性能由熔体的微观结构和合金成分决定;外界条件包括浇注条件(浇注温度、浇注压力和浇注速度),铸件结构(壁`厚大小和截面变化幅度)和铸型性质(表面润湿性、蓄热能力和铸型温度)。
[0005]在外界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加入S1、B、N1、Fe可以降低合金的粘度,提高钛铝基合金熔体流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其充型性能。但是这些元素在熔体中的分布不均匀会产生热裂、偏析等缺陷,最终会残留在合金中,带来其它的负面效应,因此,单一地通过合理控制元素的添加量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解决现有熔炼方法添加有关元素会残留在合金中、产生热裂、偏析等缺陷的问题,以提高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性。
[0007]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8]在钛招基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通入氢气,通入氢气的分压不低于5kPa,氢气与钛招基合金熔体作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0009]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0]对合金熔炼炉抽真空后通入氢气,由单质金属及中间合金组成的原料熔炼所需的钛铝基合金,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0011]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2]在通入氢气的同时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压力为氢气压力的I~2倍,氩气的纯度为 99.999% ο
[0013]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熔炼合金步骤和通入氢气步骤:
[0014]熔炼合金步骤:在合金熔炼炉中,抽真空后,通入氩气或者直接开始熔炼钛铝基合金,得到钛铝基合金熔体;
[0015]通入氢气步骤:对合金熔炼炉再抽真空,然后通入氢气,对得到的钛铝基合金熔体继续熔炼,使氢气与钛铝基合金熔体作用,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0016]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7]所述熔炼合金步骤中,所述合金熔炼炉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钛铝基合金熔体经过三次熔炼:第一次利用由单质金属及中间合金组成的原料进行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二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二次合金铸锭;对所述二次合金铸锭翻转后,再进行第三次熔炼,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钛铝基合金熔体。
[0018]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9]所述通入氢气步骤中,在通入氢气的同时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压力为氢气压力的I~2倍,氩气的纯度为99.999%。
[0020]本发明通入氢气的时间可以是熔炼合金开始的阶段,或者是浇注铸件前的阶段,保证氢气与钛铝基合金熔体最短作用时间即可。在熔炼合金过程中,炉腔内可以存在不与合金熔体及氢气反应的氩气存在,不会影响氢气对于钛铝基合金熔体流动性的改变。本发明适用各种常用的熔炼炉,如非自耗电弧熔炼炉、自耗电弧熔炼炉及水冷坩埚感应熔炼炉 坐寸ο
[0021]与对合金熔体进行机械或电磁搅拌相比,本发明所需时间短,氢气成本比较低,在钛铝基合金的熔炼过程中,氢即扩散到钛铝基合金熔体中,达到提高熔体流动性的目的;氢元素作为一种临时合金化元素,在熔炼、浇注过程中存在于钛铝基合金中,随后通过真空退火将合金中的氢除去,不残留在合金中,有利于改善合金组织,避免了由于氢脆现象导致钛铝基合金塑性韧性降低,除氢可随合金的热处理过程同时进行,不会带来更多步骤;另外,实验表明,氢气不会导致氢气孔产生,保证了铸件的质量。
[0022]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和成本均比较低、易于在生产中实现,有效地提高了钛铝基合金熔体在浇注时的流动性,不仅适用于常见的自耗电弧熔炼及水冷坩埚感应熔炼等熔炼方式;而且还适用于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及离心铸造等大部分的铸造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钛铝基合金充型性能的影响因素框图;
[0024]图2 (a)为获得合金螺旋形流动性试样的装置立体示意图;
[0025]图2(b)为流道的俯视图;
[0026]图2(c)为流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7]图3为氢气分压条件下钛铝基合金熔体的流动指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29]实施例1:
[0030]对非自耗电弧熔炼炉抽真空至6Xl(T3Pa,然后通入氢气,其中氢气的分压为5kPa0
[0031]钛铝基合金熔体经过四次熔炼:第一次利用260g海绵钛和130g纯铝组成的原料进行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二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二次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三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三次合金铸锭;对所述三次合金铸锭翻转后,再进行第四次熔炼,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每次熔炼逐步提高电弧电流,最大电弧电流为1300A,熔炼时间为2分钟。
[0032]熔炼结束并断开电弧电流后,直接浇入螺旋石墨型,获得在氢气氛围下熔炼的合金熔体的螺旋形试样,随炉冷却一定时间后取出试样。
[0033]实施例2:
[0034]对非自耗电弧熔炼炉合金熔炼炉抽真空至6X10_3Pa,然后后通入氢气,在通入氢气的同时通入IS气,其中氢气的分压为IOkPa, IS气的分压为20kPa,気气的纯度为99.999%。
[0035]钛铝基合金熔体经过四次熔炼:第一次利用260g海绵钛和130g纯铝组成的原料进行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二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二次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三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三次合金铸锭;对所述三次合金铸锭翻转后,再进行第四次熔炼,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每次熔炼逐步提高电弧电流,最大电弧电流为1300A,熔炼时间为2分钟。
[0036]熔炼结束并断开电弧电流后,直接浇入螺旋石墨型,获得在氢气及氩气氛围下熔炼的合金熔体的螺旋形试样,随炉冷却一定时间后取出试样。
[0037]实施例3:
[0038]其包括熔炼合金步骤和通入氢气步骤:
[0039]熔炼合金步骤:在水冷坩埚感应熔炼炉中,抽真空至6X 10_3Pa,然后直接开始熔炼钛铝基合金,熔炼的原料为260g海绵钛和130g纯铝。待原料完全熔化后,保温5分钟,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钛铝基合金熔体。
[0040]通入氢气步骤:对水冷坩埚感应熔炼炉再抽真空至6 X 10_3Pa,然后通入氢气,对得到的钛铝基合金熔体继续熔炼,使氢气与钛铝基合金熔体作用,通入氢气的分压为5kPa,通入氢气后熔炼时间为2分钟,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0041]熔炼结束并关闭电磁感应电源后,直接浇入螺旋石墨型,获得在氢气氛围下熔炼的合金熔体的螺旋形试样,随炉冷却一定时间后取出试样。
[0042]实施例4:
[0043]其包括熔炼合金步骤和通入氢气步骤:`[0044]熔炼合金步骤:在非自耗电弧熔炼炉中,抽真空至6 X 10_3Pa,通入氩气开始熔炼钛铝基合金,其中氩气的分压为15kPa,氩气的纯度为99.99%。
[0045]钛铝基合金熔体经过三次熔炼:第一次利用260g海绵钛和130g纯铝组成的原料进行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二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二次合金铸锭;对所述二次合金铸锭翻转后,再进行第三次熔炼,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钛铝基合金熔体。每次熔炼逐步提高电弧电流,最大电弧电流为1300A,熔炼时间为2分钟。
[0046]通入氢气步骤:对非自耗电弧合金熔炼炉再抽真空至6X10_3Pa,然后通入氢气,对得到的钛铝基合金熔体继续熔炼,使氢气与钛铝基合金熔体作用,通入氢气分压为15kPa,通入氢气后熔炼时间为2分钟,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0047]熔炼结束并断开电弧电流后,直接浇入螺旋石墨型,获得在氢气氛围下熔炼的合金熔体的螺旋形试样,随炉冷却一定时间后取出试样。
[0048]实施例5:
[0049]其包括熔炼合金步骤和通入氢气步骤:
[0050]熔炼合金步骤:在非自耗电弧熔炼炉中,抽真空至6 X 10_3Pa,通入氩气开始熔炼钛铝基合金,其中氩气的分压为15kPa,氩气的纯度为99.99%。
[0051]钛铝基合金熔体经过三次熔炼:第一次利用260g海绵钛和130g纯铝组成的原料进行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二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二次合金铸锭;对所述二次合金铸锭翻转后,再进行第三次熔炼,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钛铝基合金熔体。每次熔炼逐步提高电弧电流,最大电弧电流为1300A,熔炼时间为2分钟。
[0052]通入氢气步骤:对合金熔炼炉再抽真空至6 X 10_3Pa,然后通入氢气,在通入氢气的同时通入氩气,其中氢气分压为 20kPa,氩气分压20kPa,对得到的钛铝基合金熔体继续熔炼,使氢气与钛招基合金熔体作用,其中氢气分压为20kPa,lS气分压20kPa,通入氢气后熔炼时间为2分钟,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0053]熔炼结束并断开电弧电流后,直接浇入螺旋石墨型,获得在氢气及氩气氛围下熔炼的合金熔体的螺旋形试样,随炉冷却一定时间后取出试样。
[0054]在实施例4中,通过控制熔炼过程中通入氢气分压的大小,获得氢气压力分别为5kPa (序号1)、10迚&(序号2)、15迚&(序号3)、20kPa (序号4)的合金流动性试样;作为对比例,在实施例4中,通入氢气步骤中不通入氢气,得到无氢气的合金流动性试样。
[0055]如图2(a)、图2(b)、图2(c)所示,获得合金螺旋形流动性试样的装置由浇口 I和流道2连接构成,浇口 I为漏斗形,流道2为螺旋形,其横截面为倒置梯形。
[0056]相同氢气分压的试验进行三次,以三次试验得到螺旋形试样的长度,即熔体流动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5种不同氢气分压的熔体流动指数如表1所示。
[0057]表1试验工艺参数及熔体流动指数
[0058]
【权利要求】
1.一种钛铝基合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钛招基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通入氢气,通入氢气的分压不低于5kPa,氢气与钛招基合金熔体作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合金熔炼炉抽真空后通入氢气,由单质金属及中间合金组成的原料熔炼所需的钛铝基合金,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入氢气的同时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压力为氢气压力的I~2倍,氩气的纯度为99.99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熔炼合金步骤和通入氢气步骤: 熔炼合金步骤:在合金熔炼炉中,抽真空后,通入氩气或者直接开始熔炼钛铝基合金,得到钛铝基合金熔体; 通入氢气步骤:对合金熔炼炉再抽真空,然后通入氢气,对得到的钛铝基合金熔体继续熔炼,使氢气与钛铝基合金熔体作用,获得待浇注钛铝基合金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炼合金步骤中,所述合金熔炼炉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时,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钛铝基合金熔体经过三次熔炼:第一次利用由单质金属及中间合金组成的原料进行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合金铸锭;对所述合金铸锭翻转后,进行第二次熔炼,待钛铝基合金熔体冷却成为二次合金铸`锭;对所述二次合金铸锭翻转后,再进行第三次熔炼,得到成分及过热度均匀的钛铝基合金熔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入氢气步骤中,在通入氢气的同时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压力为氢气压力的I~2倍,氩气的纯度为99.999%。
【文档编号】C22C1/02GK103509958SQ20131030148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鑫旺, 张兆龙, 刘富初, 樊自田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